【摘 要】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境外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人才和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阵地。当前,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已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新时期,如何防范和抵御宗教对高校的渗透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阐述宗教渗透概念、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宗教对高校渗透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并就高校如何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宗教渗透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时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1]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宗教渗透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扩散上升之势,宗教对高校的渗透活动也日益严重。认清宗教渗透的实质,把握高校宗教滲透的方式和特点,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和抵御策略,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宗教渗透的概念、实质
所谓宗教渗透是“以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祖国统一为目的的反动政治活动和宣传,以控制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为目的的活动和宣传,以及在我国境内非法建立和发展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而不是指宗教方面的友好往来。”[2]可见,宗教渗透与人们日常所说的宗教交流、宗教传播并非同一个概念,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渗透带有明显的政治恶意性、宗教掩护性、组织秘密性、文化侵略性、手段多样性、活动国际性和破坏严重性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渗透往往与境外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宗教渗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为了颠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为了破坏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境外敌对势力常常打着“宗教幌子”对我国进行渗透。二是宗教渗透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传播宗教和发展教徒,而是为了控制我国的宗教团体和信教人员,为了干涉我国的宗教事务。
总之,从本质上来看,宗教渗透的性质和政治渗透一样,都是境外敌对势力的特殊政治行为。是新时期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颠覆活动的战略选择,是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中情局对华制定的《十条诫令》第二条指出:“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3]因此,加强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形势严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二、高校宗教渗透的主要方式
(一)通过“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活动进行渗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化,“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活动已成为高校宗教渗透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高校教职人员和学生的构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高校的一些外籍教师、留学生等,他们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带有宗教信仰;部分外籍教师、留学生会利用学习交流的机会传播西方宗教观念,他们会宣传和推销别有用心的宗教教义和价值取向,甚至会利用课堂有形无形地进行传教。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师生出国旅游、学习交流、探亲访友的机会增多,这为境外敌对势力对高校进行宗教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公然打着学术探讨、出国留学、文化交流、学术讲坛、文化培训、合作研究、旅游观光等幌子对高校师生进行宗教渗透。
(二)通过专职人员进行宗教渗透
为了达到对高校进行宗教渗透的目的,一些宗教组织会派出专职的传教人员专门驻守在高校附近,安营扎寨,建立秘密据点。这部分传教人员一般都隶属于某个宗教团体或宗教机构,这些宗教团体或宗教机构具有组织严密性的特点,它们有着自己的宗教领袖、教义和教规。传教人员大都以正当职业做掩护,利用同乡、同学、兄弟、姐妹等各种身份,经常以“交朋友”、“问路”、“学英语”等为借口,编造理由与大学生接触、交流,进而吸引大学生参加宗教团体,并将其发展和培养成宗教信徒。专职传教人员经常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组织教义、教规的学习,他们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渗透,并将其传教工作职业化、长期化。
(三)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进行宗教渗透
境外宗教势力在信息渗透上,力求给予高校师生听觉和视觉上的冲击。他们进行宗教渗透的载体不断丰富,手段与时俱进。当前,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的主要载体分为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传统媒介主要有书籍、光碟、信件、杂志、广播等。他们通过散发或邮寄经书、宗教宣传光碟,宗教宣传小册子,甚至散发反动传单、涂抹人民币等进行非法宣传,利用部分师生的好奇心进行渗透。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自媒体”的出现和盛行,网络新媒体已逐渐成为宗教渗透的主要平台。由于新媒体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使其传播具有隐蔽、迅捷、容量大、难监控、受众广的特点,加之大学生是新媒体最大的受众群体,这给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四)利用“人道主义关怀”和“爱心资助”进行宗教渗透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达到宗教渗透的目的,一些宗教组织和团体常常打着“人道主义关怀”、“爱心资助”的旗帜,在校园里寻找“资助对象”,他们向贫困生或心理情感受困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和爱心关怀。让这些学生感受到宗教所宣扬的“主的关怀”、“上帝的福音”,使学生对教派产生好感和兴趣,弱化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再利用这部分学生的信任和感恩之心,对其进行宗教渗透。
(五)利用宗教节日或庆典进行宗教渗透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呈现出交流、交融、交锋的特点。一些外国节日和宗教文化也纷纷传入中国,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在国内呈现出火热之势,特别是部分青年大学生对此比较热衷。然而,各种宗教节日或庆典已成为不少宗教组织大张旗鼓宣扬其宗教教义的“绝佳时机”。境外宗教组织和势力借助特定的宗教节日或庆典活动,邀请大学生参与,利用节日或庆典的现场氛围隐蔽地传播宗教信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
三、高校宗教渗透的特点
(一)渗透形式隐蔽性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披着各种文艺形式的外衣,影响着世界上的数亿人口。宗教渗透组织者为了更好地对高校进行渗透,他们往往会将宗教元素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在圣诞节、万圣节到来之际,他们借助节日的气氛,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赶时髦”的行为特征,对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继而对大学生的文化观、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高校宗教渗透形式的隐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渗透意图伪装化。西方国家和境外敌对势力在进行宗教渗透时往往不会公开宣扬其所实施的是宗教渗透行为,也不会表明其实施宗教渗透的目的。他们往往将渗透的方式变得更加贴近生活,将渗透意图伪装化,从而让人难以辨别,如“福音西进计划”就是一个典型。其次,宗教渗透的主体更加隐蔽。宗教渗透人员往往具有合法的职业和正当的身份,如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他们平时隐藏自己,行动谨慎,表面上很难看出他们背后的真实身份。再次,宗教渗透的过程更加隐蔽。宗教渗透人员间的聯系方式与渠道十分隐蔽,他们时常用“学术探讨”、“工作交流”等的机会来传递信息。
(二)渗透手段多样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提高,信息传播的渠道可谓是多种多样。当前,境外敌对势力对高校师生进行宗教渗透的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除了利用传统媒介外,新媒体也成为了敌对势力的新宠。他们常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文化交流、节日慰问、学术探讨、外语学习、旅游参观等活动的掩饰下,大力进行宗教宣传;通过专职传教人员或宗教代理人向广大师生散发宣传资料、赠送宗教饰物来扩大影响;通过慈善活动、资助贫困生、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拉拢教徒;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博、微信、QQ等现代媒介进行网上信息传播。此外,为了达到宗教渗透的目的,敌对势力可谓是用心良苦。他们通过开公司、搞实体经济、办书店等方式来维系日常的开支,常常藏教于商、以商养教。可见,当前宗教渗透的方式灵活多变,手段层出不穷。
(三)渗透目的恶意性
宗教渗透的目的具有恶意性,从本质上讲是为了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颠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为了破坏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以便实现对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的控制。高校宗教渗透由于主要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和教师,因而渗透内容除了相关的宗教信息外,还加入了大量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内容,涉及国家的政治生活,大政方针,民族宗教政策等。其实质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政治阴谋和政治恶意行为,是新时期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颠覆活动的战略选择,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宗教渗透活动不仅侵蚀着广大师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扰乱正常的高校教学秩序,还容易诱导宗教极端行为,进而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防范和抵御高校宗教渗透的对策
(一)客观看待师生信教现象,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宗教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宗教诞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流传历史,宗教现象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不曾中断。当前,宗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宗教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广,这说明宗教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合理依据。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的认识宗教,既要客观地对待宗教传播和宗教交流,又要对宗教渗透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师生的信教问题,不能简单地回避或放任不管,也不能蛮横干预,应该正确看待师生客观存在的信教现象。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抵制宗教渗透最好的方式。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的产生与消亡、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做了科学的阐述。当前,很大一部分师生对宗教的认识与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打牢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根基,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促使广大师生牢固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引导师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直面人生和成长中的逆境与困惑,消除他们对于宗教的盲目信仰,特别是消除他们对于宗教的极端崇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二)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依法管理校园宗教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2017年修订通过的《宗教事务条例》第四条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这就从法律层面界定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一方面,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不得歧视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也不得强迫学生信仰宗教。另一方面,高校决不可成为宗教传播的场所,宗教活动只能在核准登记的场所和经政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认可的场合进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和其它教育场所打着教育的幌子,从事传播宗教的非法活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都再次强调我国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是为了干涉正常的宗教活动,而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宗教事务,为了更有效地保障合法的宗教活动,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对于那些披着宗教外衣而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给予依法打击。
(三)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高校学生的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是确保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的重要保证。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亲和力,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方式,运用科学手段,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创新功能,激励凝聚功能。当前,一部分学生之所以迷恋宗教,这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单调乏味、人际关系紧张、在现实中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高校要积极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学生搭建展现能力、缓解压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平台。实践证明,健康向上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健全防范宗教渗透的体制机制
统一战线无论在凝聚各方面力量,还是在促进党政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以及海内外同胞关系上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的民族宗教工作内容更加复杂,任务也更加繁重,但高校原有的统战工作体系和机制已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按照一般规定,宗教事务由统战部门管理。然而,由于宗教的敏感性,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单独设立统战部门,而是将统战工作与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合并办公,更没有制定符合学校实际、与宗教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由于合并办公,原本相关人手就不充足,这样一来就容易造成高校统战工作的边缘化。
当前,高校的统战平台建设有待加强,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会导致防范宗教渗透的合力难以形成,留有宗教事务管理方面的隐患。高校的统战工作不仅是统战部的工作,更需要学生工作部门、校园安全保卫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各基层党组织的积极配合、支持。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学校层面应该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构建高校大统战格局,构筑防范宗教渗透的坚实制度防线。
(五)注重人文关怀和加强心理疏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然而,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竞爭压力前所未有,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更加明显。部分大学生之所以信教,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家庭的影响,也有社会现实和个人自身的因素。与过去相比,当代大学生在物质条件和求学机会方面有了极大改善,但他们在情感、就业、社会竞争等方面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遇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当大学生遇到困难或心理受挫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关怀,部分学生就会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转而寻求宗教的慰藉,以求获得心灵的解脱,从而逃避社会现实。
因此,高校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同时,要全面了解大学生信教情况,深入研究大学生接触、认同宗教的心理和规律,本着教育人、引导人、尊重人、关心人的精神,给予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此外,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提升大学生对自我心理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抗压能力,主动防范心理疾病的发生,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6—4—24.
[2] 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Z].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194—195.
[3] 周珂.从美国“十条诫令”看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3(6).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高校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的策略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9J0843)
作者简介:夏能(1986—),男,云南楚雄人,法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