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设计与实践

2020-06-27 14:14陈爱秋
科技资讯 2020年14期
关键词:设计与实践混合式学习图书馆

陈爱秋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被应用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而且还能作为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首要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以及信息道德水平等。基于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全面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育思路,对新生入馆教育内容进行统筹优化,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该文主要基于混合式教学背景下,谈谈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  图书馆  新生入馆教育  设计与实践

图书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高校开展实践教育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基于混合式学习基础上,对图书馆教育的设计理念和方式进行创新,能够极大地激发高校数字化和信息化人才的潜能,强化其信息检索和筛选的能力,为其就业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1  当前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不足

(1)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相对匮乏。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教育,除了要对学生信息检索等技能进行有效培养之外,更应该从信息意识发展以及信息素养合成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们能够在信息意识敏感的情况下强化信息检索的针对性,从而将这些实践性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强化教学效率。但是当前部分院校过于重视技能培养,反而忽视了意识的熏陶,教学效果势必不会很理想。

(2)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新生入馆教育,所涵盖的知识应该面面俱到和方方面面的,但是当前不少院校却将图书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图书馆相关知识的培养上,反而浪费了很多的数据化和智能化资源,甚至没有将信息素养纳入到教学重点当中,丧失了教学的本质效果[1]。

(3)时间的安排缺乏合理性。一些高校所开展的图书馆新生入关教育,都选择在军训的一段时间或者是刚开学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学生军训本身就处于亢奋的状态,无法从艰苦的训练抽离出来安静地接受图书馆知识的培训。这种高压状态下学生的思想素质被大大限制,培训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4)教育主体的细分不够明确。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上,因材施教一直都是教学专家信奉的经典。但是在新生入馆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将教学的主体直接定位到大一刚入学的新生或刚入职的老师上,并没有对这些主体进行进一步的素质划分,比如按学生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培训等。这样一来,一些信息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很容易就会掌握相关知识,进而游刃有余地操作一些设备,但是一些学生却依然在理论区转圈,稀里糊涂地就结束了培训,教学效果不理想。

(5)学习内容繁杂,且形式较为无聊。高校新生入馆教育,大多采取的是以讲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上课模式,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集体参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眼界,但是教学内容却存在较为明显的落后趋势,而且很多手续较为繁杂,学生很容易就会陷入到循环的困境中,丧失学习的动力。再加上纸上谈兵的教学内容,缺乏实际性,也会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头雾水,需要重新进行摸索和实验。

(6)学生的目的性较强。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进而强化其信息检索和搜集的能力,引导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目的性较强,一是为了借学习之便拓展自己的阅读权限;二是为了能够尽早地通过考核和测试而不断地打扰学习进度,扰乱培训秩序,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教育教学成果。

(7)图书馆参与人员或者是教师结构较为单一。每年参加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培训人员或者老师都是固定的,甚至教材和课件都是几年不变的,这样的教学素材和人员配备难以做到与时俱进,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入馆培训的价值。

(8)学生对线上学习的过分依赖。图书馆入馆教育时间较为集中,而且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很多学习内容都要依靠线上学习来进行,甚至有的院校采取全面线上教育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省时省地,但是却无法及时有效地得到学生的反馈,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学习行为也难以接受监督,成绩必然不会特別理想。除此之外,线上学习也难以进行完善的师生互动,对于优化学习效率来讲具有不利的影响[2]。

2  基于混合模式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学的设计思路

2.1 有效设计线下讲座和各种活动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馆内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深入参观图书馆的各种陈列,并根据院系的不同展开系列讲座。而且,线下活动的设计,可以有效满足学生们对图书馆参观的直观性要求,让学生们可以在共享空间中,强化自身的信息意识。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针对新生,开展“图书漂流”的活动。即每一位新生在接受图书馆教育之后,都可以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进行阅读,然后经过一周或者是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串换着看,保证人手一本书。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强化学生们的阅读效率以及培养其信息意识,也能拉近新生之间的距离,为有效地迎接新生奠定了基础。

2.2 开发新生信息提取空间

线下入馆教育可以从各种形式的活动方面入手,但是线上的入馆教育就要以搭建有效的数字化平台为基础。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必要的“新生服务平台”,使用户能够自主定义是要反复阅读还是集中阅读,将图书馆藏书的一些知识内容能够更为有效地传递给新生们,使其能够树立完善的信息意识。在“新生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Java语言系统,sqlserver用来进行存储学生们的信息,然后再设定专门的测评系统,每次学生们的线上测评都能够保证及时反馈,并适当拓展图书馆图书的借阅权限。学生们在该系统的首页中,只要点击学习,就能看到上次学习的进度,通过视频学习、语音学习以及动态化学习,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内容自动地拖拽到相关页面或浏览网页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自身兴趣化阅读的需求,而且也激发了其主动学习的意识,进而为培养其数字化观念以及信息化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3]。

2.3 线上宣传手册以及展板的设计

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要想强化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学体验,提升教学效率,除了要做好线上线下的系统铺设以及活动设计工作之外,对于信息资源的宣传以及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介绍来讲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为了能够激发新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能够吸引眼球以及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入馆教育宣传手册,以其作为媒介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意识。具体来讲,宣传册上的内容应该是简单且有针对性的,除了日常需要学习的与图书馆借阅知识和藏书知识相关之外,还应该展示图书馆的常用服务职能,以及借阅的方式等。而且随着数字化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教师还可以请专业人员定制网页宣传手册,让学生们在电脑上或者是手机端上就能直接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图书馆发展的动态,从而更好地树立信息服务意识。

3  结语

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想要强化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高校中从事图书馆教育事业的教师除了要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之外,还应该从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设计线上、线下等多种新生入馆教学渠道,使每一位新生都能够树立有效的信息意识,在图书馆中寻找到有效线索,学到知识的精华,进而强化自身人格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吕晓霏.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研究[J].林区教学,2019(11):66-68.

[2] 段红智.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的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19(40):57-58.

[3] 王宗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设计与实践混合式学习图书馆
图书馆
小学信息技术研学任务的设计与实践探析
大学篮球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设计及实践
中专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