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考全国卷政治选择题的分值约占试题总分值的“半壁江山”,可谓“得选择题者得天下”。选择题看似简单但是想获得高分,并不容易。近年全国文综政治卷在字数方面呈总体递增趋势,在50分钟左右时间要完成12道选择题和大题,抢占选择题的时间至关重用。提升选择题答题的效率关键落脚到能否有效快速获取和解读信息,也就是我们说的审题,而审题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锻炼。因此笔者从学生出发,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索提升政治审题能力的各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选择题;审题能力;语法分析法;审题习惯
“所谓审题能力,即指对题目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最终正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做出正确回答的能力。”“学生的审题能力应该包括: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把握逻辑结构进行知识整合的能力以及以旧推新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唯一性的选择题答案一旦审题出现失误就不能得分,因此对考生精准审题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允许出现丝毫的失误和偏差。然而,在高考和平时的检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审政治选择题时存在众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笔者把它归结为两个方面: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一、 学生在审题中出现问题原因剖析
(一)主观原因
1. 基础知识不扎实
纵观历年来全国卷政治试题,不管考纲和考试说明怎样调整,素材怎样千变万化,但是考查的落脚点还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教材是我们教与学的依据,也是命题的首要依据,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教材上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这是我们审好题的根本。高三学子往往看重短期效益一味依赖提纲、单纯刷题,而忽略了教材的根本性地位,使得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做题的时候就容易混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难以选出正确的答案。以2019全国卷政治12题为例:
例题:(2019·全国Ⅰ卷,12)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 )
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
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这道题不涉及任何答题技巧,单纯考查了考生对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概念的掌握程度。很多同学容易误选A,原因在于考生对核心知识理解不透彻,存在误区,颠倒了概念间的关系。这需要我们对这些相似的概念的含义、表现、决定因素及其关系有准确的把握。具体包括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使用价值的含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就可以迅速排除掉知识性错误选项①②,选出正确答案D选项。
2. 阅读理解能力差
阅读理解能力会直接影响我们解题的速度以及正确率。很多同学总是抱怨做题时间不够,究其原因就是在审题中耽误了太多时间。阅读理解能力差还会导致我们理解出现偏差,不能有效把握材料及设问的有效信息,以至于出现以偏概全、望文生义、添枝加叶、张冠李戴、褒贬不辩、夸大其词、角度不分的情况。
3. 审题受定式思维和心理习惯的支配和干扰
学生在审题过程犯下的错误,很多情况是因为定势思维、心理习惯干扰造成的。做题大意,学生对一些看似简单、似是而非、有迷惑性的题本以为掌握得很好,结果麻痹大意,忽视了“隐藏”的要求。
(二)客观原因
题目条件多而复杂,突出创新性和综合性考查
全国卷政治选择题根据高考新评价体系指示,落实一体四层四翼的要求,题目除了考查必备知识,还要求考查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题目的创新性和综合性愈加突出,这使得选择题难度越来越大。学生看到繁杂的条件就容易出现畏惧心理,影响审题的思绪,在分析问题和条件的关系中容易出现纰漏。同时全国卷政治材料时代性强,以社会重点和热点问题作背景材料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例如在2019年全國政治Ⅰ卷中,以社会热点和重点问题作背景材料的,涉及的内容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国产电影《流浪地球》上映、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生如果没有关注时事就会在理解上增加难度。
二、 提升学生审题能力的方法
(一)运用语法分析法解读题目
我们知道仅仅词汇不能组成语言,只有运用语法规则,把词组织起来,语言才能成为交际工具,因此语法是语言中词、词组、句子的组织规律。把握好句子的组织规律,运用好语法分析法对我们准确全面理解题干、把握题干中心意思有很大帮助。那么,如何正确运用呢?
首先要关注材料、设问中的关键词和词组。准确抓住关键词有助于正确理解题意,从而迅速找出与材料内容相符合的正确选项。在全国政治卷中经常出现的关键词,例如涉及主体的关键词有消费者、企业、党、人大、公民、政府、政协等;限定模块的关键词,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形容词关键词,如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如表明、说明……体现了等;方向关键词,如“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然后要准确提炼单句中的有效信息,可以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和将长句缩成短句这两种方法来提炼中心意思,排除干扰信息。此外还要重视不同标点符号的功能,在审读选择题过程中,忽视任一个标点符号都有可能导致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判断。
例题:(2018·全国Ⅰ卷,16)某市司法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整合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参与窗口接待,提供相关法律服务。上述做法( )
①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②维护了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的权益
③提高了城乡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
④推进了司法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司法行政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這道题的文字量很大,很多名词概念相似,是复杂的单句,因此很多同学一看到这道题就很畏惧。如果利用我们语法分析法进行缩句,去掉修饰成分,留下主干部分,就可以把握中心意思,明晰答题思路。在这道题中可以把主干变为司法局推进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提供法律服务。根据主干排除掉③,是司法局提供服务不是城乡居民参与社会管理;排除④,不涉及司法体制改革;为乡镇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有利于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以及维护了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的权益,迅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掌握典型题型的审题技巧
全国文综政治卷常考的典型选择题题型有曲线类、图表类、推导类、漫画类、引文类、因果类、目的类、启示类等。当我们把握住不同类型的理解思路和审题技巧后,对我们选出正确答案大有裨益。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授的方式给学生总结不同类型题目的答题技巧和规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此类题目的答题能力。
以推导类题为例,推导类选择题是要求学生把事件、现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按照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得出正确答案。推导类选择题我们一般采用“首尾判断法”。采用首尾法解答推导类选择题,即先确定起点选项或先确定终点选项,对于比较复杂的推导排序题则首尾两端结合进行判断。先看“首”,通过排除法缩小范围,然后看“尾”,对剩余选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缩小范围得出选项。
例题:(2019·全国Ⅲ卷,15)某国是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国。当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时,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 )
①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
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③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
④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A. ①→④→③→②
B. ①→④→②→③
C. ④→①→③→②
D. ④→①→②→③
这道题考查的内容是汇率变动的影响,属于传导类题。选项排序比较简单,首项只有两种可能,分别为选项①或④,所以可以采用首位判断法。美元指数持续上涨,说明以美元标价的进口原材料成本出现上升,得出选项①为首项,缩小范围,在A与B之间判断,购进价格上涨直接带来的是出厂价格上涨,生产决定消费,故A项中的传导过程正确。
(三)反复练习,克服思维惰性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克服思维定势的重要方式。实践出真知,选择题的审题能力和做题方法也是离不开反复的训练。在练习中,可以通过按知识点、按题型、按模块等进行训练。教师还要注意精选政治题目,例如多练高考题和优秀模拟题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价值度更高的审题经验。
(四)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学生审题时,要让学生把解题思路以及自己的感悟、经验总结记下来,标记好关键词和关键句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学会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果学生能够经常将笔记、错题本进行回顾,说不定还能获得更多审题“绝招”。
总之,政治审题能力培养是我们做好高考选择题的第一步,是学生思维能力高低的评判关键。教师应当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授有效的审题技巧,着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将这一教学方针贯彻教学的始终。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为后续的政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家英.如何从语文视角培养政治主观题审题能力[J].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2010(1).
[2]曹锦笑.高中政治学科中学生审题能力弱的对策研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题论坛,2015(13).
作者简介:张淑媛,广东省河源市,广东省河源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