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将心率监测辅助手段应用于高中篮球教学中以了解课堂运动负荷变化趋势,探寻技能整合体能练习方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结合心率数据改进教学措施,为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率监测;高中;篮球教学;运动负荷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技能并发展相关体能,是体育教师不断研究的课题。《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體育与健康课必须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每节体育与健康课学生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即运动密度应达到75%以上;单个学生的练习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即练习密度应不低于50%;每节体育与健康课学生的平均心率,即运动强度应达到140~160次/分钟。
以高中篮球课为例尝试将心率监测运用于课堂教学,了解球类教学中学生运动负荷变化情况,纠正、改进并避免教学盲点与误区,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和发展学生体能教学的有效性。
一、 设计说明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课程性质强调: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标准》同时也强调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适宜的运动负荷和方法进行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学习。将简单枯燥的体能练习与运动技能学习进行合理融合,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关注体能发展,通过形式多样的补偿性练习,提高技能学习所需的专项体能,营造体能练习的氛围,让学生乐于在技能学习中发展体能,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教学指导思想
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关注运动负荷,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之一。根据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课标》的思想和理念。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一切活动为了学生的发展。挖掘潜能,启发思维、自主创新、实践体验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课中启用语言激励、导优扶差,关注差异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探索“技术—体能—运用”教学策略的构建,让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发展体能、在实践运用中巩固并提升技能。通过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培养集体精神、合作创新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目标达成。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水平五高中篮球选项教学教材,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是篮球教材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主要运用在快攻中或突破后中的一项技术动作,所以该项技术应与接传球以及变向运球组合运用于实战。由于本教材是在初中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延伸,所以在学习本教材时会出现运球结束后拿球动作与脚步动作的不协调的共同问题,还会出现肩上投篮动作对低手挑拨球出手动作的干扰,解决运球、拿球动作衔接,巩固投篮手型,提高实战运用是学习本教材的重点。
基于以上,学生运球投篮能力的提升不能依赖一种条件或环境下反复进行简单而又机械的练习,而且这样的练习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参与篮球课程学习的热情。如果对该教材的学习进行拓展,与运球节奏、与接传球、与运球变向突破组合,让行进间运球低手投篮练习融入实战运用场景中,在发展学生运球投篮能力的同时还真正提高了实战技能。
(三)设计思路
基于教材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本次课以体能发展无痕化为设计原则,在关注技能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注重将体能发展融入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通过对运球练习、运球与上篮练习以及教学比赛运用等三个部分的拆分与组合,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既掌握了技术动作,提高了运用能力又发展了速度、耐力、灵敏、弹跳等身体素质。
(四)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明确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及在比赛中的运用。
2. 技能目标
80%的学生运球与上篮动作连贯,30%的学生能做到手指手腕柔和拨球动作,提高对抗中的上篮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练习激情,培养勇于进取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运球和上篮动作衔接连贯。
教学难点:出手角度、力量的控制。
二、 教法与学法
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解示范法、集体学练法、分组练习法
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观察法、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练习当中。
三、 课的构思与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围绕“技术—体能—运用”这一主线。着重让学生在技能学生过程中发展体能,同时紧紧围绕技能学习为实践运用服务的思想,通过安排实战与对抗来检验技能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基于心率曲线变化趋势的思考与建议
不同类型的体育课学生的运动心率曲线也不尽相同,通常有单峰型(中峰、单峰偏前、单峰偏后)、双峰型(前低后高、前高后低)、齿峰型等不同类型变化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本课的心率曲线属于双峰型,心率最高峰出现在本课临近结束部分,达189次/分,心率次高峰出现在课的开始部分,也达到185次/分。在两个高峰间的心率基本维持在最高心率的60%~80%之间(121次/分~175次/分)。
图1 全课心率曲线
通过教学流程可见,这两个心率高峰的形成是由于结束部分的体能练习以及开始部分热身活动时运动负荷较大造成,基于学生的健康性与科学性考虑,首先应避免课临近结束时出现比较大的运动强度,如果在课的这部分长此安排不利于学生的恢复的大负荷练习势必影响学生的身心恢复并造成体育对智育的损害。
教师应根据每次体育课的类型、要求以及学习目标的不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遵循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
图2 心率区间时长
体育运动的有益性还在于该运动心率所在区间的持续时间。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出,本课学生能在最高心率的60%~80%有益区间持续达33分钟之久,这样的持续时间对学生的健康无疑是有效的。
(二)基于运动负荷的思考与建议
一节课的运动负荷大小通常以该课的平均心率作为衡量指标。根据《课标》要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应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其平均心率应为140~160次/分,由表1可见,本课平均心率146次/分钟,课前心率为82次/分。从数值上看符合课标规定的运动负荷要求,但也看到本课平均心率处于适宜运动负荷区间的下限,说明学生在该课中的运动负荷还有提升空间,因此在教学设计以及练习安排等方面还有进一步优化的地方。
除了以平均心率外,心率指数也是评价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指标。表2为1997版的《体育保健学》提出的体育课运动负荷评定标准,编写组将平均心率与课前心率的比值大小作为评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衡量依据。
由表3可见,本节篮球课的心率指數为1.78,对照评定标准,该课的运动负荷等级为大运动负荷。特别是课的两头运动负荷分别达到了1.8,属于最大负荷等级,而基本部分由于分组技能学习的原因,其运动负荷属于中等组别。
大强度的准备活动极易让学生产生疲劳,不但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注意力还容易诱发安全事故。课结束前3~5分钟应安排学生整理放松,避免学生带着身心疲惫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课堂教学中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率表现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调节运动负荷的大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体育保健学编写组编.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季浏.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9):72-80.
[4]汪晓赞,尹志华,李有强,于莹莹,季浏.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J].体育科学,2014(11).
[5]张晓娟.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6).
[6]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09(1).
作者简介:
郑斌,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