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这一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意识到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后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方法进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本文所作分析为有关教研工作者带来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优化
数学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使得数学教师肩负巨大压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统筹与研讨,及时发现创新式教学法,同样要做好教学方案的优化,明确教学方案对于教学水平的影响,大大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一过程中,初中数学问题的设计尤为必要,文章首先针对问题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以下为详细叙述。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必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他是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探究能力,从而形成数学思维,促使学生稳步发展。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优化数学思维,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逐步形成完整的数学问题设计方案,突出数学问题设计的趣味性与启发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不断的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大大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的问题解决能力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需要通过有效的数学问题设计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形成探究精神,切实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实现知识的积累与拓展,在学习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进而提升教学水平。
二、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路
(一)操作性问题的设计
初中数学问题设计过程中操作性问题的设计是重要内容,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促使学生全面参与操作活动中,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核心,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得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具体化、高效化,避免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同时,加深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以及数学知识的消化能力,形成清晰的数学思维,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严谨思考的良好习惯,最终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问题探究能力,这将有效突出操作性问题设计的优势,更加有助于挖掘问题的深度,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广度,避免流于形式。
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性的设置操作性问题,此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画出完整的全等三角形,绘制完毕后同样应满足以下几项条件,条件分别为:三角、三边且各边相等、角度相等。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将学会总结规律,发现全等三角形的特点,进而为接下来的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而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帮助老师总结一下全等三角形的典型特征呢?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也将深入思考,并通过与其他伙伴的探讨,得出最终的结论。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了操作性问题实践活动,并在动手操作的同时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主要特点,为接下来全等三角形部分知识的讲解进行了良好铺垫,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度思维,基于操作性问题,提高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二)启发型问题的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的优化不仅要考虑方法的应用,同时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全过程注重问题启发,在启发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行总结知识的规律,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课后总结,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在启发性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需明确该问题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时从多个角度入手,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在探究中发现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深度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实现深度学习、高效学习。
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思考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数学知识的运算。平行四边形ABCD中的对边相等,同时对角相等,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将会产生疑问,平行四边形虽说是由长方形变形而来,但是,其面积是否也与长方形有着同样的计算规律呢?在学生提出质疑后,教师应针对性地提出更多的问题,“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法究竟与三角形面积求法相似,还是与长方形面积求法相似呢?”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将会产生更多的疑问,从而激发了学习动力,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所学的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长方形面积求法等相关知识,将其应用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在计算的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进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技巧。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无论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相关理论知识还是长方形面积求法相关知识,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这时部分学生将豁然开朗,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规律,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问题延伸,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更为丰富的数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讲无疑是有利的。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面对旧知识与新知识结合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实验型问题的设计
随著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意识到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提供方向指导,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与探究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思维,为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提高对于实验性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知识,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幸福感与满足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发掘自身的内在潜力,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型问题的设计环节,帮助学生深化思维,形成感性认知,使得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洁化,明白知识之间的密切关联,从而掌握学习技巧与学习方法。
以等腰三角形面积求法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就可以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自行画出等腰三角形ABC,而后再画出经过AB线条中点D与顶点C点相连接的高,在绘制高线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自行绘制的三角形经过分割后有哪些特点。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在仔细观察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三角形ACD,与三角形BCD之间可能是相等的?而后教师追问“哪位同学可以为老师进行验证?”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将会纷纷计算,基于所学的旧知识,对两个三角形进行验算,在计算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规律,不仅两边相等,同时经过分割的两个三角形同样是相等的,因其底边相等、高相等,所以面积也是相等的。整个验算的过程中,学生将会集中全部注意力去思考,不断的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在探究中逐步消化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知识,不仅如此,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也将充分联系不同的知识,使得以往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应用,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同时也学会了知识的融合,在知识的结合中发现运算规律,进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总而言之,实验型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同时,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更新学习理念,提高学习效率。
(四)比较型问题的设计
数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比较性问题的设计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进行问题归类,使得日后相似类型题的解答更为高效、更加准确。在对比的同时,学生也将逐步提高求同分析能力,在比较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一题存在多解,通过高效的解题思路,可大大提高问题解答效率。
在教授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矩形等图形概念及性质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问题对比的设计方式,对以上几种图形进行比较,选择性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图形,以及图形性质、特征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将发现图形之间的密切关系,每种图形虽说概念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面积的计算方法却大同小异,其共同点较多,在基于图形共同点的基础上求得面积、周长等,将大大提高特殊四边形相关数学题的解题效率。比较性问题的设计,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学生不仅可以形成较强的求同分析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探究的同时学会归纳,在归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数学思维,不断提高理解力与消化能力。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与优化相关课题进行分析,阐述了相应的见解,希望本文所作分析可为有关的教研工作者带来借鉴,提高对于数学教学问题设计方面的重视,不断的进行方案优化,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红艳.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9,28(52):314.
[2]张强.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成效[J].中学生数理化,2020,10(1):28.
[3]李延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升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J].才智,2020,31(5):194.
[4]张银.让实验与初中数学亲密合作: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数学,2020,25(2):92-93.
[5]刘红霞.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读与写,2019,16(35):141.
[6]謝晶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5(35):96.
[7]沙坤.初中数学问题系列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9,20(49):94-95.
[8]贺娟.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2019,31(12):38,37.
作者简介:
李红霞,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岷县城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