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童,陈冬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北京 100700)
临床常见压疮患者,患者身体局部组织在长时间受到压迫后,可影响血液循环,可导致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出现缺血缺氧[1],患者可丧失局部组织正常功能,可导致患者组织溃烂或者坏死。本文选定54例患者,对老年卧床压疮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进行了研讨。
自我院随机选定2018年4月~2019年3月54例老年卧床压疮患者,均自愿入组,分组方法是随机双盲法,实验组27例,男女比例17:10,年龄62~77岁,中位年龄69.5岁;对照组27例,男女比例16:11,年龄63~78岁,中位年龄69.0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为27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护士应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观察,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用药指导、环境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家属注意监督患者用药、运动、饮食等。
为27例实验组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1)对压疮风险进行评估。评估患者压疮风险时采用Braden量表,为评分较高患者受压部位、骨突部位贴上减压贴膜,为评分较低患者换成气垫床,适度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对患者受压时间进行有效缩短,对患者受压部位摩擦风险进行显著下降。(2)避免患者局部长期受压。护士应辅助患者定期进行翻身,指导患者定期对体位进行更换,间隔时间2~3 h,每隔1 h为极度消瘦或者存在循环障碍患者实施翻身1次,做好记录。(3)加强患者皮肤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皮肤完整、干净,对患者皮肤弹性进行每日触摸,若出现皮肤发红,应立即为患者开展减压处理。护士应叮嘱患者家属利用温开水对患者身体进行每晚擦洗,穿戴衣物时,应保证柔软、肥大,沐浴过程中,使用中性肥皂,不具有刺激性。为皮肤严重干燥患者涂抹乳制剂油膏;护士应定期帮助患者进行指甲修剪,避免抓伤;(4)对患者营养进行强化干预。护士应指导患者充足摄入热量、蛋白质,对患者维生素、矿物质进行有效补充[2],告知患者增加饮水量,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为无法经口进食患者开展静脉补液法或者鼻饲法;(5)对压疮护理技巧宣教进行强化。护士应加强患者对于压疮相关知识的了解,包括发生机制、预防措施、处理对策等,利用传统讲解模式、书面资料、音频、图片、视频等手段,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进行皮肤按摩,叮嘱患者家属每日为患者进行按摩,促进患者受压部位血液流通。
Ⅰ期压疮判定标准:患者骨隆突皮肤完整,存在局限性红斑,压迫后不褪色;Ⅱ期压疮判定标准:受压部位存在浅开放性溃疡,存在粉红色创面,不存在腐肉;Ⅲ期压疮判定标准:缺失全层皮肤,已经暴露皮下脂肪,不存在骨外露、肌肉外露、肌腱外露;Ⅳ期压疮判定标准:缺失全层皮肤,已经暴露皮下脂肪,存在骨外露、肌肉外露、肌腱外露。
利用SPSS 19.0软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意义存在的标准是P<0.05。
明显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对比(n,%)
对于老年卧床压疮患者来说,患者会增加家庭经济压力,会承受不必要的身心痛苦,浪费医疗资源,可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分析发现,老年卧床压疮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与老龄化社会进程不断发展存在一定关联[4],由于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风险较高,临床上对如何有效预防患者压疮发生进行了相应分析。
预见性护理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新型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老年卧床压疮患者护理中,可行性较高。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叮嘱患者家属对患者身体进行勤擦洗,定时翻身,确保衣物柔软、干净,避免患者出现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及时帮助患者对皮肤上液体进行清理,保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5],促进患者生理舒适、心理舒适,为大小便失禁患者实施身体护理及环境护理,避免患者出现受压部位粘连,护士应充分了解预见性护理相关内容,促进患者整体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本组实验结果:明显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更低。
综合以上数据得出,老年卧床压疮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理想,可显著下降患者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