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输注对术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分析

2020-06-27 10:0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肛肠感染率抗菌

吴 华

(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0200)

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临床上发生肛肠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该病症具有特殊发病部位,且极易发生局部感染,因而围术期若处理不当,则极易引发术后医院感染[1]。而通过在患者围手术期合理运用抗菌药物输注,则可有效减少和预防术后医院感染,从而保障患者术后有效恢复[2]。本文以选取我院肛肠外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即分析了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输注对术后医院感染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肛肠外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女48例,男52例,年龄18~65岁,平均(30.2±2.7)岁。对照组女43例,男57例,年龄18~65岁,平均(31.5±2.9)岁。两组基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于术后输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即术后6 h在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1 g头孢西丁混合后,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2次/d,持续输注3 d。而观察组于术前、术后输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即术前30 min输注头孢西丁,用药方法以及术后抗菌药物输注同对照组,持续输注3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医院感染率及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t值可对计量数据检验,x2可对计数数据检验,以P<0.05判定组间差异。

2 结 果

在术后医院感染率上,对照组为26.0%(26/100),观察组为9.0%(9/100),二者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上,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s,d)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创面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100 15.2±2.7 7.5±2.1对照组 100 20.3±4.9 9.2±2.6

3 讨 论

在临床上,肛肠疾病属于多发病、常见病,此类患者多需实施外科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发病部位处于消化道末端,且细菌容易聚集在直肠黏膜褶皱纵深处,因而术后极易发生局部炎症感染。针对此种情况,则需对患者围手术期输注抗菌药物,以积极预防各种感染[3]。而通过在患者术前、术后均输注一定的抗菌药物,则可有效预防术后医院感染。头孢西丁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其属于高度抗β-内酰胺酶性质的呀哟无,可对各种敏感菌感染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起到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通过对患者采用该药物输注后,不仅能减少术后医院感染,还能加速患者术后创面愈合,从而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其术后康复[4]。本文的研究中,在术后医院感染率上,对照组为26.0%,观察组为9.0%,二者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上,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见,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输注对术后医院感染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输注可有效减少术后医院感染率,且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肛肠感染率抗菌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不同类型慢性肝炎人群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现状调查研究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