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透明,精准帮扶

2020-06-26 09:23徐筠懿
成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寒门高调贫困学生

徐筠懿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六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在各领域的脱贫攻坚工作都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众多高校利用“隐形资助”的形式切实帮助广大寒门学子的暖心举动。当然,在深受感触的同时,我也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我认为,真正帮扶,公开透明尤为重要。

首先,高校“隐形帮扶”的形式是值得赞扬的,这既保障了贫困学生的日常生活,又维护了其个人尊严。然而,“隐形”的特性也意味着有很多我们无法看到的地方,如果这笔款项得不到落实、延期误时或是资金数额波动不定,那么资助贫困学生的效果就会欠佳。当然,有人也提出慈善还是应该如陈光标那样“高调”,高调慈善计划的确可以带动社会人士关注贫困学生,进而提供援助,但若只是为了宣扬个人善举的形式主义,抑或出现资金流动不明,后续跟踪匮乏等问题,再高调的慈善也都只是空谈。因此,不论形式“隐形”还是“高调”,都应让每笔资金得到落实,所以,最核心的就是要做到公开透明,保证帮扶的高效准确。

精准帮扶,首先要把握慈善的作用。既然过程要公开透明,那就应认真思考以下三点。第一、慈善的落实性。这是慈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属性。做不到这一点,所有的善意也只能是一团泡影。比如,社会各界捐赠的爱心物资只堆积在物流公司的仓库,停运不前或是延迟输送,那么灾区的人们收到的可能就是失去时效性、无法提供有效帮助的爱心了。如果做到流程公开,就可以实时监控,确保物资准时送达。因此,要将慈善的全过程做到透明化,让献出的爱心真实有效,也让受助人真正受益。第二,慈善應具有人文情怀,将有限的慈善资源分配到不同的需求上,根据帮助对象的实际情况调整帮助方式。高校的“隐形资助”巧妙的保护了寒门学子的个人信息,也呵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同时真正做到雪中送炭。不过,“隐形”不代表全过程的消失,捐助人、受助标准、资助过程等信息还是需要公开透明,以便接受群众的监督。如此一来,即可以精准地把握慈善的“力度”,又可体现人文关怀。第三,即慈善的社会性。慈善信息的公开,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爱心落实的具体情况,带动其他社会人士或机构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形成乐于助人的社会风气,增强人们的慈善意识。

因此,回到高校“隐形捐助”的问题,要使“捐助”有效,不能360°隐形,我们还是要做到公开透明,精准帮扶。学校应公开资金流向,让广大师生进行监督,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资金“少、拖、漏”的问题,利于资助活动的展开;此外,社会中的慈善人士和机构也应对贫困学生多一些关注和募捐,更重要的是,政府也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帮扶。

贫困学生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才能精准地帮扶寒门学子。而以最体贴、善意的方式得到帮助的青年学子在感到温暖的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善举的力量,今后也一定会加倍刻苦,学成之时也会以正确有效的方式支持他人,回馈社会。我想这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更深远的意义吧。

猜你喜欢
寒门高调贫困学生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有多少快乐源泉
让寒门出“贵子”也出“人才”
画与理
寒门如何出“贵子”
如何实现从寒门学子到寒门贵子的华丽变身?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的成因与历史遗留问题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
唱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