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K14+933~K15+535 段左侧滑坡治理

2020-06-26 13:43:50陶澄臻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断面图抗滑桩前缘

陶澄臻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730000)

1 概况

定西某高速公路工程HP2、HP3 滑坡位于内官营镇文昌村东南侧黄土斜坡,坡体前部为庙儿河河漫滩,河漫滩及坡体左侧有农耕道和省道相连,交通条件较便利。2 个滑坡后缘是连接在一起的,线路以路基形式紧挨滑坡前缘而过,长约601m(HP2、HP3 合计),其中,HP2以填方形式通过滑坡前缘,HP3 以挖方路堑通过滑坡前缘,2 个滑坡首尾相连,均处于欠稳定状态,现针对这2 种工况下的滑坡做进一步分析与处理,滑坡总体图如图1 所示。

图1 滑坡总体图

2 工程地质特征

2.1 地形地貌

滑坡区属侵蚀堆积黄土地貌,冲沟斜坡地形,坡面植被稀疏,有零星杨树,地表取土及开垦旱地呈台阶状,滑坡前缘为庙儿河,水量极小,暴雨季节水量较大,水量随季节及雨季而波动,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对坡体前缘有一定的冲刷作用。本文将高速公路K14+933~K15+535 段左侧滑坡按照路线布设情况分解为2 个滑坡,即HP2 与HP3。

HP2 整体坡度为6°~16°,外貌特征不甚清晰,整体呈长条形,滑坡后缘无明显陡坎,坡体表面取土及开垦旱地呈台阶状,滑动方向约NW335°,横宽180m,纵长约325m,厚度13.3~24.5m,面积约5.2×104m2,体积约9.1×105m3,为一大型中~深层推移式岩土混合滑坡。经在当地调查,2012 年滑坡右前缘由于砖厂开挖取土形成陡峻临空面,局部产生塌滑,路线以路堤形式从前缘通过,断面图如图2 所示。

图2 HP2 滑坡1-1′断面图

HP3 整体坡度为8°~11°,滑坡外貌特征清晰,整体呈长条形,坡面植被稀疏,有零星杨树,地表开垦旱地(梯田)呈台阶状,滑动方向约NW353°,横宽460m,纵长约320m,厚度9~21m,面积约1.1×105m2,体积约1.58×106m3,为一巨型中~深层推移式土岩混合滑坡。路线以路堑形式从前缘通过,断面图如图3 所示。

图3 HP3 滑坡2-2′断面图

2.2 地层岩性

滑坡区位于陇西盆地南缘侧,地层主要为产状缓倾的古近系泥质砂岩为主,上覆第四系黄土等松散覆盖层,总体而言本项目构造条件相对简单。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物()、滑坡堆积强风化泥质砂岩、上更新统风积成因新黄土(),下伏基岩为古近系泥质砂岩、砂岩(Egy)。

2.3 抗震及水文地质

根据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区内地震动峰值加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滑坡区内地表水贫乏,主要为庙儿河地表水,水量极小,暴雨季节水量较大,水量随季节及雨季变化较大,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地下水较丰富,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3 滑坡稳定分析

滑坡治理的保护对象为高速公路,根据JGT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第7.2.2 条第1 款有关规定,正常工况: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安全系数取1.25;非正常工况Ⅰ:边坡处于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安全系数取1.20;非正常工况Ⅱ:边坡处于地震等荷载作用状态下,安全系数取1.10。

根据滑坡区破坏边界条件和可能失稳方式,采用覆盖层沿基岩面折线滑动的破坏模式,稳定性系数根据GB 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传递系数法公式进行计算。

3.1 HP2 滑坡稳定分析

HP2 滑坡滑体主要为第四系黄土状土及风化泥质砂岩,根据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室内试验及相关规范,选取最不利1-1′剖面进行分析【1】,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对该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HP2 滑坡主要物理参数推荐值如下:

黄土状土其重度天然状态取15.5kN/m3,暴雨状态取17.3kN/m3;内聚力天然状态取14.7kPa,暴雨状态取12.8kPa;内摩擦角天然状态取15.1°,暴雨状态取13.5°。

强风化泥质砂岩其重度天然状态取23kN/m3,暴雨状态取23.5kN/m3;内聚力天然状态取18.1kPa,暴雨状态取16.9kPa;内摩擦角天然状态取13.6°,暴雨状态取11°。

通过调查及钻探揭露该滑坡为土岩混合滑坡,上覆土层呈断续分布,根据计算可知:

1-1′剖面在正常工况(天然状态)及非正常工况Ⅰ(暴雨或连续降雨)下稳定性系数为1.364~1.478,下滑力小于抗滑力,处于稳定状态,滑坡不会发生滑动;在非正常工况Ⅱ(地震)下,下滑力小于抗滑力,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稳定性系数为1.087,小于规范值,安全度不够,计算结果与滑坡目前的状态是基本相符的。

3.2 HP3 滑坡稳定分析

HP3 滑坡滑体主要为第四系黄土状土及风化泥质砂岩,根据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室内试验及相关规范,结合钻孔成果将该滑坡分成3 个剖面(1-1′剖面、2-2′剖面、3-3′剖面),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对该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HP3 滑坡主要物理参数推荐值如下:

黄土状土及强风化泥质砂岩取值与HP2 滑坡参数相同;强风化泥质砂岩次级滑面内聚力、内摩擦角值相对下降,内聚力天然状态取16.5kPa,暴雨状态取15.2kPa;内摩擦角天然状态取11.8°,暴雨状态取10.3°;河床冲积角砾其重度天然状态取19.1kN/m3,暴雨状态取20.6kN/m3;内聚力均为0kPa;内摩擦角天然状态取28.7°,暴雨状态取25.3°。

通过调查及钻探揭露该滑坡为土岩混合滑坡,根据计算可知其最不利工况为2-2′剖面及其发展滑面,2-2′断面基岩滑面(次级滑面)在正常工况(天然状态)、非正常工况Ⅰ(暴雨或连续降雨)稳定性系数为1.373~1.416,下滑力均小于抗滑力,滑坡不会发生滑动,处于稳定状态;在非正常工况Ⅱ(地震)下,稳定性系数为1.079,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稳定系数小于规范值,安全度不够。根据JGT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计算结果与滑坡目前的状态是基本相符的。

4 滑坡综合处治措施

新建高速公路的滑坡处理优先遵循路线避让原则,若必须从滑坡处通过应充分结合调查、地勘及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优化设计方案,减小滑坡处理工程规模。

该处滑坡在最初设计中,从工程安全方面考虑,将HP2 及HP3 定义为一个大型滑坡,采用在路线左侧设置抗滑桩的方案稳定滑体,HP2 处为埋入式抗滑桩,HP3 段为悬臂式抗滑桩,对于HP2 滑坡来说安全系数过大,工程造价高。通过进一步分析计算,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HP2 滑坡段方案进行优化调整,采用路基反压进行处理,降低了工程造价,更利于施工安全。

4.1 滑坡治理措施

通过分析判断此处滑坡主要发生在岩土交界面的软弱层处,路线从滑坡前缘通过,所以综合处理方案主要采用排水与支挡结合的方法,即采用路基反压及抗滑桩稳定滑坡,驳岸墙保护坡脚防止河道冲刷,同时做好滑坡体的截、排水工程,提高软弱面的抗滑力。

4.2 路基反压

HP2 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在地震工况下稳定性系数小于规范值,设计中此段路线以填方路堤的形式从滑坡前缘通过,对HP2 滑坡进行反压处理,处理后计算满足规范要求,滑坡处理断面图如图4 所示。

图4 HP2 滑坡处理断面图

4.3 抗滑桩及防护工程

由于路线从HP3 滑坡前缘以路堑形式通过,经计算分析后,在路基左侧碎落台边缘设置1 排悬臂式桩板墙,设置段落为K15+270~K15+480,滑坡处理断面图如图5 所示。抗滑桩共计43 根,截面尺寸为3m×2m,抗滑桩单桩长度20~32m,悬臂端高度为6m,桩底嵌入新鲜基岩深度不小于桩长的1/3,桩中心间距为5m。该工点路线右侧为庙儿河,所以在右侧河道设置驳岸,设置段落为K15+042.9~K15+583.4,防止河水对滑坡前缘继续冲刷侵蚀。

4.4 截、排水工程

水是构成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滑坡处理中应当更加重视排水设计【2】。该工点在滑坡范围内设置多道截水沟,相互贯通排入两侧沟道进入庙儿河道中,截水沟底部及挖方坡脚均设置渗沟及仰斜式排水孔,尽量降低滑体含水量,增加滑动面抗滑力。

图5 HP3 滑坡处理断面图

5 结语

通过对滑坡体设置多道截水渗沟及挖方坡面设置仰斜排水孔、滑坡体下部设置桩板墙、路基反压滑坡前缘、河道侧设置驳岸防冲刷等综合措施使工程安全稳定。本文将一个大型滑坡通过进一步勘察及计算分析分解为2 个滑坡进行针对性处治,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细化了设计方案,降低了工程造价及施工难度,为以后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了设计思路,避免过度设计。

猜你喜欢
断面图抗滑桩前缘
方截面抗滑桩旋挖钻成孔工艺探析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机械制图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输电线路纸质断面图数字化方法研究及实现
绿色科技(2019年20期)2019-11-26 11:54:33
公路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设计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26
双排抗滑桩承台的优化设计研究
《机械制图》教学中断面图的教学探讨
南方文学(2016年4期)2016-06-12 19:54:37
深水沉积研究进展及前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