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鲍赞巴克建筑设计的“开放性”

2020-06-25 07:23
住宅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量巴克歌剧院

自20 世纪中叶现代主义思潮席卷西方建筑界以来,柯布西耶的理想城市模型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鲜明的理性主义与效率至上的设计思维打破了欧洲传统的封闭围合式街区的城市肌理。20 世纪70 年代,随着美国圣路易社区住宅(Pruitt-Igoe)的倒塌,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建筑与传统城市进行了反思。其中,法国建筑师鲍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率先提出了“开放街区”的设计思想,强调传承但不拘泥于传统城市中围合式的布局方式,建筑设计应回归于城市街道,同时应在相互关联的空间秩序下保持建筑的独特性与艺术感。笔者通过对其部分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从建筑与城市的视角研究其作品关于“开放性”的表达,进而探讨其思想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启示。

1 对话场地——贝尔西公园住宅(Housing on Bercy Park,1994)

贝尔西公园住宅地块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与巴黎圣母院旧址等繁华的城市中心相隔较近。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西边高速公路与东边贝尔西火车站的阻隔,该地区曾一度被遗落于城市边缘。因此,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巴黎便开始了对贝尔西地区的城市规划与开发。

贝尔西公园住宅是总体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住宅场地紧邻贝尔西公园,北面靠近巴黎城市街道与贝尔西火车站(图1)。规划方案由建筑师布菲(Jean-Pierre Buffi)完成,该住区由4 组独立的住宅街坊构成,并对每个街坊的建筑体量进行了一定限制。同时,规划方案规定每个街坊应呈半围合式布局,包含廉租公寓和商品住宅等。住宅群在南面通过阳台连接成为整体(表1),其中不同楼栋的具体方案设计与建造由不同事务所参与。

图1 贝尔西公园住宅与城市肌理

鲍赞巴克主持设计的67 户[1]住宅建筑位于地块的东部,由于场地内靠近城市街道处有一棵古老的栗子树,为了保护栗子树,设计师将临街建筑体量分割成两个部分,体量开口作为住宅的主入口,被保留的栗子树也顺势成为了入口的标志。其他地块都遵循城市设计原则,采用面向公园开口、向城市封闭的格局,而由于这棵古树的存在,鲍赞巴克采用了与其他地块完全相反的建筑布局方式,打破了规划方案中一成不变的建筑体量格局。同时,使该住宅街坊的内庭院与城市街道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使庭院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对话成为可能(图2)。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上,鲍赞巴克也尽可能地在城市设计既有的框架中寻找创新,例如,利用墙体的后移让室内获得更多的阳光,以及南面阳台独特的处理方式等,即使在统一的设计框架之下,鲍赞巴克所设计的住宅楼栋依旧保持着较好的独特性。

表1 城市设计对建筑体量的限制

在贝尔西公园住宅的设计中,建筑设计尊重场地条件并积极的与之呼应,实现了建筑与场地的对话,自然而然的将建筑与场地环境锚固在了一起。

2 对话街道——欧风路城市住宅(Rue Des Hautes-Formes)

2.1 逼仄的场地环境

欧风路城市住宅建于20 世纪70年代(1979 年),原为巴黎房地产管理局(RIVP)的竞赛中标项目[2],是包含209 户的集合住宅。该项目场地位于多栋城市建筑之间,场地空间相对逼仄(图3),且竞赛要求至少安置200 户居民,如何在狭小用地上最大限度地争取最佳的居住条件是设计师首要面临的难题。同时,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封闭的围合式街区已不再流行,对街道的“摒弃”似乎已成为约定俗成,理性思维与技术思维深刻影响着该时期的规划师与建筑师。

2.2 开放街区

最终的设计竞标由鲍赞巴克拔得头筹,建成方案是其“开放街区”设计理念的典型体现。相对于传统城市中连续封闭的布局形式,鲍赞巴克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碎片化”的处理方式,将传统街区中连续的建筑体量分割成多个相互独立的住宅楼栋(图4),体量切割之后不仅为住宅空间引入了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同时也延续了传统城市街区围合的空间感,以及建筑体对街道空间的约束感(图5)。最终的住区由7 栋独立建筑构成,不同的套型设计在营造丰富建筑形式的同时提供了多元的居住体验,也避免了封闭围合街区所造成的住宅品质下降等问题。

图2 保留的栗子树与住宅入口

图3 城市环境与逼仄的场地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原始的设计场地中,整个小区是由尽端路控制的袋状封闭小区,而鲍赞巴克将整个街区平面的顶端开出一条狭缝,并说服甲方购买场地顶端末梢的一小块土地[3],将其作为道路用地连通住区内部街道与城市道路(图6)。一方面,从小区贯穿的道路打破了原本封闭的格局,使住区内部空间与城市街道空间建立联系,街区中的每一栋建筑均保持自身的特点,而在整体上又相互关联,进而形成了充满活力、多元开放的住区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对城市而言,小区道路与城市交通相连后,能为城市道路释放部分交通压力,对城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4 相互独立的住宅楼栋轴测图

图5 不同体量对街道空间的围合限定

图6 购买场地末端用地连通城市道路

街道是城市中常见的空间形态,但正是由于其存在极广而使人得以感知城市的多样性并加以辨别[4]。现代主义认为街道是脏乱的代表而忽视了其公共性,在对现代主义进行反思的过程中,鲍赞巴克认为,建筑设计应回归街道空间,城市始终处于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不能完全将过去抹掉而走向未来。面对城市与居住问题,欧风路城市住宅在现代主义与传统城市之间找到了新的解决办法。相比于现代主义,欧风路城市住宅重新回到了街道,形成了建筑与城市有机结合的格局;古典城市中的和谐来自于其街区的连续性以及建筑的同质与相似,相比于传统城市街区与同质化的建筑风貌,欧风路城市住宅则更加开放,打破封闭围合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建筑设计艺术感、独特性的追求。

3 对话城市——巴黎音乐城(Avenue Jean Jaurès)

鲍赞巴克设计的“开放性”不仅仅根植于场地以及城市街道,更体现在建筑设计的多样性与城市形象的和谐统一之中。单独的个体具有绝对的个性,但在多个个体整合下共生的和谐是鲍赞巴克认为城市中真正的和谐,“巴黎音乐城”的设计生动地体现了这一论点(图7)。

图7 音乐城与城市肌理

3.1 城市片断

音乐城与巴黎著名的拉维莱特公园毗邻,包含舞蹈学院、音乐厅、琴房、教室、音乐博物馆和学生宿舍等功能,其规模与功能较之于贝尔西公园住宅、欧风路住宅都更为庞大与复杂。因此,相比于单一体量或功能的建筑设计,音乐城更像是一个“片断化”的城市。

巴黎音乐城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位于拉维莱特公园南面入口处,音乐城建筑体量与场地原有的拉维莱特大展览厅(Grande Halle)共同围合出一个三角形的广场,面向公园与城市开放。鲍赞巴克通过巧妙的空间连接设计,将音乐城与更大范围的城市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主要反映在“街道、广场、公园”等不同的城市空间要素中。音乐城东侧锥型体量容纳了音乐厅与博物馆等功能,体量紧贴城市街道,且临街面尽可能规整,延续了城市的街道空间,建筑立面同样作为街道空间的边界保证了城市空间的完整(图8)。异型广场是大展览厅轴线与公园流动轴线共同作用的结果,广场空间与原有展厅轴线、公园入口保持良好的联系,其轴线也同拉维莱特公园的轴线产生联系,延续了公园视线的开阔感受(图9)。

3.2 建筑的独特性与场所感

除了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外,音乐城中的建筑具有独特的设计感与雕塑感,像是多个活跃跳动的音符,共同谱出一首和谐的乐章。在音乐城的东西两个体量中,既有严谨的几何切割的建筑实体,也有流畅自由的波浪型屋面,还有连接空间的线性玻璃廊桥(图10),多元化的建筑元素相互组合,充满了戏剧性,强烈的冲突给人带来了活跃、灵动的空间感受,而在整体的空间脉络控制下又显得和谐,充分彰显了鲍赞巴克“和而不同”的设计风格。

图8 建筑界面与街道空间

图9 音乐城广场空间与既有建筑、城市公园轴线关系

音乐城的设计更多考虑的是空间设计与连接,进而形成实体的建筑体量,而非先入为主地对单体建筑进行设计。以空间构筑实体的设计方式大相径庭于现代主义思潮中无视城市街道空间的做法,从空间为切入点的思考方式延续并保证了城市空间的完整。而在单体建筑的设计中,鲍赞巴克充分发挥了建筑创作的艺术性与设计师特有的雕塑感,考虑到使用者对空间的心理感知,营造了属于音乐学院的场所感。

4 在中国的实践——上音歌剧院

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发展之后,城市环境中已经很难再找到一块空地进行“推倒式”的建设。城市存在于时间之中,不断发展壮大,建筑师与规划师越来越意识到历史与既有环境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鲍赞巴克认为城市发展应该在历史发展中学习并积累经验,笔者通过分析其在上海的实践作品,探讨其思想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4.1 城市街道与建筑

在上海的城市背景下,建筑很难脱开复杂的城市环境而独立存在,因此,建筑师或者规划师需要更加积极地去思考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上音歌剧院隶属于上海音乐学院,主要为学院师生提供练习教室与场地,位于上海汾阳路与淮海路的街道交汇处(图 11),由于紧邻历史上法租界的重要道路,上音歌剧院场地对于城市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设计师需要从整体布局的角度去思考建筑在日益拥挤的城市土地中如何延续发展城市的历史。

歌剧院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同时处于淮海中路现代商业区与历史建筑群落交接的地段(图12),建筑体量如何融入复杂的城市环境,对于单体建筑与城市街道而言都极为重要。在上音歌剧院的设计中,鲍赞巴克坚持了对于城市街道的回归,建筑几乎紧贴汾阳路与淮海路的街道边界,建筑立面作为街道的边界为城市围合界定了完整的街道空间。同时保留了街道中的法国梧桐,回应了场地的历史自然环境(图13)。

图10 多元的建筑元素

图11 上音歌剧院与城市环境

在临街立面的细节处理中,上音歌剧院同样是面向城市街道的。外立面以暖灰色为主色调,与音乐学院原有建筑与历史街区环境相协调。外饰面采用现代材料,但其图案肌理与传统的砖砌图案、窗棂纹理[5]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呼应、尊重了周边城市独有的上海里弄洋房的砖石立面肌理(图14)。

4.2 历史街区与建筑

图12 商业与历史街区的交接地段

图13 建筑立面与街道空间

图14 临淮海中路立面

为了与周边城市环境相融合,鲍赞巴克将高度要求较高的主音乐厅与观众席空间放于平面中心,而将限制相对较小的排演教室等功能空间放于外围。这样布置的优势在于外围沿街建筑体量可将建筑高度控制在18 m以内,在历史街区中不至于太过突兀。同时,外围布置的小体量可以在立面上前后错动,使完整的建筑体量变成由多个小体量组合而成,从而与周边的城市肌理相融合(图15)。

除了整体布局与环境协调之外,上音歌剧院的形态塑造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对其的约束作用。首先,对于汾阳路与淮海中路的交叉口,即城市人流汇集的地方,歌剧院退出了一块小广场供人流集散,其主入口的内凹空间则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外来人流(图16);其次,新建歌剧院在其南部与音乐学院连通,从功能使用上与音乐学校相融合(图17);最后,紧邻歌剧院的西边有一栋优秀历史建筑,即淮海中路1131 号南楼,是一栋德国文艺复兴式花园住宅,历史上曾作为比利时领事馆,音乐厅在西北角将高度降低(图18),同时在平面处理上将建筑体量回退作为对历史建筑的回应。

图15 体量错动与周边环境协调

图16 主入口透视

图17 歌剧院与原有建筑相连

图18 歌剧院与优秀历史建筑

5 结语

中国城市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不断变迁的时代,正如鲍赞巴克所说,凡事不能立于某种成见,而要在实际操作中,不停地反思与思考。通过对其不同类型、不同尺度作品的分析研究,逐渐明晰了鲍赞巴克设计思想所传达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仅在以欧风路住宅为代表的“开放街区”中得以充分体现,更多的还有关于建筑与城市的融合关系以及鲍赞巴克对于未来城市如何发展的思考。鲍赞巴克同时受到现代主义与古典传统城市的影响,在城市历史发展中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其设计思想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首先,设计应从场地出发。场地环境是塑造空间可识别性的先天条件,尤其是在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建筑设计很难再脱开环境单独存在,更大范围的城市环境对其形态、功能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城市中的建筑应对街道空间做出回应。街道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是人们进行交流、理解城市空间的重要场所。建筑设计应与街道产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城市街道应成为设计师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具体而言,建筑应采取何种态度回应街道,应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做出决定,不可同一而论。

最后,在保证城市空间合理、完整的前提下,建筑设计应保证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艺术感,这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多元化发展与场所感营造具有推动作用。鲍赞巴克认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应突破传统中单一的城市形象,在变化中寻求和谐统一。充分考虑人的感知是塑造环境可识别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巴黎音乐城的设计中,活跃变化的空间氛围符合音乐学院学生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已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过程中有交流融合,难免也会有冲突碰撞。建筑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只有立足于国情,在实际的场地环境中寻找到与城市发展的契合点,面向城市空间灵活开放,才能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找到属于此时此地的建造方式与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体量巴克歌剧院
第六章 对人的热爱
Chapter 6 For the love of a man 第六章 对人的热爱
Chapter 4 The new lead-dog第四章新的头犬
巴克的掌控
明年目标1.5个亿?!这家体量过亿的动保企业正在谋划什么?
砳建筑:在“鹅卵石”体量中实现绿色节能办公
年度增长37%,体量达1.2亿! 这家资深动保专业户是如何“玩转”市场的?
让自己强大
上海歌剧院精彩演出抢先看
上海歌剧院精彩演出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