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当前我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进步,数字时代的来临,对于我国的各个行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探讨了电子信息技术对于我国在绿色金融这方面的影响及作用,综合分析了我国在进行绿色金融建设进程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时代下完善我国绿色金融的建设措施,对于绿色金融发展中技术的优化创新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数字时代;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 2020) 2-0248-02
1 引言
在数字时代更好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绿色金融各方面得到快速发展。现代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绿色金融,这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能够协调进步的需要。数字时代,换而言之就是电子信息的代名词。因为私有云的机器语言都是用数字来代表電子信息的,所以也叫数字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在处理相关数据信息时,最为显著的应用特点就是智能化,只要设定好程序就可以做到对数据进行自动分类、整理以及存储,而不用工作人员对此全部手动操作。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各种优越性比较明显,各行各业都开始展开其在各自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2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
2016年,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在《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中指明:绿色金融是指既可以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与融资环境,同时也可以产生环境的效益,而这些环境的效益则包括有提升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对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并降低温室的气体排放量,用以做到体现其协同的效应和适应气候的变化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人们提出了绿色金融概念,不仅是为了规避因环境风险与环境污染等导致的金融风险的问题,更是为了可以在继续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去充分考虑环境风险的金融体系。既是金融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以及社会体制的原因,目前绿色金融的运行与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2.1 监管制度、激励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多地区依然存在,部分地方政府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也不完善,支撑力不够。有监管责任与权力的监管部门与政府的相关部门缺乏执行力,没有有力的惩处违法行为。政府部门对污染的项目及污染严重的企业的监管力度较小,这样就会造成对企业方面缺乏绿色改造方面的激励问题。环保方面的项目大部分都存在投资的回收期较长、经济回报率低的问题,因此也有与银行的信贷方面存在的经济效益和考核压力等冲突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缺少对员工的正向激励的政策或制度。
由于过度考虑眼前利益,部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专责机构设置进展缓慢,多数商业银行没有对绿色信贷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长远发展的理念,更没有把绿色信贷提高到战略高地。目前在绝大多数银行的发展规划中,银行因为没有充分的了解赤道原则,没有把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纳入其中,自然也不会按照赤道原则开展工作。
对于绿色理念、绿色信贷政策,商业银行基层业务部门还没有很好的理解与消化,认识不够充分,自然执行力就不足。短期经济效益见效显著的项目,会引起部分银行基层负责人重视,但是同时就忽略了这些项目的环保问题。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金融机构内部缺乏具备环境知识的专业型人才。
2.2 政企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首先,银行监管部门和环保部门对环保信息的定位,不够统一,双方对价值的判断标准,以及信息的有用性等方面的判断标准不完全相同,而环保部门向乙方提供的各种信息也满足不了商业银行对于环保风险方面的管理要求。
其次,金融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金融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的信息沟通不良,相关企业的有效的环境信息无法及时传达到商业银行,进而导致银行不能做出对信贷审批工作的正确决定;各银行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信息沟通,以及意见交换,使得各家商业银行对于环保标准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因为没有部门强制商业银行向社会大众,以及环保部门公布环境风险企业、污染企业的贷款信息,一旦企业出现了重大的污染问题时,市场和公众也不能监督贷款银行。除了上市企业的环保信息被政府要求强制性的披露之外,有关其它各类企业的环保信息都是隐蔽的。环保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主要是经过环保部门认证的企业以及重污染的企业。从而导致环保部门不能及时并合理掌握企业方面的原始污染数据,自然商业银行也得不到污染企业的完整信息,进而使得政府环保部门与商业银行的信息不能实现共享的问题产生。
2.3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缺乏交易主体
目前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发的绿色金融产品的种类不齐全,还处在较为单一的状态,同时也缺少针对个人客户单独的融资需求,以及节能减排的需求等方面的产品设计。而绿色产业的融资大多以银行的信贷为主,企业内部融资、股票市场融资,以及风险投资等方式相对较少。同时,也缺乏多层次的绿色市场,比如,绿色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和现货交易市场,还有绿色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也有不足等情况。绿色碳产品,以及绿色金融产品在交易时也几乎没有保险公司的参与。
缺少全国统一的登记结算平台,没有与国际碳市场完美的对接。商业银行在开发碳市场相关的各类理财产品相对贫乏,融资租赁、担保机制等这些都不能满足现状。交易产品创新不足,工具种类少。这些现象都应该受到重视并逐步得到解决。
3 数字时代下绿色金融的完善措施
3.1 进一步建设完善绿色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在数字时代下,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可以充分的完善与弥补以往监管体系的不足。各种新媒体、自媒体渠道会让阳光照到每一个角落。同时利用这些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保证建设监管组织协调体系的全面性,对于国家层面和省市层面来说,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在建立绿色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过程中,其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了部门协调、顶层设计以及制度实施等。利用数字时代信息的高速便捷,需要对绿色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在建立绿色信贷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制定一定的绩效评价标准,同时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要求,同时还需要对绿色评估和奖惩体系进行建立,保证绿色信贷统计标准的统一性,确保绿色信贷评估方式的规范性。
在运用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工作,保证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有效性。
3.2 完善金融机构内部制度建设
先行制定完善的金融机构的内部制度。企业董事会可以先进行理念设计、制定好绿色的发展战略,银行方面决策层负责信贷准人标准的审核及可持續发展产业等这些总体的政策设计。这些过程,要更科学、更全面、更实用。同时,还应该经常关注国外的一些绿色金融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可以适当的借鉴过来,洋为中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银行内部绿色信贷人才储备库,使信贷人员在环境保护方面逐渐更专业化,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储备和培养,立足当下,高瞻远瞩[1]。
3.3 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交易市场
数字时代下,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提高,在培育绿色金融市场交易主体,推动产品创新,促进交易主体、交易工具的多元化等都方面更显得得心应手[2]。
完善绿色金融产品,还要支持商业银行积极推出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绿色金融产品;支持商业银行去参与有关碳金融市场的交易情况,并参与开发碳排放相关的碳收益债券、碳收益支持票据,以及绿色理财产品等。支持绿色企业、环境企业的股票优先上市[3]。
完善绿色金融产品,还要利用数字时代的高效便捷化,对于信托公司来说,需要对一些项目进行开发推行,其中主要包括了绿色基础设施投资信托、CDM信托等。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需要对一些保险产品进行推出,其中主要包括了环境保险产品、碳金融保险产品以及碳交易保险产品[4]。
4 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绿色金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可靠的技术支持。由于社会的复杂化与市场的多元化,绿色金融在发展过程中肯定还会存在许多不足,在数字时代,对于尽早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都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与渠道,总之,绿色金融的发展会更加欣欣向荣,更加成熟稳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并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瑞松.大数据时代下高新园区治理机制创新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金广超.YK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7.
[3]杨健.浅谈金融大数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9(17):144-145.
[4]毛唯臻.互联网金融生态构建路径探析[J].当代经济,2018(19):12-14.
作者简介:李拔豪( 1970-),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与金融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