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
从遮脸布到鸟嘴服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口罩,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波斯。当时,崇尚拜火教的波斯人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要求信众用一块布遮住脸。也就是说,最早人们觉得自己不洁净,会污染外界,才发明了口罩。在波斯古墓的浮雕中,主持仪式的祭司就戴着“口罩”。不过,这种口罩只限于在宗教场所使用,算是一种祭祀用具。
在古罗马时代,也就是公元1世纪,一位名叫普林尼的哲学家兼博物学家,利用松散的动物膀胱皮肤,捂住鼻子来过滤粉尘,以免在研磨朱砂时吸入有毒的汞硫化物。普林尼发明的这种膀胱口罩,其实就是口罩的原型。
中国最早使用口罩的记录是在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记载:在元朝的宫殿里,给皇帝、皇后送饭的太监、宫女,均用绢布遮住口鼻,防止自己的口气或飞沫污染了饭菜。
公元14世纪,一种名为“黑死病”的鼠疫在欧洲大爆发,在许多人口密集的城市,死亡率超过了50%。由于需要处理大量的尸体,一些医务人员为隔绝尸体的腐臭,便采用麻布或者棉布制作的面罩来遮掩口鼻。这种面罩相当于今天口罩的雏形。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它的防护效果并不好。
到了16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御医——查尔斯·德洛姆发明了一套防护用具,专门提供给传染病医生使用,俗称“鸟嘴服”。这种防护服包括一顶帽子、一副鸟嘴形的面具和一件几乎可以包裹全身的长袍子。“鸟嘴”部分,填充了很多香料,可以用来杀菌和过滤,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
现代口罩的诞生
口罩真正进入医疗领域是在19世纪末。在这之前,虽然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前要穿手术衣,戴手术帽和橡胶手套,但并没有要求使用口罩。
1897年,德国微生物学家弗鲁格发现,医护人员在手术中对着创口交谈,可能引起患者的伤口感染。弗鲁格写道:“从外科医生咽部和龋齿中可以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讲话时唾液内的细菌会污染伤口。”以此为基础,德国外科医学家米库里兹在同年提出:医务人员动手术时,应戴上可遮住口鼻的消毒纱布口罩。
此举果然有效,病人伤口感染率大大降低,各国医生纷纷效仿,口罩在欧洲医学界推广开来。这种口罩被称为“米库里兹氏口罩”,是现代意义上有记载的首款医用口罩。自此以后,“戴口罩”成了医护人员的标准形象。所以,口罩一开始作为医用装备,并不是为了防止被感染,而是为了防止感染别人。
不过,当初的这种手术口罩,只是一层包裹在外科医生口鼻上的纱布,既紧又不舒服。1897年,英国的一位外科医生改进了设计——他将纱布剪成长方形,在纱布之间架起一个框形的细铁丝支架,使纱布与口鼻间留有间隙,从而克服了戴口罩时呼吸不畅、口罩容易被唾液弄湿的缺点。
1899年,法国外科医生保罗·伯蒂发明了一种6层纱布的口罩,缝在手术衣的衣领上,使用时翻过来罩住口鼻就可以了。可是,这种口罩一直要用手按住,极不方便。保罗·伯蒂又对它进行了改进,用一个环形带子把口罩挂在耳朵上,现代口罩就这么华丽丽地诞生了。
伍连德的贡献
以上关于口罩的历史中,主要讲了西方人的发明。其实,一位华人的贡献也值得铭记。
他叫伍连德,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熟悉的名字,而他却在20世纪初为中国的防疫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879年,祖籍广州的伍连德出生于今天马来西亚北部的一个小岛。他聪明有为,年仅24岁就获得了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7年,伍连德回国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相当于副校长)。
1910年,哈尔滨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烈性传染病“肺鼠疫”。伍连德临危受命,担任了“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他经过解剖尸体和现场调研,建议在疫区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并费了极大精力说服当时蒙昧的人们同意焚烧病人尸体。
为阻挡鼠疫的飞沫传播,伍连德发明了一种用两层纱布制作的口罩,被称为“伍氏口罩”。这种口罩制造简单,材料易获得,制作成本只需要当时的国币两分半。
在1911年4月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伍氏口罩”被各国专家称赞——“伍连德发明之面具,式样简单,制造费轻,但服之效力,亦颇佳善”。
在伍连德的努力下,哈尔滨的疫情不到4个月就迅速被控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对大规模烈性传染病的成功控制。
而在接下来1919年东北霍乱、1932年上海霍乱防疫战中,伍连德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上海霍乱中,中国人的死亡率是7.4%,而租界中外国人的死亡率是30%。
由于在鼠疫研究和疾病防控方面的贡献,1935年,伍连德被提名为“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这是华人在那个年代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
因流感走向公众
口罩从医院走出来,变成公眾常备用品,是伴随着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西班牙流感”而来。
1918年3月11日午餐前,美国堪萨斯州芬斯顿军营的一名士兵感到发烧、嗓子疼和头疼,前去部队医院看病,医生认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来的情况出人意料: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现了相似的症状。几天之后,这个军营里已经有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
随后,流感传到了西班牙,总共造成800万西班牙人死亡,这次流感也因此得名“西班牙流感”。
从1918年3月到1919年底,全世界大约20%的人感染了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数约为2000万(也有最新研究估计约为1亿),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西班牙流感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了。
疫病蔓延期间,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特别是防疫工作者。从当年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口罩已经成了疫病出现的象征性影像。一位乘客因为没有戴口罩而被电车售票员拒绝上车。照片中,没人拿这东西开玩笑,都老老实实地往脸上捂口罩,到处是白花花一片。
为什么感冒要戴口罩
201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家莉迪亚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她招募了10名健康的志愿者,站在高速摄影机的前方,然后刺激他们的呼吸道,让他们打喷嚏、咳嗽,同时用镜头捕捉到这一瞬间产生的气体流场,并测量出传播距离。
高清镜头显示,打喷嚏和咳嗽喷出的东西不仅有气体,还伴随着液滴,液滴的大小在100微米以下,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的宽度。这些液滴产生于气体喷射的过程中,将肺部、支氣管、气管黏附的体液一并带出,喷涌出数万个小液滴,形成一片“云雾”,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气溶胶。
气溶胶在喷射过程中,会将周围的空气卷入,体积不断增大,但速度也会逐渐减慢。莉迪亚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一个结论:打喷嚏产生的较大液滴可以到达8米远的地方,而咳嗽则能到达6米远。在有的环境条件下,喷嚏和咳嗽产生的气溶胶最多可以在空中停留长达10分钟。
既然咳嗽和喷嚏传播病毒、细菌的能力那么强,那我们只有戴口罩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为了有效防护,每个人都有必要多准备一些口罩。
戴什么样的口罩好
目前市面上口罩种类非常多。从用途上分,有工业口罩、医用口罩、儿童口罩等;从材质上分,有纱布口罩、无纺布口罩、活性炭口罩等;从适用标准来分,有KN、N、FFP等,让人感到无所适从。究竟戴什么样的口罩好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在口罩上,一般会看到三套认证标志的体系:KN、N、FFP。其中KN是中国国标认证,N和FFP分别代表美国和欧洲的认证标准。只要口罩上有这三种认证标志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放心购买。
试验表明,在应对新冠病毒方面,KN95、N95、FFP2级别的口罩都有较好的保护效果,采用的质量标准没有多大区别。95的意思,就是能过滤空气中95%的颗粒物。
如果身处疫区,最好使用医疗级别的KN95或N95口罩。除了隔离飞沫,这种口罩还有一定的抑菌效果。而且最好戴罩杯式口罩,因为两边不密封的口罩安全性要差一些。
如果不在疫区,那么不一定要用医疗级别的口罩,比如N90以上的工业口罩也可以代替。
一个口罩可以用多久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时间限制的,需要定期更换。
目前国际通行的标准是,一次性口罩的使用时间为4~6个小时;KN95、N95系列的口罩可以多次使用,专家建议不超过5次,使用时长最好不超过3天。
如果口罩使用时间过久,会因为大颗粒物被阻隔在口罩表面,或者超细颗粒物阻塞口罩过滤材料空隙,引起过滤效率下降和呼吸阻力上升,防护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还有很多人会把口罩脱下来放在口袋里,过一会再拿出来戴,这样做不科学。最好戴上就不要随便脱,脱了就换一个。特别是在疫情时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