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忠兵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医学院校培养振兴中华民族建设者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价值取向。教学质量评估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导向作用,引导高校坚守立德树人的主阵地,由专注专业施教转向立德施教,探索符合新时代立德树人要求的评估新方式,遵循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因势而评的三大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的健康、国民的体质是构筑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民健康为本 医学院校的教学及管理都必须做到以人民健康为本。评估教学工作及其环节要贯彻健康中國思想。评估设计要具体渗透“健康中国”教育的评价指标并进行直接评估;依据不同教学内容分层设计指标权重,探索合适专业教学及其实践活动渗透“健康中国”教育的质量评估权重分配;改变传统的专业教学评估中思想教育指标模糊的现象,增强渗透“健康中国”教育评估的科学性、可测性,为医学院校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把脉。
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生是专业成长的主体。评估工作重点应该是引导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生当做成人成才的主人。
评估突出学生为中心。要突出教学人员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各种科研活动,以适应新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助力学生专业成长。
以教师成长为本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评估教师队伍建设就要贯彻“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的思想,引领教师推行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专业匹配。
有信仰的教师才能够带出有信仰的学生,教师的政治思想会自觉不自觉地外化为对学生的影响,要评估教师自身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从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一些列工作行为中评估,引导教师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改革创新的原则
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估同样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估。
创新评估的思路 一是评估具有医学院校的自我性,要体现院校自身的特点。二是评估具有医学院校的开创性,体现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首创性。三是评估具有国内外同行的前瞻性,评估工作创新应该顺乎新时代医学院校教育改革之潮流,体现新时代立德树人之脉动,展示医学院校发展之未来。四是评估理念具有先进性,正确先进的理念是评估行动的先导。
创新评估的机制 思路决定出路,有了出路,就要保驾护航,评估机制要为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服务。评估的导向应该是引导教学人员注重学生专业品格和能力的提升。
医学院校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评估中基层管理模式。依据立德树人的新要求成立院校质量评估小组,统筹指导、协调生产、制度确立……这些都由评估小组负责。评估小组通过评估引导教师与学生将教书、学习、研究、实践、成果转化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进教师、学生、系科、学院共同发展。
创新评估的方法 评估着力主要问题的创新解决,确定评估工作的切入点,实现重点突破。评估中要善于发现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评估要把学生实践技能、问题解决能力、现代医务工作者素养的培养质量视为重点,我们培养的是即将走上医疗卫生事业岗位的医务工作者,加大培养学生临床技能、临床思维、临床品德方面的力度。评估注重示范性教师的宣传与引领,塑造教学质量的典型教师和典型学生。
评估是一种典型的群体以及群体中个体多项指标评估,评估指标兼有量化与模糊的特点,评估的部门及人员多元化,评估侧重于个体评估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级与赋分相结合,最终全部转化成分数排序。
因势而评的原则
医学院校教育是为了增进人民的健康福祉。教学质量评估的调整和创新,遵循医学院校的功能定位、学术地位、结构优化等要求,依据我国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特点进行评估。
评估教、研、医融合 教学、研究、临床(生产)相结合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新趋势,医学院校大多数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药科大学基本上都与医药产业中的企业紧密联系。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健康医疗的理想追求,评估要引导医学院校人才输送符合医疗“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让一些热衷于医与药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评估要关注教、研、医的融合,关注高、精、尖医疗技术的研究与临床。评估要坚持知识、临床和科研并举,引导医学院校教学注重知识、科研与临床、生产的深度融合。
运用自媒体评估载体 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估要借助自媒体,改进评估方法和信息传递,为教学人员及时改进、持续改进服务,助力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教学质量是衡量医学院校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评估是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评估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有助于医学院校把立德树人的工作落到实处,有助于医学院校为健康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 江苏泰州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