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晨
【摘要】五四运动是以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爱国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自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尽管国情和时代使命已经发生变化,但中国青年群体的重要作用是不变的。新时代青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对青年个人价值实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五四运动;新时代;青年;政治意识
自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以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昌盛的伟大转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档口,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阐述了青年和时代的本质关系:“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迈入新时代,中国在基本国情、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与五四时期相比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两个历史时期同样是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当代青年同五四时期的青年一样是新时代有担当有作为的重要群体。
一、五四时期青年政治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国情与自身休戚相关的现实因素
五四时期中国面临着封建主义复辟的内忧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外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各方面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帝国主义带给中国的恶劣影响使每一个青年都无法置身事外,对国家政治和民族兴亡的抗争就是自身存亡的唯一出路。同时,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复辟、官僚资本主义剥削的强压下,五四青年的使命感与民族责任感得以进一步增强。
(二)俄国十月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因素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青年看到了同样经济落后的俄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依靠无产阶级的团结力量,开创了崭新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初的传播使得青年志士认识到不能依靠军阀、帝国主义,以及具有妥协性的资产阶级,要依靠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激发了青年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三)五四先驱革命家的精神引导因素
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五四先驱满怀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在革命运动中,通过兴建学会、走上街头发表演讲、印制宣傳单等方式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为中国探寻新的出路。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五四先驱革命家在广大青年中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先进的青年学子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精神带领下,大胆与帝国主义和军阀反动势力抗争。
二、五四运动对培育新时代青年政治意识的启示
(一)传承“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激励青年个人价值的实现
五四运动展现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抗争精神,使中华民族意识到国家存亡、民族振兴决不能寄希望于侥幸和怜悯,必须依靠中国人民尤其是无产阶级的团结一致才能奋斗出光明的国家前途。同样,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也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自身的前途命运和价值实现同国家命运一样,不能寄希望于他人,要通过自身的奋斗实践。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新时代青年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重视对青年政治意识的培养,能够促进“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启发新时代青年认识“奋斗”的力量,依靠“奋斗”的力量,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珍惜新时代发展机遇,勇于担负时代使命,使得新时代青年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让青春之花在新时代充分绽放。
(二)构建充满活力的党员队伍,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关心和重视对中国青年的培养。回顾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共产党人,大部分是从青年时期就满怀爱国主义情怀和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并加入党组织,并且在党的事业发展中奋斗终身,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原因。重视新时代青年政治意识的培育,保证青年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主动学习党的理论,怀揣共产主义信念,积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保障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对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保障。
(三)高度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五四运动时期,一大批青年志士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历史档口挺身而出,由此产生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局面,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我国当前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任务,新时代青年也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新时代青年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五四精神,发挥青年力量,锤炼品德修为,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三、培育新时代青年政治意识的路径探析
(一)重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并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成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九个“首次”之一就是首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明确为一项根本制度。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发展性,新时代青年政治意识的培养必须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共产主义信念的确立,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政治事件,才能把握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掌握科学的理论,形成正确的意识,以此指导生活和实践,做有坚定政治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青年培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引导人们的个人目标符合社会目标,重在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个人的思想意识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主流地位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在引导青年树立政治意识的过程中,要通过话语引导使主流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对于舆论动向也要进行把握和纠正,以明确的政治立场宣讲党的政策和先进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大是大非面前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引导功能。
(三)注重发挥网络平台思想阵地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新时代青年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生活学习的重要平台,对于互联网思维风向的把握和建设也是培育青年政治意识的重要路径。要结合网络语言,以轻松、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让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使网络思想阵地“有声有色”,让新媒体有方向、有热度、有角度、有尺度、有高度、有力度、有深度,让马克思主义不仅在意识形态上占据主导地位,在网络媒体上也掌握话语权。
(四)注重青年党员的发展和考核工作
青年党员的选拔是为中国共产党注入新的力量,只有在思想上真正怀揣家国情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行动上真正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身,能够肩负社会主义重担的青年,才能在加入党组织后切实为党的事业奋斗。青年党员要更加注重思想上坚定信念,及时有效学习党的先进理论,行动上以党员身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党组织要注重对青年党员的考核,防止其中有思想惫懒的情况出现,加强对各学生党支部的培训和管理,以点盖面带动正在发展的积极分子,继而再到全体青年学生,实现党组织对青年政治意识的领导保障作用。
(五)善用典型教育法,营造红色文化的教育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营造红色文化的教育氛围,充分运用典型教育法,通过正面典型感染当代青年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具体鲜明的人物形象上,运用典型教育法,使得承载着先进红色文化的人物真正成为感染青年学子的立体形象。其次,红色文化与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相通的,要通过各种途径、形式使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最后,充分运用像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五四运动纪念日等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红色纪念活动。
总之,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青年人只有把握时代,披荆斩棘,拼搏奋斗,才能在实现人类进步、国家富强的大环境内实现美好人生的自我价值。当今青年将在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充当主力军角色,更应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主流意识、主流价值观。“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的中国青年的奋斗中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15-170.
[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7-190.
[4]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8-430.
[5]苏俊海.高校青年学生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党建与思政,2018:39-40.
[6]李大钊.李大钊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00-416.
[7]陆士桢,王志伟,刘庆帅.从五四运动一百年看青年与时代的关系[J].特别观察,2019,201(38):14-20.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9:1-318.
[9]佘双好,李斌雄.大学生政治新走向[J].青年研究,1994,7:33-37.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