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懿
当车子停在航站楼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一起下车送我。他们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要注意的事项,一边帮我拉行李。我母亲那时候一直担心我不会煮饭,所以将自己手写的最简易的菜谱,记了两大张纸,放在我托运行李的夹层。她不断告诉我煮稀饭要放多少水,干饭又是多少,炒蛋的火候和炒肉有什么区别。但毕竟是互联网时代了,其实她写的东西我终归是不会看的。我那时候毕竟年纪也大了几岁,较过去成熟一些,一面唯唯诺诺地答应,一面也没有真的太放在心上。
进国际航班入口的时候,送行止步。于是我的父母全都停在那里。父亲挥手和我告别,叮嘱我出发和到了的时候,记得给他发信息,确认平安。母亲倒是没有说什么离别的话,就一直念叨着衣服的增减,以及煮饭的事情。我是连声道好,而后就进去了。
很快办完登机手续,领了登机牌,坐在候机厅,盯着大屏幕上随机出现的信息。觉得这段时间的确难熬。一边想着漫长的候机怎么度过,一边看着窗外一架架飞机。
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发现自己少带了个电子设备,估计是当时放在父母那里了。于是我立刻转身返回,勉强说服了保安,保证愿意重新检查之后,终于得以出来。抱着仅有的一丝希望,想看看他们还在不在。
接下来的场景,让我惊呆了,原来他们都还在那里。当然没有挥手的姿势,而是坐在临侧的椅子上。
见到我,他们反而惊诧了。你爸爸说要等你起飞了,收到短信再回去,妈妈对我说。我其实心里觉得是没有必要的,两个老人家,头发都白了,我人都进去候机了,何至于做到这样的地步呢。但心里总归觉得,有一丝奇特的感觉,如果他们不在这里,我岂不是白白出来了么?我又为什么会觉得他们还在呢?我自己难道不知道已进去多时了么?这一丝希望从何而来?
想到这里,我突然有种感动以至于流泪的欲望。原来在我内心深处,我的父母一直和我同在,只要是在他们身边,我总会抱有希望。哪怕一丝一毫,都让我觉得他们没有离我而去。而事实也是如此。这种情感连结,居然成了我的第一反应,连我自己都没有细想,就自动地作出他们可能还在的判断。这种人的羁绊如此细微,难以察觉,但却借由生命中的吉光片羽,点滴积累而成,是小时候他们帮我盖的被子吗?是小时候他们和我去游乐园玩的时候吗?或者是我的中考高考,所谓的关键时刻?抑或是在我青春叛逆期争吵的陪伴?无论如何,他们一直在我的身边,是我最坚实的依靠,从未有过改变。从出生以至此刻,是他们伴我走过了一段段人生岁月,不论平顺还是曲折。
我不敢多说,也不敢多想,匆匆看了眼满头白发的他们,拿了东西,再次道别,转身重新入内。我的内心有一丝情愫,却总也诉说不明。是什么呢?父母对我的爱,和我对父母的信任,像是天然般,无需雕饰,一直存在彼此体内。我想起了夹层中母亲的纸片。那些多余的东西,其实那么有意义。我突然感到哽咽,天空中起落的飞机渐渐不明了起来。以至于在我眼中,航程几乎不存在,而彼岸也近在眼前。
(常朔摘自微信公众号“夜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