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欣然 勉丽娜 陈辉 马丽蓉 韩潇 杨微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学生营养状况不断改善,但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平衡、饮食不科学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肥胖和营养不良同时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1]。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营养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儿童少年时期是体格和智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2],同时也是最具可塑性的时期。通过开展营养相关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向学生普及营养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其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3]。为了解和掌握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相关知识和营养行为的现状,从而制定营养教育、营养干预策略进而改善辖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营养监测实施方案,东城区开展了2017年中小学生营养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 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三、四、五年级及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共计746人。
1.2 方法 采用PPS(规模比例抽样)、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第一阶段抽样单位为学校,第二阶段抽样单位的最小抽样单位为班级。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负责学校的随机抽取,区县CDC负责班级的随机抽取。共计发放746份问卷,回收746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采用北京市CDC统一下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饮食情况、营养知识和行为。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组织讲解填写方法,不记名自填,现场回收问卷,当场审核,回收问卷以班为单位封袋,上交北京市CDC统一数据录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了人群社会人口学基本情况;不同特征的饮食情况、饮食行为报告率及其差异等指标;同时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群体间各指标的差异。
1.4 指标定义 零食: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营养知识合格率:被调查人群中9道问题答对5题及以上的人数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比例。
2.1 一般情况 共计调查746人,其中,小学生460人(61.7%),初中生135人(18.1%),高中生151人(20.2%);男生391人(52.4%),女生355人(47.6%);汉族677人(90.8%),满族34人(4.6%),回族22人(2.9%),其他民族13人(1.8%);年龄范围为8~18岁,平均年龄(11.92±2.79)岁;寄宿生132人,占17.7%。
2.2 营养知识 9个营养学知识题目中“含蛋白质最丰富的食物是什么”与“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两个问题学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48,P>0.05;χ2=0.288,P>0.05),其他7个问题均呈现学段间显著性差异,除“学生营养日”知晓率小学生高于初高中生外,其余6个问题高中生知晓情况均高于小学生。性别比较中,只有“健康定义”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4,P<0.05),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其余8个问题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按能够答对9题中5题及以上者计入答题正确人,被调查者营养知识合格率为59.8%,知识知晓率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56,P<0.01),父母学历对学生营养知识有影响;学生营养知识情况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03,P<0.05),2017年与2015年监测数据比较正确率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χ2=1.241,P>0.05,表2)。此次调查全部答题得分折合为百分制,全部调查者得分平均值为55.27±22.98。
表1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营养调查营养知识分题目分析
479人(64.2%)认为自己现在的营养和食品安全知识一般;166人(22.3%)认为足够,101人(13.5%)认为不够。与2015年调查数据比较,认为自己营养和食品安全知识足够和一般的比例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4,P<0.05,表 3)。
2.3 饮食行为
2.3.1 早餐情况:567人(76.0%)每天都吃早饭,其中 307名(78.5%)男生每天都吃早餐,260名(73.2%)女生每天都吃早餐,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6,P=0.065);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每周7天都吃早餐的比例分别是88.5%、59.3%、53.0%,结果显示随着学段的升高,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在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85,P<0.01);父母的学历对学生早餐情况有显著性影响(χ2=52.311,P<0.01),父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每天吃早餐情况好;住宿生每天吃早餐情况不如走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72,P<0.01);与2015年监测数据比较,每日都能吃早餐的比例升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90,P>0.05,表4)。不是每天都吃早饭的学生中,不吃早饭的原因前三位的分别是:“周末睡懒觉时不吃”63人(35.4%)、“早上不饿/不想吃”50人(28.1%)、“没时间吃”42人(23.6%)。
表2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营养调查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3.2 剩饭情况:被调查学生中59.7%“偶尔剩”占首位,其次是“从不剩”占 32.7%,“经常剩”占7.6%。对各学段分别统计后小学生“从不剩饭”比例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19,P<0.01);对性别统计显示,女生经常剩饭的比例高于男生,男生从不剩饭比例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13,P<0.01);与2015年东城区监测数据比较,经常剩饭与偶尔剩饭情况降低,从不剩饭比率从23.5%提高到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25,P<0.01)。剩饭的主要原因中,前三位的分别是饭做多了(40.0%)、不喜欢吃这种食物(26.7%)、饭量小(15.1%,表 5)。
表3 2015年与2017年 “自觉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情况调查结果比较
表4 不同类型学生每天吃早餐情况
2.3.3 饮料使用情况:调查显示,被调查学生中156人(20.9%)不喝饮料;在常喝饮料的学生中,经常喝的饮料前三位分别是鲜榨果/蔬汁 173人(29.3%)、无碳酸含糖饮料161人(27.3%)、碳酸饮料(可乐等)90人(15.3%),11.7%的学生喝乳酸饮料。224人(30.0%)每周喝饮料次数大于等于4次,237人(31.8%)喝饮料的频率是每周1~3次;129人(17.3%)是每周不足1次。
2.3.4 零食使用情况:吃零食的同学中,经常吃的零食前三位的分别是水果(27.7%)、面包饼干类(15.7%)、奶制品(14.4%)、饮料(14.1%)。 被调查学生62.2%表示每天吃零食,2.9%的学生表示从不吃零食;在吃零食频率上,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2,P<0.01),随着学段增加,每天吃零食的学生减少;在吃零食频率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32,P>0.05);父母学历对吃零食频率也有影响,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2,P<0.05),父母学历均为大专以上的学生每日吃零食的频率高于父母学历低的学生,但父母学历高家庭学生从不吃零食的比例也高于低学历家庭学生(表6)。
表5 2017年营养调查平时吃饭剩饭情况
表6 2017年学生营养调查每周吃零食情况
3.1 调查发现,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存在学段别的差异,对需要更多知识基础的问题,高中生知晓率高于小学生,对于“营养日”这样的直接知识点,小学生知晓率高于高中生。这一调查结果与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调查结果相似,也进一步印证了小学生的依从性更高,简单的营养知识小学生更容易渗透[4]。营养知识宣教面对小学生要尽量简化知识要点,对中学生要与科普知识相结合,更具趣味与科学意义。2017年,22.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营养和食品安全知识足够,略高于2015年调查结果。提高营养知识水平可影响饮食态度,进而引导学生采取正确饮食行为[5]。有研究证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干预活动,可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转变态度和改善饮食行为[6-8]。
3.2 调查显示,被调查学生每日早餐率与该市西城、石景山区小学生每日早餐率相当[7,8],但作为健康行为,这一比例还很不乐观。学生每日早餐率受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父母学历水平高每日早餐率随之高;分析其影响因素,与2015年东城、密云区调查结果相似[9-11]。提示营养健康干预工作需要加强对吃早餐重要性的宣教,覆盖面要到达家长、学校教师和学生,全方位的提高自主意识,提升家庭早餐和学校早餐的质量也是提高每日早餐率的关键。
3.3 只有32.7%被调查学生表示“从不剩饭”,偏食挑食现象较普遍,年级越高,情况越突出,相对于2015年,2017年情况好转。较高的剩饭率不但浪费资源,而且会加剧营养摄入不足和摄入不均衡的发生。影响剩饭的因素多种多样,应找到本地区的关键控制点,开展干预工作[12]。
3.4 被调查中小学生每周喝饮料次数,相似于2013年北京市全市中小学生[13],且乳酸饮料被选择当作饮料的较少。适当、适时地食用零食可以为儿童少年提供部分能量和营养素,但不健康的零食则能增加肥胖等慢性病患病风险[14]。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中小学生经常吃的零食前三位是水果、面包饼干、奶制品,均为《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推荐的多吃零食。
综上所述,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综合干预活动要深入学校、家庭和学生,将知识简化,形象化教育依从性较高的小学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的认识影响学生的饮食习惯,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进学校等方式提高家长营养知识,增强健康饮食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