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晶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吉林 132022)
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比较常见,其发病比较迅速,而且病程也比较长[1],会导致临床病死率的增加。在临床症状中,胸骨后疼痛比较持续和强烈,在病程不断增加的影响下,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若想将预后效果提升上来,防止给患者带来强烈的疼痛,应加强有效护理干预。为此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对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对照组患者为45例,男女分别为25例、20例,最低年龄为43岁,最高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58.92±6.14)岁。干预组患者为45例,男女分别为22例、23例,最低年龄为45岁,最高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58.95±6.2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差异并不显著(P>0.05)。
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也就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行优质护理为干预组,具体来说:
1.2.1 心理护理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所承受的疼痛感比较强烈,所以诸多患者出现了负面情绪,加剧患者心肌缺血,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自信心。
1.2.2 生理护理
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结合医嘱,加强止痛药物干预,患者需卧床静养,所以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正确体位提供一定的帮助,在腰背部垫软枕,而且患者可以适当活动四肢,给予患者血液循环通畅性一定的保障[2]。此外,加强饮食干预,多食用蔬菜和水果,为肠道蠕动带来便利性,防止便秘的出现。
对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和观察,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结合本院自制调查问卷来进行,分数取值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x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在各项治疗指标水平对比方面,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水平对比(±s)
组别 n 卧床时间(d) 住院时间 (d) 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分)干预组 45 2.05±0.55 22.65±4.26 88.39±7.07对照组 45 4.14±0.77 31.65±5.18 75.36±8.36 t 14.381 9.851 8.098 P<0.05 <0.05 <0.05
干预组的护理总体满意为97.78%,对照组为84.44%,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来说,作为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老年人为高发人群,其发病趋势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对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临床症状中,主要包括胸骨疼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导致患者致死率比较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加强良好的护理干预,再搭配有效的药物治疗,从而在整体上为治疗效果助益。优质护理,强调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本次研究中,干预组各项治疗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以看出,优质护理,对于提高各项治疗指标水平、护理满意度等具有极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通过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和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将护理满意度提升上来,使良好的护患关系得以形成,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