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探究

2020-06-22 11:56倪嫣婷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2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鉴赏能力初中语文

倪嫣婷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纳入了较多的古诗词内容,在新课程教育标准的指引下,进一步对于学生知识及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在学生古诗词部分的学习期间,除掌握其中的知识内涵以外,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基于此,教师需加强对于这一能力培养的重视,以通过各个层面展开培养,以提高学生古诗词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进一步提升其古诗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鉴赏能力

引言:

古诗词在语文的教育选材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其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亦是学生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元素。因而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中则需加强对于这一知识的培养教授,使其了解其文化内涵的同时,得以掌握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使其素养得以有效培育与提升,促进其语文能力更为综合全面的发展。本文以部编版教材为例,介绍了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以促进学生这一能力的有效发展与提升。

一、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意义

在以往的古诗词教学期间,多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含义并背诵而展开教学的,而鉴赏能力的培养指导,则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的能力,促使其能够在鉴赏中逐渐拓展其古诗词的学习方法与方向,从而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1]。其次,古诗词的鉴赏指导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得以有效拓展和迁移,即不再局限于教材文本中古诗词的领会与掌握,而是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进一步拓展学习课外古诗词内容,从而实现能力的运用实际化,从而加强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古诗词的拓展与丰富。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以推动古诗词教学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学生素养的培育,促进其更为综合全面的学习并发展语文知识及能力。

二、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一)知人论世,主动了解

古诗词的学习如果单独作为一个个体进行阅读学习,则难以使得学生得以有效的理解,其文字具有丰富的内涵性,与现代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尽管将其翻译为现代语言形式,而如若不了解诗词的时代背景内容,亦是难以深入体会诗词的意蕴及情感表现。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应当在教学之前注重历史背景及作者相关知识的普及与介绍,为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以基本的学习铺垫,以通过对于时代背景环境的基本了解与掌握,进而初步推断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促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诗词内容,从而实现作品的有效鉴赏学习[2]。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将背景知识的拓展阅读交予学生,让其通过自身的努力,查阅相关资源,以了解所教授诗词中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等内容,并让其在课堂中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则组织小组分享讨论的形式为学生信息的交流创设平台,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亦能够实现诗词文化的丰富与积累。

(二)佳句妙言,美在其中

在古诗词的欣赏学习中,通常会有其中较为经典的句式或是突出体现其意境等字词,令人印象深刻,意犹未尽。在具体教学期间,教师可先行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诗词的内容,进而将其中的佳句妙言进行逐一品读,以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诗词美的领悟与掌握,加强学生诗词鉴赏的深刻性[3]。例如,在八年級《赤壁》中,在引导学生提炼并感悟文中的佳句时,则可先在课前将其作以介绍。通常情况下,古人是以从情境、语言以及表现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炼字琢句,进而以较为间接的词句基础上,融合情境元素表达词意。比如,《题李凝幽居》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敲”字的运用恰到好处,并非“推”能够体现出诗词中的意境。进而在学生领会了佳句妙言的特征基础上,进而引领学生寻找《赤壁》课文中的佳句妙言,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其中的“锁”则可视为“佳句”中的“妙言”,这一句式不仅融入了时代背景知识内容,且在表达上耐人寻味,具有情致。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引导学生感受句子的表达方式,体会其中“妙言”的意境与意蕴,使其能够更为深刻的领会其中的情感表达,以增强学生古诗词的领悟能力。

(三)放飞想象,感悟情感

在古诗词部分的教学中,除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之外,其重点更是在于学生性情的培养及情操的陶冶方面,以促使学生能够在想象中进一步欣赏古诗词,感受其中的诗词美以及情感美。古诗词的语言以精炼简洁为主要特征,其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诗人的生活以及情感思想[4]。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可以通过诵读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鉴赏学习,将其中描绘的景象与场景勾勒于学生的脑海中,并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形成具体的画面,期间,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的逻辑性,如由物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等,以使其能够更为精准的把握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元素。例如,在《天净沙·秋思》中,则运用了数个名词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描绘了诗人的漂泊羁旅的凄苦情感,其中,“断肠人在天涯”更是点名了诗词的主旨,进一步增添了前文的情感色彩。在这一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则需引导学生将其中的名词事物加以关注,进而引导学生在其描绘下构想为一幅诗画景象,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内容。再如,《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可引导学生据此展开想象,联想塞外开阔壮观的落日图,以促使其感受诗人描绘的孤寂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语言文字中与想象的结合而深化情感的体验,对于诗词的鉴赏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文化传统与发扬的体现,亦是有助于学生文化及审美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使其能够逐渐通过自身的能力品鉴诗词中的意境美,学习其中优秀的精神品质,丰富其文学积累。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部分的教学期间,亦需要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从多个方面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以促使学生的这一能力得以有效培育,提高其古诗词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青青. 关于初中语文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教学实践分析[J]. 中外交流,2019,026(037):388-389.

[2]陈艳艳.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

[3]汪元丽.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20,000(002):142.

[4]姚金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7,000(012):P.37-37.

(作者单位: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学校路分校)

猜你喜欢
古诗词鉴赏鉴赏能力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小学美术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古诗词鉴赏渗透当代写作的探讨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
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