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教学设计方案

2020-06-22 10:52李庆
读天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护理模式能力

李庆

摘 要:当代的医学模式由简单的生物模式转变为以系统化整体护理为核心的生物-心理-社會和谐统一的新模式。为了跟上当代医学工作的要求,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强化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护理模式;社会适应;能力

一、 指导思想:讲解慢阻性肺疾病的定义以及教学意义

(一)慢阻性肺疾病的定义

①出现频率较高,特点是持续气流受限,可以预防和治疗。②气流在体内受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者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加强”有关系。③“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对病患自身的整体疾病的发展程度产生影响。 ④慢阻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疾病。

(二)教学意义

参照教学课本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慢阻性肺疾病的多项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掌握改善肺疾病的各项护理措施。

(二)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展示及教师讲解让同学明白慢阻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

(三)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展示及教师讲解明白如何鉴别慢阻性肺疾病。

(四)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展示及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慢阻性肺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 吸烟,吸烟在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吸烟习惯的人得慢阻性肺疾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高二到八倍,吸烟史越长、吸烟的量越大,得病的概率就会越高。烟草中包含的有害物质会损伤体内上皮细胞,造成纤毛运动出现障碍,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出现下降,支气管黏液腺出现增生和肥大,杯状细胞出现增生和肥大,分泌的黏液变多,气道的净化功能下滑,还会使氧自由基变多,诱发中性粒细胞开释大量蛋白酶,对肺弹性纤维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肺气肿的出现。

2. 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与有害粉尘和物质接触的时间过长或者浓度过高都会造成COPD的发生。

3. 空气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气体及微小颗粒物会损害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开始下降,分泌过多的黏液,为细菌感染创造有利环境。

4.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会破坏组织结构,出现肺气肿,有害气体和物质的吸入会造成蛋白酶的活性增大,抗蛋白酶的缺失和灭活增强。

5. 氧化应激增加,氧化物会对许多生化大分子造成破坏,使细胞功能出现障碍或者导致细胞的死亡。

三、 教学重点:COPD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

(一)慢阻性肺疾病的概念

特征为持续气流受限,可以预防和治疗,气流受限的情况进行性发展,不能够完全可逆,肺的各项功能呈进行性减退,这是肺对有害气体产生的异常炎症反应。

(二)慢阻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

1. 症状

慢阻性肺疾病的起病非常不明显,该病的首发症状一般为病患出现咳嗽;标志性症状是患者感到胸闷气短或者呼吸艰难;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咳痰,疾病晚期的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以及精神萎靡,合并感染后患者会有咳血痰的现象。

2. 体征

早期慢阻性肺疾病的发病体征不明显,随着疾病在体内的发展,一般会出现下列特征:

视诊及触诊:患者的胸廓前侧径及后侧径增大、呈现出圆桶的形状,出现气肿胸;患者呼吸浅、频率快,严重的用缩唇呼吸法来增加呼气量;呼吸困难的时候将座位向前倾;可能会出现黏膜和皮肤呈紫青色改变,有右心衰病史的患者还会出现下肢水肿、肝脏器官变大的情况。

叩诊:心浊音界出现缩小,肺肝界出现降低,肺叩诊可能呈现过度的清音。

听诊:双肺的呼吸音可能会减弱降低,呼气时间出现延长,患者在平静的呼吸时可以明显听到干性啰音,双肺底部或者其他肺野可以明显听到湿性啰音;听到的心音遥远,剑突部的心音较为清晰响亮。

3. 病史

慢阻性肺疾病的患病过程有下列几个方面:吸烟习惯、家族遗传、职业原因或者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存在接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史;大部分会在中年之后发病,处于秋冬寒冷的季节。

(三)诊断标准

综合分析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肺功能各项检查,再确定。

医生要严格根据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肺功能检查进行判断。

(四)COPD的治疗

1. 稳定期治疗

医生要让病患熟悉COPD的基础病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治疗能力,掌握如何控制病情。减轻职业原因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服用支气管舒张类的药品和祛痰药,缓解病情;可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但是不建议长期使用;进行生理肌肉训练等康复治疗。进行核酪、胸腺素、注射流感疫苗、注射肺炎疫苗等调节医治;长期在家中氧疗。

2. 急性加重期治疗

使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以及糖皮质激素等,使用机械通气、祛痰药,进行并发症治疗等方法。

四、 教学难点:COPD的护理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痰的颜色、多少、味道、质地;观察患者咳嗽的时间长短、频率高低、程度大小;记录患者呼吸的节奏、意识及皮肤发绀状态。让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的事物,食物要容易咀嚼、容易吞咽,做到少量多次的饮食,避免进食豆类等产气食品。护理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氧疗和药物治疗。

呼吸训练:训练腹式呼吸,强化患者膈肌运动,训练深缓呼吸,增强患者肺泡的通气量;训练缩唇呼气,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

医疗体育:可以适当进行气功、太极拳、呼吸操、行走以及爬楼梯的训练,提高患者的耐力,锻炼肺部功能。

五、 课堂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向同学讲解慢阻性肺疾病的概念。

2. 讲解病因和发病机制、病例以及病理生理。

3. 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

4. 讲解鉴别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法,让学生熟知。

5. 教师讲解和演示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让学生掌握改善症状的各项护理措施。

6. 学生自主消化定义,对于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

7. 教师组织开展情景活动,模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以及治疗情景。

8. 课堂总结。

9. 布置作业。

参考文献:

[1]陈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1).

[2]李玉兰.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状况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25).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护理模式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探讨
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