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分层练习之我见

2020-06-22 07:48李海宁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本文以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为例,针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思维、“一刀切”等问题,提出农村小学数学分层练习设计的必要性及原则,认为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分层练习时应对学生、对作业进行分层,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分层练习题库,构建合适的评价方式,适当地给学生设计分层练习的机会。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教学 分层练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A-0135-02

课堂练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小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具有重要作用,对教师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重难点、分析易错点非常关键。我市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受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学生素质整体偏低、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不够专业等,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始终无法有效提高。分层是当前课堂练习设计的主要思路,笔者结合素质教育要求与新课改理念,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分层练习提高课堂效率的时间进行研究,以期给一线教育者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素养的提升。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存在的問题

传统教学模式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影响仍非常深刻,他们无法找到设计课堂练习的有效方式,导致学生陷入“题海战术”当中。当前,我市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数量轻质量。不少教师仍采用“题海战术”设计练习,希望学生通过数量庞大、机械重复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但是,题量太多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从而对练习失去兴趣,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1]。

(二)重形式轻思维。数量庞大的练习看上去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充满了关心,学生认真完成练习,看起来学习非常积极。但是这些练习只不过是走形式,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明显不足。有的题目直接套公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无半点帮助。

(三)“一刀切”的练习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每名学生的认知能力都存在差异,教师对他们提出相同的要求,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在“一刀切”模式下,学生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学优生“吃不饱”,潜力生“吃不了”,严重挫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农村小学数学分层练习设计的必要性及原则

(一)分层练习设计的必要性

分层设计练习不仅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也对发展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当前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农村小学生数学分层练习设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设计分层练习是新课改的要求。“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所以教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设计作业,而应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2]。其次,设计分层练习能有效提高每名学生的数学能力。每个层次学生的作业都不同,符合各层次学生的兴趣点。这种更有针对性的练习方式,能让每个层次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后,设计分层练习能更充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分层后,相应层次的学生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解决每道题,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二)分层练习应遵循的五大原则

笔者认为,要想分层练习在小学生数学课堂中更好地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设计分层练习应该遵循下面五大原则:第一,趣味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设计分层练习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点,激发学生积极完成练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差异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分层练习时注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与之对应的练习。第三,实践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分层练习时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出发,着重指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决。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充分理解了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还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第四,研究性原则。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内容不仅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而且是富有挑战性的[3]。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对生活或数学现象进行观察、猜测和推理,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五,层次性原则。新课改要求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层,然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提高。

三、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策略

(一)学生分层和练习分层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因素,通过课堂教学、日常观察、检测考核,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后,按教学目标要求,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是学习优秀的学生,B层是学习中等的学生,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课堂练习,分别是: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这些练习先易后难,教师引导学生先独立完成基础练习,再做综合练习,最后做拓展练习。教师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练习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要求所有学生会做基础练习,B层次的学生不仅要会做基础练习,还要会做综合练习,A层次的学生要能够解出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练习的答案可以通过学生口头回答、实物展示、教学课件展示等方式呈现。教师对较多学生做错的练习进行分析讲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二)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分层练习题库

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相关练习资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练习,设计出适合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分层练习题库。

例如,在设计“平行四边形”这一节课的课堂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A、B、C三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搜集不同层次的练习。对于A层次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题目,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知识与技能。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巩固基础知识之类的作业,让学生不断夯实自己的学习基础。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只要设计一些基础性题目即可,如“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它们有什么特点?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如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求”等。题库建立之后,教师就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选择相应的题目,让练习更有针对性。

(三)构建适合农村小学数学分层练习考核的评价方式

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教师评价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严格要求A层次的学生,对B、C层次的学生适当放宽要求。教师可以统计平时课堂测验结果,对各层次学生进行评比奖励;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给学生相应的评分或给学生“星星”,从而让学生之间相互对比、激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继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学生完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后,教师可以根据每个组学生完成分层练习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星星”奖励。这样一来,不仅激发学生自主加入分层练习行列中,而且让他们对这种分层练习的方式更感兴趣,从而喜欢上数学课。除了平时的即时评价,教师在期中和期末还要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阶段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并提升学习效果。

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强调学生在评价环节中的参与性。分层练习背景下的学生自我评价,要求每个层次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较清晰的认识,运用分层评价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学生的评价更客观,而且评价过程更具趣味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以往评价过程中未曾有过的乐趣。

(四)应给学生适当的设计分层练习的机会

教师如果能在设计分层练习时,将设计的权力适当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设计分层练习过程——每个层次的学生给其他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学生为了设计出优质的练习而努力预习和听课,而且这种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方式让学生更喜欢做练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设计分层练习,还了解了练习与预习、复习之间的联系。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教育教学问题很多。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探究并运用分层练习的方式,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缩小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农村小学生也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时代在不断发展,分层练习的设计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这一切对小学数学教师都是严峻的考验,教师自身应该加强学习并提高技能,最终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发挥更有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斌梁.“先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型研究与实践——以《梯形的面積》为例谈“规则学习”新授课的范式构建[J].小学教学参考,2013(26)

[2]赵瑾.分层作业 体验成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梯度练习的实践[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6)

[3]董健.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优化策略——新授课与复习课练习设计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29)

[4]魏权.顺应孩子天性设计数学课堂 适应课堂生成提高课堂效率——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高效课堂实践剪辑[J].学周刊,2016(26)

作者简介:李海宁(1980— ),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