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苏
初中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也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两者之间看似没有太多联系,平时的教研活动也都是各自举行,没有什么交集。如果把两个学科的教研活动放在一起举行,共同研讨一个主题,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作为区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笔者联合数学学科教研员,共同举办了一次全市初中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跨学科教研活动,给教师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 跨界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
本次活动是一次全市范围的初中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学科的联合跨学科教研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当信息技术遇到数学——统计图表的教学。之所以定这个主题,是因为在七年级信息技术和数学教材中都有和图表相关的内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活动的内容是分别由一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和一位初中数学教师执教公开课,听课的教师是来自全市各区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和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师,课后大家进行交流和研讨。两节课的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 跨界教研活动的教学片段
两位教师先后执教本学科的公开课,对听课教师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教研活动体验,很多数学教师可能是第一次走进机房听一节完整的信息技术课,同样,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也是第一次坐进数学课堂听课。同时,听课教师也带着一种好奇和思考:主题相近的内容在信息技术和数学的课堂上是如何教学的呢?下面节选几个教学片段,将这两节课进行对比分析。
1.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的教学片段如下页表2所示。
对比分析:在导入环节两位教师都创设了一定的情境,信息技术教师从一个案例讲起,谷歌十分精准地预测了美国流感的趋势,其图表几乎和美国国家疾控中心预测的一致,由此引入学习主题——数据图表的制作和分析。数学教师首先呈现了第2到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情况的文字信息,再从大量的文字信息中抽取出关键数据形成表格,体验表格在处理数据信息时的优势和特点,文字和表格的强烈对比给学生带来非常直观而深刻的印象。
2.新授环节
新授环节的教学片段如表3所示。
对比分析:在讲授新知环节,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广播软件进行演示教学,重点介绍如何借助图表向导完成折线图的制作,掌握统计图表制作的基本方法。数学教师在这一环节重点介绍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统计表的组成和功能,为后续过渡到统计图做好准备。
3.探究环节
探究环节的教学片段如下页表4所示。
对比分析:在合作探究环节,信息技术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图表的制作方法以及引导学生选用恰当的图表类型来表达不同形式的数据,学生通过三个任务掌握柱形图、饼图和折线图的制作方法,对图表制作的原理没有涉及。数学教师重点关注的是扇形统计图,活动二是认识扇形统计图,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串理解扇形统计图制作的原理,为活动三绘制扇形统计图做好铺垫,学生通过认识和绘制扇形统计图进一步理解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
从几个教学片段以及整堂课来看,虽然两节课的内容都与统计图有关,但两位教师的视角不同:信息技术教师侧重于应用,学生掌握WPS表格软件制作图表的方法,并会用这个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工具特性;数学教师侧重于原(数)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把统计表的数据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并掌握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 跨学科教研活动所引发的思考
听课之后教师们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大家认为这是一次很特别的教研活动,可以站在其他学科的视角来审视本学科的教学,对自己的教学会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例如,有的数学教师提出,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将借助WPS表格软件制作的扇形统计图,与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制作的扇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提出,可以把数学的思想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还有的教师认为,数学教师课堂上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其实相当于计算机制作统计图的算法。大家普遍认为,学科之间应该进一步加强交流和融合,下面是笔者站在信息技术教师的角度进行的几点思考。
1.关于跨学科思维
信息技术和数学有很深的渊源,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艾伦·图灵本身就是一位数学家。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在教学内容上也有不少联系,如上文提到的统计图表,以及与程序设计相关的流程图等,都是跨学科的主题内容。在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计算思维的培养方面,数学学科也有相关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学科的跨界和融合,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关注的,例如,近几年,STEAM课程教学理念风靡全球,也逐步走进了国内的中小学校园,它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领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很多学校的STEAM课程都是由信息技术教师负责组织和实施,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跨界思维,了解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并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有效地落实STEAM课程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多元综合能力。
2.关于拓展学科视野
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仅仅关注本学科的知识,还应该适当跳出学科范围,拓展学科的技术视野、人文视野、生活视野、社会视野等。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与学科相关的前沿知识和成果,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探讨技术、能源、材料、环境和生命等话题,思考信息技术发展的人学逻辑等。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开阔眼界,才能登高望远,拥有大视野的教学智慧,才能培养出眼界开阔的创新型人才。
3.关于跨学科听课
听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通常会选择听本学科的课来取长补短,一些好的教学设计、经验或做法可以直接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其实教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应该经常跨学科听课,多听一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学习他们教学的设计、课堂的驾驭、節奏的把握、临场的应变等。学习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智慧,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对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