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萍
群文阅读不同于以往的讲读和自读,而是一种诸方面能力训练、提升的阅读。如苏教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是围绕“青春”这一话题选材、编排的。其选取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食指的《相信未来》、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以及张洁的《我的四季》。这些文章的作者的身份、所在时代不同,作品的体裁不同;但是这些文章的主题大方向却是一致的,是从不同角度、层面表达对“青春”的认识和理解的。在这样的专题学习中,以往多是一篇一篇的教学;专题学习之后,有老师可能会对这一专题的主题、写作技法等进行一下整理和归纳。如果我们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对两篇或者多篇文章进行整合学习,学生可能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那么,如何有效运行群文阅读教学呢?
一、注重语言比较,提升学生语言习得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是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建构和运用语言,能够在语文学习与实践中有效运用语言。如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言实词、虚词是教学的重点。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四的第一专题中有《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两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这两篇文言文的字词为一个群文阅读的议题,将文言文当中的一些古今通用的词汇、常用的实词、虚词等提出来,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去解决这些问题,并思考如何确定是否是古今异义词,如何落实重要实词的含义等。之后,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过”与“是谁之过与”“且尔言过矣”的意思进行比较,再举出“过屠门而大嚼”、“不迁怒不贰过”、“一日,大母过余焉”等句子,让学生进行文段或者句子的群文阅读,进行比较与积累,不仅增强学生对重要实词“过”的理解,还能促成学生掌握理解实词含义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如在《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所在专题学习中,我们再提供如王安石的《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齐宣王见孟子》等文章,让学生课前就几篇文章中的语言现象进行选点探讨,让他们发挥团队的力量,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拟定的文言文知识点进行交流探讨。在课堂教学反馈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重点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以读写的方式对这些词汇加深记忆,让学生可以对文言文词汇进行建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探寻写作艺术,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是一种艺术能力,在音乐、美术领域不断运用和呈现,阅读学习也需要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散文体裁的文章,描写荷塘月色的美丽,作者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一下荷塘月色的美景,并在景与情的探究中感受作者的写作艺术。之后可以选一些描写荷花或者月色的古诗词,
如王昌龄的《越女》:“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李商隐的《荷花》:“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将这些作为一个议题,让学生理解朱自清借这些景物表达的那种沉闷忧伤的心情,感受王昌龄笔下荷塘玩耍少妇的纯洁天真、柔情脉脉,体会李商隐笔下多情少妇的相聚的欢愉与即将离别的隐隐忧伤。此外,我们还可以选取叶圣陶的散文《荷花》进行比较阅读,从语言的表达、描写手法的运用,以及情感等方面去分析探讨,从而将学生的语言鉴赏审美能力提升上来。
三、比较人文情韵,提升文化感受力
中华文化历经沧桑而不衰竭,其中的原因就是它所包含的巨大魅力值得所有人去挖掘,去感受它的气息。语文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结合体,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是人文情感的学习和滋养,群文阅读中学生可以领悟到中华文明、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群文阅读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中华文化可以在新时代的学生中传承下去。
例如,在教学古诗词《虞美人》《声声慢》《蝶恋花》时,教师可以“词风”为一个议题,不是让学生仅仅局限于背诵这些词,而是让他们去体会这些古诗词当中包含的文化。教师以“词风”为阅读教学的议题,利用群文阅读,让学生搜集关于这种风格的词或者对作者的生平进行一定的了解。比如《虞美人》的作者李煜,他是“词中之帝”,他的词风呈现了个人丰富的情感,为了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位伟大的词人进行一定的了解,也就是体会那个时代政治文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从而看到不同的词风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可以从中认识中华文化,体会这些词包含的文化魅力,让学生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在现代文学习中,教师可以将老舍的《想北平》和郁达夫《江南的冬景》等文章组成群文,让学生从写作的背景、写作的意图等层面去确立议题,探寻这些作品中流露出的共同的人文思想和情韵。
在群文阅读教学的推进中,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认识,增强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能力。在教材文本的专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就某一篇文章的某个点,或者几个点进行学习和把握,让学生体悟和感受散文中的语言运用、议论散文中的哲思表达等。然后,再提供其他一些相关的文章给学生阅读。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就一个作家的多篇作品进行群文阅读。如史铁生的文章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我们在《我与地坛》的学习中,可以将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提供给学生组成群文,如《命若琴弦》《老海棠树》《秋天的怀念》《想念地坛》等,让学生从语言的使用、作者情感表达的技巧,以及文章传递的如身残志坚、母亲伟大、生命生存的价值等角度确立议题进行阅读探究。再如我们学习林清玄《可以预约的雪》的时候感受到其哲理散文的精妙,也可以将其与《常春藤》《月到天心》《云在青天水在瓶》等組成群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交流。
总之,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要语文教师加强研究和利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提高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习得质量,就能促成学生语文审美鉴赏与文学感悟能力的形成,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2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