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

2020-06-22 03:56:22贺建清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贺建清

(宜春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一、文献综述

关于校长教学领导力与教师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关系的研究目前尚未发现相关文献,已有研究主要是关注校长整体领导行为与教师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关系.Fast(1964)的研究表明,校长的实际关心体谅与教师的满意度呈正向关;Kohan和Alan R.(1989)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所不同的是,建立结构行为对教师满意度的影响不一致.相反,也有研究表明校长的领导行为风格与教师的工作满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Heller和H.William,1993)[1].按照研究方法划分,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将领导行为、教师工作满意度两变量进行相关分析或者采用传统的一般线性回归方程的方法研究领导行为和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如采用他评(教师感知领导行为)的方式对校长领导行为与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研究,如张忠山、吴志宏(2001);孙锦明、王健(2008).其二是把领导行为看成第二层变量,运用高阶统计方法HLM多层线性模型研究,即第二层变量对第一层变量(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典型代表为邝宏达(2011).至于校长领导行为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也有相关研究,Maslach等学者从转变学校领导方式的角度研究了学校领导与教师倦怠的相关性.斯科瓦布等学者指出学校领导者对引发教师倦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当教师个体感觉到自我能在教学中具有较高自由度和自主权的时候,并且校领导能够鼓励教师的合作,给予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等环境下明显减轻教师职业倦怠.

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专门针对校长教学领导力与教师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较少,且没有考虑教学效能感、工作压力的中介效应,以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以教学效能感、工作压力为中介变量,社会支持为调节变量,中小学在校长教学领导力为自变量,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考察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的影响.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8年5至8月对中小学教师(与部分校长也进行了交流)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我们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宜春市25所中小学1301名教师进行访谈,并填写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43份 (其中,中学教师的调查问卷638份,小学教师调查问卷305份).调查内容:①校长教学领导力,包括明确与交流教学目标能力、指导教学能力、督导与评价教学能力、监督学生学习能力、激励学生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激励教师能力七个指标(采用教师对本校校长评价的结论);②教师工作满意度,包括内在满意度和外在满意度两个指标;③教师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去个性化三个指标;④教师工作压力、教学效能感以及社会支持感指标,上述所有量表采用5点量表法;⑤此外,还开发了开放性题型,如教师的性别、职称、学历、教龄、学校特征等.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下表.

表1 变量说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三、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以教师工作满意度为因变量,校长教学领导力为自变量,教师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学校特征为控制变量,教学效能感、教师工作压力为中介变量,社会支持为调节变量,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从回归结果来看,控制变量教师性别对教师外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度施加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女性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男性教师.教师学历、职称、教龄都是影响教师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学历越高、职称越高,教师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越高;教龄越长,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外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也越高.

自变量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校长教学领导力越强,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越高.中介变量教学效能感也是影响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的显著因子,教学效能感强的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也越高;工作压力对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外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工作压力越大,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外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越低.调节变量社会支持对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外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社会支持越高,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外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度越高.

从交互项来看,校长教学领导力与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对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校长教学领导力越强,社会支持越高,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将显著提升.

表2 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回归结果

四、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以教师职业倦怠为因变量,校长教学领导力为自变量,教师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学校特征为控制变量,教学效能感、教师工作压力为中介变量,社会支持为调节变量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一)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情绪衰竭的影响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控制变量教龄对教师情绪衰竭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教龄越长,教师情绪衰竭越严重.自变量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情绪衰竭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增强,可以减缓教师的情绪衰竭.中介变量工作压力对教师情绪衰竭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工作压力加剧了教师的情绪衰竭.调节变量社会支持对教师情绪衰竭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社会支持度越高,教师情绪衰竭减弱.教学效能感与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交互项对教师情绪衰竭有正面影响.

(二)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低成就感的影响

控制变量学历对教师低成就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学历越高,教师低成就感越严重;教龄和学校特征也是影响教师低成就感的显著因素,教龄越长,教师低成就感越严重;重点学校的教师,由于教师之间竞争激烈,成就感显著降低.职称对教师低成就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职称晋升可以显著减缓教师低成就感.工作压力与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交互项、社会支持与校长教学领导力的交互项均对教师低成就感有正面影响.

表3 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回归结果

(三)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去个性化的影响

控制变量学历对教师去个性化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学历越高,教师去个性化倾向减弱;教龄也是影响教师去个性化的显著因素,教龄越长,教师去个性化倾向明显减弱.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去个性化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校长教学领导力越强,教师去个性化倾向得到有效抑制.教学效能感与社会支持也是影响教师去个性化的显著因素,教学效能感越强、社会支持度越高,教师去个性化倾向明显减弱,但工作压力显著地加剧了教师去个性化倾向.

(四)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控制变量学校特征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的正面影响,重点学校的教师职业倦怠加剧.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校长教学领导力越强,教师职业倦怠感降低.调节变量社会支持也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因素,社会支持度越高,教师职业倦怠感减弱,而中介变量工作压力加剧了教师职业倦怠感.

五、研究结论

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校长教学领导力越强,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和总体工作满意越高.校长教学领导力与社会支持的交互项对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校长教学领导力越强、社会支持越高,教师内在工作满意度将显著提升.

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情绪衰竭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即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增强,可以减缓教师的情绪衰竭;对教师去个性化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校长教学领导力越强,教师去个性化倾向得到有效抑制.总体来看,校长教学领导力具有减缓教师职业倦怠效应,校长教学领导力越强,教师职业倦怠感降低.

教学领导力是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首要能力、核心要素,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了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具有显著影响,因此,要全面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

首先,中小学校长应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关注自身领导行为的诚信、公正、正直,倡导和力行道德领导;其次,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强化校长的专业发展,突出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服务者"或"协调者"的角色,善于、乐于、精于处理学校管理事务;再次,推行分布式的领导,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伙伴关系,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