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政”要求下的舆情引导难点和应对之道

2020-06-22 03:29杨亚初杨正弘
传媒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舆情关键舆论

文_杨亚初 杨正弘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迅猛爆发,一下把湖北武汉推向舆论漩涡。2020年1月26日晚,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1.26”新闻发布会),省、市两级主要领导出面回应社会关注并予现场直播。伴随着“痛心、内疚、自责”“500多万人离开了这座城市”“市长戴口罩开发布会”等纷纷登上微博热搜,各大新闻APP、微信朋友圈热议刷屏,在全网快速引爆了舆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显政”,“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对坚定全社会信心、战胜疫情至为关键。”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各级党委政府必然要将群众安危与生命健康置于首位,在摸清底数的前提下,以“及时准确、公开透明”为原则做好新闻发布,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而主流媒体更是责无旁贷,需深入研究政务新闻发布所面临的舆情引导难点,着力破解其路径局限,全面提升传播效果。

“关键的人”可能导致的多极舆情困境

在政府部门应急处置重大突发公共性事件的过程中,在关键时刻安排“关键的人”出面解开问题症结、回应公众疑问,极其必要,须正确做好这一道必考题。“关键的人”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新闻发言人”,一般指各地方、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也可能为主体当事人,其身份、权限及应对处置能力决定了新闻发布会的“量级”,密切关联着舆情的走向。

在疫情大考中,“显政”不仅体现为一种治理能力,更体现为一种责任担当,要求政务公开全程透明,且“广而告之”,广泛开展宣传发动。政府部门举办新闻发布会,不光要讲正面举措,还要正视严峻形势,主动曝光难题,聚光灯下“关键的人”的每一个回应需经得起公众检阅和事实考验。

然而,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官民对话渠道并不通畅,部分官员习惯于“作秀摆架子”,其新闻发布常出现话语失位、话题跑偏,导致舆情陷入多极困境。

舆情困境一:一锤定音的“首因效应”。政府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旨在利用“黄金通道”发出权威“第一信源”。但在全媒体时代,公众接触信息的手段方式更为多样,民间舆论场日益壮大,易出现一锤定音的“首因效应”。“首因效应”(Prim acy Effect),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而“关键的人”给受众造成的印象又是极其鲜明牢固的,影响着舆情的走向。

舆情困境二:难以纠改的“金鱼缸效应”。“‘金鱼缸效应’通常借指提高制度和管理的透明度不仅能够准确地发现问题,也能够增加民众信任感。”[1]以“显政”为要求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方面从多维度倒逼信息的全方位公开,另一方面也要求主动曝光隐形问题。

舆情困境三:势不可挡的“圈层效应”。重大突发公共性事件的舆情变化,呈现“圈层化”动态传播特征,易造成不同主体对话缺失、淹没深度理性思考和公共舆论场中的群体霸凌态势。“后真相”时代,受众更加注重情感的宣泄而非事实的表达,更倾向于跟随网络舆论领袖的意见。自媒体向深度解读方向发展,激发了公共内容消费认知的多层次转变;移动短视频成为新兴内容的承载方式,加速了舆论阵地的漂移;社会舆情聚焦“关键的人”,往往超过关注事件本身。而部分网媒尤其擅长利用公众的信息盲点大做文章,使人产生身临其境式的忧虑焦虑,谋求实现群体影响力在公共场域“变现”为话语权。

“关键的人”可能导致的多极舆情困境,还体现为集群效应、极化效应、边际效应、长尾效应等。当部分负面舆情引发公众共鸣或产生重大影响时,便通过互联网信息分发过程中产生的“过滤气泡”和“信息茧房”予以放大扩散。

张雪汀制图

“关键的下半场”孕育的舆情变量

重大突发公共性事件的应急舆情处置至关重要,新闻发布需高度重视“关键的下半场”主导作用,精心谋划积极应对,从场内延伸至场外,从点到面自浅入深,舆情引导体现全程、全方位。“关键的下半场”开放式提问多,应急变动性强,现场回应问题要求更高,发布工作一旦出现不到位,就会给舆情引导带来诸多不可控变量。

变量一:开放式提问可能“被设计”。“被设计”具有“双刃剑”效应,其背后体现着各方为争抢舆情主导权而展开的博弈。与闭合式提问不同,开放式提问限制较少,通过话题引导,力推新闻发布更透明、更充分、更接近事实真相。应当说,尖锐而有深度的问题有助于新闻发布人的自由敞开发挥,也有利于发布更透彻。如2003年“非典”期间的央视《面对面》系列专访确实引发了现象级传播效应,今年也出现了因“全程脱稿”对话白岩松而上热搜的明星市长。在应急舆情处置过程中,开放式提问“被设计”也可能取得正向效果,但前提条件是发布人需做足功课并具备过硬的应对水平。

变量二:场外新闻延伸可能“出状况”。“出状况”既可能源自新闻发布与事实真相“不对板”,也可能因“信不信”等低级错误导致舆情出现变量。新闻发布会仅仅是提供了新闻由头,场外舆情“溢出效应”更为显著。黄冈卫健委原负责人被央视曝光“一问三不知”就是一例。

变量三:通稿化发布可能“无用功”。在应急舆情处置过程中,若按惯性思维追求新闻发布“通稿化”,极易陷入“报喜不报忧”的传播定势。在全媒体“显微镜”下,新闻发布人已不可避免地成为“透明人”,理应在热点事件上做到不失声、不缺位,回应得越及时,表达得越诚恳,就越能压缩谣言生存的空间。“1.26”新闻发布会之后,全国各地的疫情发布越来越及时,从数千万网友“云监工”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到国家权威机构每日动态发布疫情防控措施,透明度明显提升,针对性大为增强。

主流媒体加强新闻发布舆情引导的应对之道

伴随着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作为“官宣”主渠道的新闻发布会不断完善优化,努力发挥应有作用,避免沦为“作秀”平台。在强化“显政”要求下,应急舆情处置日益重要,要求也越来越高,主流媒体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破解由“关键的人”“关键的后半场”两大变量函数构成的关系式,通过筑稳舆情坐标、抢占舆情主场,使之成为主流媒体主阵地建设的“新增量”。

一是强“四力”,筑稳舆情坐标。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定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实现主流媒体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主流媒体以强“四力”稳实舆情基本面,需深度介入新闻发布运行全流程,以强化“显政”为要求,做好舆情引导处置的每一道必考题。

二是强“融合”,抢占舆情主场。在重大突发公共性事件中,主流媒体需牢居舆论引导的主阵地,以打造“四全媒体”为目标,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时段的舆情发布网络体系,打好新闻宣传的主动战,彰显“显政”效果。

首先,牢牢占据舆论场先发“C位”。主流媒体应通过早衔接、早介入,与新闻发布方共建体系完备、上下贯通的舆情应急机制,全面防控负面变量。“电视问政”曾极大推动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如今主流媒体更应当善用多元媒介,立足受众舆论需求重构舆论话语,以网红化思维、多样化呈现、立体化表达落实“显政”要求。

其次,着力提升融合传播的“时度效”。在应急处置重大突发公共性事件过程中,主流媒体应牢牢把握“关键的人”与“关键的后半场”两个舆情变量,在移动端开设第一时间滚动发布的“直播间”,创建可视化图表、沉浸式场景,对应设置“辟谣区”,做强短视频等契合当下网民移动化、碎片化、快节奏的阅读模式,推出“实时地图”“健康码”等大数据产品,新闻发布体现全程关注、全息导控、全员覆盖、全效传播,全方位提升舆情的正向指数。

如今全国各地的疫情发布越来越及时透明,信息传播与防控进展同步实施,不断汇聚战“疫”力量。面对舆论格局深度调整、新闻业态快速迭代、传播渠道日新月异的形势,主流媒体唯有守正创新,引领多圈层舆论围绕“同心圆”有序交融,才能在关键时刻发出关键声音,环环相扣助推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猜你喜欢
舆情关键舆论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高考考好是关键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蒋百里:“关键是中国人自己要努力”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