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许 波
2020年的春节,对每个中国人而言都是非同寻常的。大家都认识了一个刻骨铭心的名词:新冠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1月30日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各地的物资捐助武汉,上到国家下至百姓,每个人都在为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尽着自己的力量。作为宣传队伍的一员,全国的微剧工作者自主自发制作了一大批实用而生动的微剧。在大年初一到初七的一周时间内,科普类、提醒类、正能量类等各种关于新冠肺炎的微剧应有尽有。截至2020年3月2日,抗疫类微剧超过了200集,为防疫宣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微剧,微广播剧的简称,是在5分钟内用声音来演绎的戏剧音频产品。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微剧已成为集音、视、图、文为一体的融媒体产品,成为融媒宣传的一种成功尝试及重要手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微剧显现并充分发挥出它的多方面价值和作用。
2020年初,大家听到的问候语并不是新年快乐,而是“戴口罩、不出门、勤洗手”,“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对刻板的数据、名词进行生动诠释,就是微剧的一大作用。
如重庆万州交通广播制作的《被打败的病毒》,用拟人手法讲述了病毒的心路历程,让大众增强对病毒的认识。湖南应急广播做的系列微剧《美好生活在家里》、北京文艺广播做的系列微剧《北京防疫一家人》,都是通过一家人的防疫生活,生动展现了普通家庭的温馨和亲情,宣传了不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等政府广泛宣告的内容,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微剧的导向宣传功能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从“最多跑一次”到“我和我的祖国”微剧大赛,微剧作品一直走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这次抗击疫情的微剧作品当然也不例外。
沈阳广播电视台创制的微剧《我们爱你》,根据大连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呼吸内科护士刘宇秋的故事改编,通过讲述刘宇秋主动请缨奔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却错过了和爷爷最后一面的故事,歌颂了医务工作者无畏生死、逆行而上的担当精神。浙江交通广播和北京配音现场联合制作的《轻饮咖啡》,讲述了普通人用行动表达了对医务人员的致敬,通过陌生人的温情故事,以小事件放大情感共鸣。这些微剧关注了当下社会最普遍的需求,如情感抚慰、表达敬意等等,让人在感动、深思中积蓄向上的力量。
系列微剧《北京防疫一家人》,塑造了北京一个典型的五口之家的防疫生活,由北京文艺广播出品。
一部微剧通常都在5分钟以内,字数1200以内;有的短至1分钟,200字左右。只要有一个传播点,就能做成一篇。疫情期间,沈阳的一位编剧连夜提炼素材,一天就拿出近10个创作提纲,3天就完成了5部微剧剧本。
从制作角度来说,微剧的制作成本低、制作难度低、进入门槛低,具有广谱性和草根性。微剧作品在这时候大量涌现,大家都是隔空云录制,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制作。和抖音一样,只要你有想法,就算你不是专业人员,也可以参与其中。
由我编写的战“疫”情系列微剧之《科学消毒》,以真爱表达为主题,用儿童剧的形式讲述了酒精的正确用法。全剧由我和家人用手机的语音备忘录录制台词,由远在山西太原的录音师在家用电脑完成混录,足不出户,一天内完成了全剧的制作。这种方便快捷低成本的创作流程为非常时期快速推出系列作品创造了条件。
微剧“短、快、低”的特点使得它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极具新闻时效性。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诞生的微剧,题材都不是博眼球和讲噱头,各地创作团队聚焦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素材均来自新闻事实、网络热帖等。如洪湖台制作的《洪湖速度》讲述了洪湖版小汤山医院10天建成的故事;浙江交通之声和北京配音现场联合创作的《瞒天过不了海》,根据杭州白塔岭社区发现一名瞒报行动轨迹的返杭租户事件改编,倡导大家诚信填报健康码。
(1)微剧本身已是融媒产品
微剧从2011年诞生至今,已经从单一的音频产品转变为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于一体的融媒体产品。移动互联时代为微剧生产解决了工具和成本问题。各种公众号、音频平台的兴起,更是为微剧打开了成长的“快速通道”,为高效触达和互动用户提供了平台。
2020年1月底,苏州台创作的动漫微剧《丁丁和爸爸》,结合动漫和微剧,音视频同步上线,打响了抗击疫情音画类微剧的第一枪。而后2月17日,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剧委员会(筹)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APP联合出品的微剧《凡人小林》在“中国微广播剧”公众号首发。该剧缘起于奋战在战疫一线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主任蔡毅写的一篇悼念“林君”的文章,讲述了普通人与一群白衣战士的故事,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迅速登上学习强国、云听、喜马拉雅听、荔枝FM、蜻蜓FM、猫耳FM等APP矩阵。2月20日,该剧音画版在“央视频”APP率先亮相并微博@央视新闻将此剧推送上线。截至2月25日,音画微剧《凡人小林》全网上线5天的总阅读量超过3235万、转发10万+、评论1.8万、点赞41.9万。这也是微剧在融合传播上的一个现象级案例。
(2)融合传播让内容优势互补
微剧的音频故事容量有限,而配合的视频、图片、文字则提供了故事不同的信息点,彼此互补,使得传播的内容更全面,用户的体验感更优质。视频的配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事人采访类,一种是直接配合微剧内容制作的音画同步视频。后者则更像微电影。
2019年下半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融媒微剧大赛,可谓微剧人的盛典。5分钟内的微剧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间的各种动人瞬间,短短2个月间,大赛组委会收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参赛作品200余部。这次大赛第一次要求必须有微视频的结合,这更符合当下融媒宣传的特点。如北京I Do基金会出品的系列微剧《为了爱 我愿意》之《一定行》,根据汶川地震的幸存者蒲虹学事迹改编,讲述了她从接受爱到传播爱的过程。蒲虹学曲折离奇的故事可以拍成一部电视剧。我作为该剧的制作人和编剧,分别到北京和北川采访了一直资助蒲虹学的基金会负责人以及蒲虹学本人,做成了两条短视频随微剧一起推送,同时通过大量照片和一些补充文字,尽可能传递更多的信息。该剧在浙江交通之声官方微信平台推送的同时,也开通了公益支持的通道。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了微剧的价值和强大生命力。目前,全国已有的微剧在各种网络平台上的点击量已达亿次量级,广泛的参与性给微剧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量身定制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用户体验的高阶标准,微剧的定制化已经初见成效、初具规模。2019年浙江交通之声微剧工作室给近10个职能部门及企业量身打造符合甲方特性需求的微剧,用真实的案例、巧妙的植入来展现甲方的工作亮点,获得一致好评。
贵州交通广播的系列微剧《我是柳叶眉》是量产微剧的成功代表,该剧诞生于2013年,通过主人公“柳叶眉”以及她的小伙伴们的搞笑生活,来普及生活常识、公益行为等。每集1分钟左右,一天滚动播出48次,通过冠名、植入等方式,最高给该台带来2000多万元的年创收。量产和定时播出有助于培养用户收听习惯,为产品曝光率提供有力保证。
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蜻蜓FM等音频APP,给市场培育了付费收听的习惯,让广播剧投入从B端转向了C端。从这些付费类广播剧的实践来看,抓大IP改编,走连续剧的模式值得微剧借鉴。
相信有很多配音爱好者玩过“配音秀”这个APP,通过技术把影视剧的原版配音删去,让配音爱好者用手机就能录制出自己配音的影视片段。这个模式同样值得微剧借鉴,甚至在技术上比视频产品更简单。这样的玩法可以让微剧真正零门槛走进千家万户,把娱乐、互动发挥到极致,从而影响更多的爱好者。
尽管微剧可以是零门槛的草根艺术,但要把微剧打磨成精雕细刻的艺术品,“手艺人”自然也得有把金刚钻。
据BBC对短视频的调查显示,22岁到44岁之间的用户群体往往更愿意观看反映现实、引人深思的内容。短视频在市场上以娱乐化内容为主,而微剧恰好可以从内容的“价值增量”上下功夫,即增加相对时间内的信息量和实用性。当然,要想在5分钟之内完成一个完整且可听性强的剧情设计,各个环节都要求精准提炼信息,精简架构,敏感捕捉当下人们最关注的人和事,准确表达人们的情感诉求。这些都不是易事,需要创作者深厚的底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疫情期间,我们每天最关注的是各种新闻,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只有提高站位,才能更清晰地规划选题并做合理预判。这些都需要微剧工作者具有把握全局、精准落地的能力。
科技进步也给微剧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次的隔空云合作看似是非常时期的无奈之举,但其实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和尝试机会。而另一方面,不可视始终被认为是微剧的短板,于是音画微剧应运而生,除了贴图、做动漫,还有按音频拍视频的方式。科技在进步,微剧的创作手段也需要不断推进、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