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师表》中名词内涵意义英译初探①

2020-06-22 01:40
现代英语 2020年3期
关键词:译本诸葛亮译者

邓 勤

《前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第91回中的内容。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迄今为止,《前出师表》的英译本相对较少,译界学者们通常用以比较分析的三种译本为:1925年美国汉学家邓罗(C.H.Brewitt-Taylor)和1991年汉学家罗慕士(Moss Roberts)出版的《三国演义》全译本中的节译本,以及中国学者罗经国教授于2008年出版的译本。其中,罗经国教授的译本收录于我国历代优秀散文选集《古文观止精选》(汉英对照)中。相较于其他两种译本而言,罗译本的特点在于:译本产生时间不同:罗译本为21世纪的产物,因语言的历时性、社会语境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现状发生变化,当下大多数目标语读者对译本的要求、阅读体验都有所提高,因此,罗译本更能关注读者的阅读心态与效应;译者身份不同:罗译本的译者为中国学者,重在传达中国历史文化内涵,而其他两种译本的译者为汉学家,相对而言更关注于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与阅读习惯;翻译处理方式不同:罗译本多采用音译+尾注解释、增译等多种翻译技巧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内涵意义与风格,而邓罗的译本很少出现注释,且没有严格忠实于原著,罗慕士的译本较为复杂冗余。对于已有的翻译作品,我们不仅要关注翻译的质量,更需关注其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本文选取罗经国先生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实际的研究意义。

名词除了有直接反映、概括事物本质的意义之外,还有丰富的内涵意义,它是人们凭经验或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而分析出来的词义内容。罗经国先生在处理《前出师表》的英译时,着重挖掘了关于人与物的名词的内涵意义,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再现其内涵意义。

一、名词的内涵意义与翻译

内涵意义常常相较于指称意义即字面意义而言。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指出,内涵意义是通过语言所指事物来传递的意义,是一种附加的意义,具有交际价值、依附性、不确定性、无指性等特点。

(一)名词的内涵意义及特征

名词的内涵意义是由该名词所指称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特点决定。具体来说,人的外貌、性格、习惯、性别、经历、地位、籍贯、声誉等,物的性质、形状、功效、历史、影响等,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这些不同的特征在特定的语境中会引发人们的联想,就会使该名词在理性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内涵意义。例如,“女人”的概念意义指女性成年人。一般而言,性格上“软弱”、体格上“瘦小”等,这些联想意义均为该词的内涵意义;又如“玫瑰花”,字面意思本指一种叫作“玫瑰”的植物,但它的颜色鲜艳,如今被用来象征爱与激情。

因此,名词的内涵意义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它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一种附加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相同概念意义的词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内涵意义,这受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历时性角度看,每一个词的附加内涵意义可以逐渐地无限增加或减少,既不明确且无限制。

(二)内涵意义对翻译的影响

上节中分析到内涵意义受语境、民族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译者翻译时要尽量融入原文的文化背景中,发挥充分的联想,揣摩隐含在词句中的内涵意义,保证作品的翻译质量。

在获取正确的内涵意义后,译者通常要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及技巧来忠实地表达出原文的意义,以达到既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的效果。

二、译文中对名词内涵意义的处理

名词属于最凝聚历史文化信息的词类,时代变迁、文化发展可以在相应语言的名词内涵意义的流变中体现。因此,在翻译年代久远的文本时,既要关注目的语与源语言之间的转换,又要关注名词内涵意义随社会、时代、文化等语境要素改变而带来的裙带变化。以下着重分析译者对原文中指称人的名词与指称物的名词的翻译处理技巧。

(一)指称人的名词

原文中指称人的名词有表身份的词、人名等名词,如“臣”“陛下”等词,看似为表达“臣子”“皇帝”的指称意义,但实际上,“臣”蕴含的内涵意义为“谦卑、低人一等”;而“陛下”则是“权威、尊贵”的化身,反映出来的是一种君臣有别、君主在上的一种封建体制、封建思想。

[例1]

S:臣亮言: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T:Your humble servant Liang begs to say:

“臣亮”一词为表明诸葛亮身份的一个自称,若仅考虑其字面意思,将其直译为“Servant Liang”,忠实通顺,但是否译出了原文的风格特征及内涵意义,有待考虑。原文为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言辞恳切、率真质朴,字里行间体现出诸葛亮忠贞为主的心理特征。译者翻译此句时增译了“Your humble”“beg”等词,既译出了诸葛亮的臣子身份,也充分体现出了诸葛亮作为臣子的谦卑。而原文中11次提到“陛下”之处,均以“Your Majesty”译出,这一组敬词与谦词的对比则更加突出了君臣之别、君主在上的内涵意义以及主人公性格特点和原作风格。

[例2]

S: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T:I was originally a commoner who had to wear clothes made of hemp[1],and tilled land in Nanyang[2].

“布衣”一词的概念意义为“粗布衣服”,《辞海》中也有相关解释:粗布衣服(形容生活俭朴);但就其内涵意义而言,则指平民百姓,因为古时平民百姓常穿用麻布织出来的衣物。这里诸葛亮自称“布衣”是他谦恭的一种表达,突出了他一介平民的谦卑地位及对先帝的感激之情。此处译者运用“意译+解释(定语从句解释)”的翻译方法,将该词的内涵意义,即平民百姓译了出来,忠实地再现了诸葛亮成为相父之前的普通百姓形象。在此,笔者也试图提出了自己的译文版本:a humble commoner以反映原文的内涵意义。

“陛下”“臣”“布衣”等指代人的名词的意义均受社会制度或人的地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其内涵意义。

(二)指称物的名词

本文中指称物的名词常受历史的因素或物的性质的影响而产生内涵意义,包括多处地名、事物名称词等。

[例3]

S: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T:The late king knew of my prudence,and entrusted me on his deathbed with the duty of assisting Your Majesty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

同样,例3中“大事”一词也有许多概念意义,笔者查阅《辞海》所知,它泛指各种重大的事情,包括祭祀、征伐、丧事、婚嫁等。显然,原文中的“大事”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因此,现在人们也常将“大事”与“国家大事”联系在一起。此处,译者将其具体化处理为“the duty of assisting Your Majesty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采用文内解释的翻译技巧将原文的内涵意义体现出来,使源语读者与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

[例4]

S: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T:Now the whole south is under our rule and we have plenty of fighters and armaments.

《辞海》中对“南方”一词的解释为:南面,南边,表示方位;泛指南部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方。译者译为“the whole south”显然是忠实地再现了该词本身的概念意义,但“南方”与现如今的“南方”是否指同一地方,有待查证。据《三国演义》中所记,“南方已定”实际是讲述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被诸葛亮七擒七纵后降服,故而南方已定。由此可知,原文中的南方其内涵意义指“南中一带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与上文“不毛之地”相呼应,经查证相关文献,实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据此,笔者在原译文的基础上,试提出以下译文版本以期体现该词的内涵意义:可保留原译,加尾注解释,尾注内容为:a barren district,referring to today's Yunnan,Guizhou provinces and the south east of Sichuan province.

[例5]

S: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T:Although I am inferior in ability like a worn out horse or a blunt knife,I would do my utmost to root out treacherous evildoers,rejuvenate the Han Dynasty,and move the capital back to the old city[3].

此处“驽”在《辞海》中的概念意义指“劣马、不快的马”,“钝”指“不锋利的”,若此处直译为“a worn out horse or a blunt knife”会使目的语读者难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究其更深层的意义,该两词实则也是诸葛亮自谦的说法,喻指自己“才能不足”,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先以解释性的表达“I am inferior in ability”译出该两词的内涵意义,再用“like a worn out horse or a blunt knife”译出了文字本意,给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与理解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再看“旧都”一词,顾名思义,其概念意义指“原来的首都”,若译文仅将其处理为“the old capital”,这将给目的语读者造成理解困难。此处译者运用直译+尾注解释的方式表达出了该词之下更为具体的含义,即“西汉时的首都长安”。

三、翻译技巧总结及分析

上一章节主要提出了罗经国英译本中对两类内涵意义的翻译处理方式,经分析可知,为体现出词语的内涵意义,需据具体情况、站在不同的视角考量,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及技巧以达翻译目的。其中使用到的翻译方法与技巧为:“音译+尾注解释”“直译+尾注解释”“意译+解释”“增译”。具体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罗译本中处理名词内涵意义的翻译方法及技巧

通过上表的数据统计分析,在再现指称人的名词内涵意义时,采用的翻译处理方式偏多,具体可观察其意义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再现指称物的名词内涵意义时,翻译处理方式以“直译+尾注解释”为主,此种方式能清晰地表达出原文的内涵意义,但因排版的缘故,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流畅度。总体而言,译者偏向异化的翻译策略,力求将中国的文化瑰宝原原本本地介绍到国外,减少目的语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四、结语

本文以罗经国《前出师表》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英国语言学家Leech的语义理论中的内涵意义理论出发,分析了译者在处理名词内涵意义时的翻译技巧,总结出译者在还原中国文学作品时更偏向于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以保留中国的文化元素。这对于当今中国典籍外译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但笔者认为,我们应充分了解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掌握程度,适时把握不同的翻译策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及技巧,使译本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

注释:

[1]In old times commoners were only allowed to wear clothes made of hemp.

[2]Nanyang was a place to the west of today's Xiangyang City,Hubei Province.

[3]The old city refers to Chang'an,which was the capital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206 B.c.-25 A.D.).After Cao Cao established the Kingdom of Wei,he moved the capital to Xuchang(his son moved the capital to Luoyang).

猜你喜欢
译本诸葛亮译者
诸葛亮喂鸡求学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诸葛亮隆中决策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