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宇成
【摘 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现代学徒制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在对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育人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航运企业进行合作及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我国传统的高职航海类教育一直采用三年一贯制的教育模式,即前两年半时间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并考取相应的适任证书,后半年去签约的船舶企业进行实习。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差。针对以上问题,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借鉴国际通行的“三明治”式教育模式与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等知名航运企业合作,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旨在研究、探索和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国家和航运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航运类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
1轮机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本身需要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因此无论是教学规划还是教学设置都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符合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我国的船舶工业以及航海事业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企业规模已经居于世界前列,需要进一步提升船舶的工业技术含量,实现更高质量的传播建造并使其拥有更高的附加值。而高职院校的轮机工程专业就是为了培养此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更加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的船舶行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基于此,高职院校轮机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给予市场走势建立,在课程选择时也要与船舶行业的岗位需求相契合,这样才能够使得培养出的轮机工程专业人才符合当下的时代发展前沿需求。
2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究
2.1严格筛选合作企业,增强校企合作力度
筛选资质好、信誉高、实力强、管理规范、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意愿强烈的航企,适时建立校企合作企业资源库,并建立预警机制,做好对企业的评估和管理。对于实施过程中延时安排学徒上、下船、扰乱学校教学计划的企业,学校应及时协商并予以解决,同时还应降低该企业的合作信用等级。校企在加大合作力度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多方参与的企业师傅评价机制、师傅挑选标准及船上课程标准,奖先评优,及时兑现带徒酬金,激发企业师傅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输出符合合作航企要求的毕业生,满足航企发展用人需求,同时为航企员工提供岗前培训、定期培训、晋升培训、海事局补差培训等服务,以课时酬金形式聘请企业优秀轮机员或轮机长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安排学生船上跟岗实习,同时为学校教师提供相应工作岗位。校企实现双向交流,教师到船上及时了解工作岗位最新要求,航企员工到学校接受理论再教育,航企优秀员工校内兼职传授实操技能,这样,教师、航企轮机员及学徒专业技能均获得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也可有效保证航企员工专业扎实、技术过硬、后备力量充足,实现校企双赢。
2.2挑选优质合作企业,遴选授课师资
合作企业的选择是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行业内的一流企业不仅有先进的平台和技术还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学校与一流企业合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岗位技能还是职业素养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尽可能选择国内外优质的航运企业,如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上海华洋、中昌海运等,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学生。建设“双师”师资队伍,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双师”师资队伍是指学校的专任教师和船上的师傅。从事海船轮机员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学校的专任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船上工作经历并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学校鼓励专任教师到合作企业的运营船舶上顶岗工作,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把握好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方向。船上师傅则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遴选,选拔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轮机部三管轮及以上的高级船员,签订聘用合同,并通过岗位津贴等方式激励船上师傅“师带徒”的工作热情,确保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2.3校企招生招工一体化建设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基础。由于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上对其认知度和认可度并不高,这就需要学校和企业加大宣传力度,以吸引更多更优的生源报考。按照先招生再招工的运行方式,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分工。招生是学校的事,招工是企业的事,完成招生即招工的工作,则一定是校企联动的结果。学校与合作企业要成立招生招工工作组,制订招生招工一体化制度,共同制订和实施招生招工工作方案。招工录取通过后,学校、企业和学生必须签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三方协议,协议要明确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学徒培养的时间安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学徒的待遇、保险等。学徒与企业之间如果还签订学徒合同,学校则应该对该合同进行审核,以确保学生拥有知情权、保险、工作津贴等权益。
2.4“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保证在船学生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学校组织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以PPT、学习资料、学习微视频、测试、互动交流等板块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调取相关的学习资源,使得学习和实践变得更为高效。学生还可以在互动交流板块与校内专任教师进行交流答疑解惑。校内专任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可以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开发教学资源。船上师傅的能力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选拔的船上师傅可以在休假期间来校参加师资培训,提升教学能力。通过培训的船上师傅在船舶实践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有目的性地学习理论知识,还可以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操作。通过上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知识也进行了充分学习。
结语
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我国船员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互聘共用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制度和运行船员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等一系列举措,能够有力保障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为我国交通强国建设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强.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3):248-249.
[2]刘刚,马强,王明雨,等.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18(4):26-30.
[3]曾东,陈洪达.现代学徒制在航海类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为例[J].船舶職业教育,2018(3):5-8.
[4]孔祥峰.航海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17(2):24-28.
[5]薛胜男,蒋新革.基于双师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6):4-9.
(作者单位:大连优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