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分析

2020-06-21 11:56胡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1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

【摘 要】物理课程核心素养是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被践行的,物理课程核心素养更加具象。因此,教师应该弄清楚核心素养以及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精神内涵,将核心素养与课程整合起来,不断创新教学途径,让学生在课程中不断发展核心素养,从而为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好铺垫。教师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

引言

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能否进行有效的物理学习,就直接影响到其未来发展。在当前,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高考也提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为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能结合核心素养的具体架构进行研究,分析将其融入教学实际中的方法。

1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对于学生实际学科能力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学科教师应该要能顺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起来。一般而言,核心素养与具体的学科是相关联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理观念、物理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2.1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合作能力

教师对于理论讲授法的使用,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实际作出改变,应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其中学生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参与学习,这一教学方法相较于理论讲授法可以更好地凸显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当学生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之后,教师就可以使学生协作完成一些探究性更强的任务,促进其物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教学实际中,为了保证物理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需要能将学生小组的有效组建重视起来,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小组设置探究任务,发展其能力。

例如,在进行力的分解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就要能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其中,教师可以先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分组,在此基础下再引导其进行探究。

2.2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知识的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物理知识时,既要给学生讲授定义的形成过程,还需要为学生讲解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才能不断获取知识和能力。知识的建立过程需要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就开发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素养。那么,教师应该运用怎样的方式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呢? 教师可以在物理知识的讲授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也能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自主学习就是从教师在课程中占据主体转到学生在课程中占据主体,教师则引导学生学习、创新,学生在问题中不断进行推理和证明,可以不断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在物理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提出质疑,并转化思维,最终解决疑问,这样学生可以由浅及深对问题进行探究,还可以不断提升思维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素养可以在知识构建中形成。

2.3针对问题创设情景

核心素养需要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培养,增强学生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的适应能力。在以往的物理课程中主要是教师给学生讲课,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知识的状态。如果是抽象的知识,学生很难产生透彻的见解,更不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核心素养的发展进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不断进行思考,并不断进行合作探究,找到验证知识的结论,学生之间对知识进行探究,从而推动物理课程的转变。课程主要是解决在课余时间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不断提升科学探究的素养。

比如,在坐标,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对知识进行探究,从而不断提升科学探究素养。教师为学生创设鸟飞行的运动情境,让学生试着描述这个情境。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给予学生引导:描述起来会出现什么困难? 能不能将鸟看成是一个点?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将物体看成是质点?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一起进行探究: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才能被看成是质点;质点是一种抽象性的描述,是理想化的模型,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研究途径;物体能不能被看成是质点,主要看它的形状和大小能不能被忽略,与质量、体积和运动速度没有关联;在同一个问题中,有的物体就能被看成是质点,有的就不能被看成是质点。然后,教师再给学生提出提升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可以被看成是质点? 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不能被看成是质点? 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质点”有怎样的联系和差别?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探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之,物理知识在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不仅可以学到物理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德行,并不断发展学科素养。在核心素养下,教师要注重在课程中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了不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发挥出物理课程的作用,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新冬.基于學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新智慧,2020(36):49-50.

[2]吕建平.物理教学与核心素养形成的途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52):121-122.

[3]孙群洁.对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的探究与运用[J].高中数理化,2020(24):43-45.

[4]王洲松.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12):74-75.

[5]杨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3):59-60.

作者简介:

胡娟(1967.12)女,汉族,重庆市江北区人,西南师范大学物理教育本科学历,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南岸校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物理教育。

(作者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南岸校区)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
留言板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