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霄 刘韵诗 韦红毅
摘 要: 近现代,传统渝派花丝镶嵌手工艺在面临机械化规模的扩大和增加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暴露出了非量产、成本高、受众市场小等缺点,使得其一度陷入“灭绝”的危险处境。设计师如何判断、平衡并运用当下的潮流趋势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把握,并有效运用两者的平衡点,实现传统手工艺自我更新存续形态,以此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函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艺术;渝派花丝镶嵌;传统手工艺
发展迅速的现今时代,传统手工艺加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创作,科技的优势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渝派花丝镶嵌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之路避不开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特点,这是一个与时代并行交集的不二方法。渝派花丝镶嵌手工艺作为极具传统中华特色的“文化产业”,在其发展的道路中不可避免的就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与创新。
1 花丝镶嵌手工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花丝镶嵌手工艺在我国的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历史上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庞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花丝镶嵌的重要原材料以金、银、珠宝为主,以花丝、镶嵌为主要工艺(其中核心是花丝工艺),并灵活集合了錾刻、镀金、点翠、镂空、珐琅等其他工艺,是一项集成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花丝镶嵌制作工序繁复,材料昂贵的特点,使得其稀缺性显著,加之手工艺品的独有性价值远大于花丝镶嵌本身的有形价值,与奢侈品的基础条件相符。
现如今,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小众趋势导致其发展态势萎靡,愈发多的传统手工艺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列。这一现象既彰显出我国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暴露出传统手工艺行业的虚弱发展态势,传统手工艺的再生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民间艺术生命力的活态化传承和活态转换,需要特定的生长“土壤”,延续发展其生命力的在于民艺活化。传统的手工技术的文化核心在手艺人的“心”、“手”的配合过程中产生,其中所累积的文化观念和可见可感的技术经验,是现代化机械生产很难代替的。
解决花丝镶嵌手工艺在新时代立足,甚至长久发展的问题,在于设计师怎样在当下的潮流趋势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把握,并有效运用两者的平衡点,同样也是花丝镶嵌手工艺亟需解决的重点。
2 花丝镶嵌手工艺的发展趋势
传统花丝镶嵌的图案多数是模仿生活中的花、草、动物,以及传统吉祥纹样,由于其受众的范围小,大众普遍不了解,使得其与普通民众的审美需求格格不入。目前,针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首当其冲的改良便是,顺应时代的整体文化选择性地进行转型。传统手艺人的精熟技艺要求在无形中拔高了花丝镶嵌手工艺的传承,在当代的社会语境下,传承并保护传统手工艺,对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活态化传承是郁勃新生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越发成熟,不断有国家和地区将数字化技术作为媒介,融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研究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尝试。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都将文化资源数字化作为大力发展的方向,将渝州金丝镶嵌传统的图案、制作工艺、样式等进行分析梳理,并逐渐成为一条可靠度较高的探索途径。
3 数字艺术保护在传统手工艺方面的应用
信息化时代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艺术保护基于对信息的梳理归纳,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选择,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可能性。传统手工艺花丝镶嵌的数字化创作流程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采集、数字处理、数字考古、数字修复、数字保存、数字管理、数字集成、虚拟现实、数字出版、数字传播等内容。数字艺术手段保护在花丝镶嵌工艺的应用过程中,关注传统手工艺最本质的工艺、文化、历史、等等的文化沉淀是整个过程中的基调,想要展现花丝镶嵌手工艺特有的藝术魅力和文化精神,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数据库,借助网络平台实行资源发布和共享。
将三维技术作为创作基础对庞大的数据库进行可视化操作,虚拟现实的理论与技术可实现人机交互,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设计师通过计算机建立三维虚拟的花丝镶嵌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能够有机会完整地将花丝镶嵌手工艺最原始的状态直观地展示于大众的视野中,通过民艺活化的手段,借助数字艺术的力量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当代,打破现在传统手工艺受众群体小的僵局。
4数字艺术对渝派花丝镶嵌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和新契机,数字艺术多维度的尝试正在实现对渝派花丝镶嵌手工艺进行有效的传播。保护和传承渝派花丝镶嵌手工艺的理想状态是,在维持和保护其原本面貌的同时,延续和弘扬渝派花丝镶嵌巧夺天工的手工艺品和技艺背后所蕴含的伟大民族文化。在文化遗产的有效展示方面,数字艺术化融入的保护手段可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途径,实现渝派花丝镶嵌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最终融为一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俊慧,黄淼淼,邵杭锋,等.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杭州王星记纸扇为例[J].现代商业,2019:175-176.
[2]王潇.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6.
[3]李昊峰.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传统手工艺活态传承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5.
[4]王佳.花丝镶嵌工艺的发展及在首饰中的应[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
[5]吴小军.从唐代“金筐宝钿”论花丝镶嵌的历史和定义[J].艺术探索,2018,32(5):26-41.
[6]黄建福,李詹璟萱.论西南地区花丝工艺的地域特征及其成因[J].中国艺术时空,2019:115-119.
[7]王潇.传统手工艺的再生产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