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藏区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2020-06-21 15:08熊继松
中文信息 2020年5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心理健康教育

熊继松

摘 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还存在着地域差异、民族差异等问题。而作为边远民族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了解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诸多问题 ,笔者就以上的问题提出自己对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云南藏区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5-0-01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变化迅速,学校生活也变得复杂多样,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经济发育程度不高,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经济不发达和行业企业不多,使民族地区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就业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产生越来越激烈的心理冲突,由此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地区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人才质量的提高。为深入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有效地为中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云南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职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一、云南藏区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笔者曾经运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選取的中职学生进行团体测试,采用不记名方式答题。该量表由90个问题组成,分为10个分量表,分别测查心理健康的10个方面,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测试结果显示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6.8%。在心理健康各因子中,身体症状检出率最高,占总人数的68.2%;其次是孤独倾向,占总人数的59.1%;接下来依次为恐怖倾向(43.1%)、冲动倾向(29.7%)、学习焦虑(27.1%)、对人焦虑(13.7%)、自责倾向(4.6%),检出率最低的为过敏倾向,仅占总人数的1.9%。

二、云南藏区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不难看出,云南藏区中职学校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问题。这就更加显示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也开展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不可否认,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足

学校现有师范类、医学类、农林畜牧类、汽修机电类、旅游财经类五个大类十九个专业,但在其中只有林业、汽修、水电、初等教育等少数几个专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而其他大多数专业未开设心理健康课。而只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2.师资力量不足

学校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1人,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是由一些有经验的其他专业教师充任。这些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但没有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背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握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达不到相应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更不能满足学生个体面对面咨询的需求。

3.心理咨询室相关设备利用率不高,也存在不足

学校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设备,也在开展一定的相关活动,但还是因为人员不足,实验开出率相对较低。同时,设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有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4.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云南藏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这里有13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该地区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少,因此形成民族间差异小、地区间差异大的局面。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严重不足,即使出现问题,也没有去求助专业人士的意识。

三、云南藏区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结合学生实际开好心理健康课程

对所有进校的一年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明确心理健康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意义。教学中应该与本地、本校的学生实际相结合,针对中专学校招生困难及进入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越来越差的实际,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学及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能够得到健康成长。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做好问题学生个体咨询

配足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将心理咨询室制度化、常规化,专业教师及专家对障碍性心理问题进行个别咨询,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对一、面对面的个体咨询,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3.做好常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加强对学生的危机干预

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职业学校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较多,因为要加强对学生的危机干预,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的教育教学行为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成长的良师益友。从学校的领导、班主任、教师到后勤管理人员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师,学校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通过课程、讲座等,加强学校心理卫生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定期检测制度。进行符合地区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室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室建设。

6.建立班级心理联络员制度,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在学生成立相应的社团和建立班级心理联络员制度,让专业教师、班主任更好更及时的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5):280-281,284.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