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姗
市北区,这个集聚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全要素流动的青岛核心区,正助推青岛向全球要素配置枢纽转型。
今天的青岛,正嵌入国家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上合组织地方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以全球创投风投中心与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高点定位,实现城市升维。
而市北区,这个集聚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全要素流动的青岛核心区,紧抓全球产业布局重构机遇,开启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之路,助推青岛向全球要素配置枢纽转型。
促人工智能垂直崛起
后疫情时代的市北经济,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活力彰显。
在市北区一处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两个类似圆柱形的机器人正在执行配送药物和餐食的任务,这两个机器人来自落户市北区的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达闼科技。据项目负责人许国欣介绍,公司推出的5G云端智能清洁机器人成为了疫情防控的好帮手,在市北区率先使用,将为青岛的医院、宾馆等场所推广积累经验。
人工智能在抗击疫情及复工复产中的应用不容小觑。一年来,市北区大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截至目前,已聚集旷视科技、北科瑞声、达闼科技等一批人工智能头部企业。
“作为主城核心区,市北区有17.8万户市场主体、100余家上市挂牌企业。去年以来,启迪控股、春光里、洪泰资本等一大批‘城市合伙人加盟,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为产业迭代升级、价值倍增创造了无限可能。”市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人工智能与无人机“并肩作战”,将为工业4.0增添“双翼”。作为中国民航局批复的国内最早的无人机云系统运营商,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将建设青岛市无人机产业园,全面赋能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领跑无人机人工智能领域新赛道。
向配置要素枢纽转型
在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战略机遇下,新航运“集体出海”向深蓝“突围”,新贸易“千百亿”级产业链呼之欲出,新金融激活新城潜力……“三新经济”格局彰显。这一集聚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全要素流动的核心区,助推青岛向全球要素配置枢纽转型。
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激活西部老城区,以国际邮轮母港区为依托,打造下一个百年历史传承的新地标。3月28日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建设开工暨全球招商仪式,加快了2020年市北区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步伐,产业经济地理格局的衍化搭建,托举起新城经济骨架。
早在2019年9月,市北区《关于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着力构建“1412”发展格局,创新活力元素竞相迸发。以四大片区为基础抓存量迭代,以“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抓增量崛起,这成为市北区发展新经济思维逻辑重大转变的缘起。
发轫“新经济”中以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创意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智慧经济形态,通过新经济和创造力强化与全球地区的联络,是市北今年新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
深度融入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着力构建新贸易体系。以大宗商品交易为突破口,打造集定价、贸易、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贸易枢纽,增强贸易集聚辐射能力。面向“一带一路”、东盟十国、日韩方向加强双向贸易,支持企业建设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和海外营销中心。
市北区核心腹地中央商务区建起高295米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在山东海洋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庆凯看来,这儿犹如激起现代航运产业全链条的浪花,将促使山东、我国东部沿海乃至东北亚航运产业发生深刻变局。2022年,市北还将建成3~5个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新业态商业中心,贸易总额新增100亿,探索供应链产业集群发展的“市北模式”。
与此同时,汇集全球优质新金融要素,延拓枢纽地域价值,按照“一区、一街、一园、一库、一策、一基金”模式,打造青岛新金融集聚区。
化危为机,迎难而上。“全球要素配置”的市北新经济路径,成为疫后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激活工业互联网之都
这个不寻常的2020年,市北区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抉择。
作为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承载区和生力军,国际邮轮母港区正是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点。
与之同步,紧锣密鼓的“一套政策”全新出台,集聚高端要素:出台招商引资“黄金八条”、《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集聚行业头部企业。引进新基建项目等6个,全年力争引进总部166个。制定《加快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打造滨海科创城人才高地行动方案》。依托产业园区、博士创业总部等,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0个,年内力争引进博士等人才2000名。
坚定拥抱数智化战略,市北区的产业政策“版本升级”——将新经济模式构成元素和机理业态进行复盘式的探索,廓清历史方位,锚定发展之路。
为了让利好政策落地生根,市北区搭建了“国际邮轮母港区全球招商云平台”,最大限度实现了主动招商、靠前服务。在市北区企业东软载波提供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中,布局能源互联网与智能化应用的智能化场景。“目前已拥有中外发明专利105项、实用新型专利72项、软件著作权346项,同时拥有注册商标95项。”可持续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企业迅速壮大的“秘诀”。这仅仅是市北区抢滩数智化产业发展高地的范例之一。
新基建赋能老城复兴
并非所有城市都如此幸运,能如维也纳、纽约、巴黎那样,拥有一块集中传承和展示城市记忆的“文化乐土”。在大多数城市中,文化碎片散落于城市的各个角落,难以构建完整的城市记忆。
而在青島市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共有28平方公里,其中半数在市北辖区内,弥足珍贵。与邮轮母港一街之隔,市北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街区被定义为打造青岛市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先行承载区。
拥有配置资源能力、代表未来产业导向、体现高水平开放的优质项目是市北进行历史片区招商的目标。从历史街区产业导入整体上看,市北区以“三新经济”为产业核心,并集聚高端财务管理产业、工业设计产业、高端咨询服务产业、高端法律服务产业来形成配套,初步形成“金融放大贸易,贸易撬动航运”的产业融合新局面。
产业拉动,新业态激活新动能。老城区也将成为5G新基建浪潮的受益者。未来历史街区将实现5G网络的全覆盖,搭载5G微基站的智慧灯杆将亮相老城街头,通过一体化的智慧运营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物业配套、商务运营等延伸服务。
让一城文脉的传承与触达,成为当下时代的必需品。在加快老城复兴与城市更新转型的探索步履中,依港而兴的辉煌,在“重构文化认同、拼接城市记忆”的时代理念中打磨彰显。
“在线经济”释放加速度
全球化和新技术,推动着市北区向全世界开放。这一曾经比较内向和笃定的区域,因与线上经济的并驾齐驱,呈现出更多的国际化色彩和更具世界性。
远程办公、“云端”会议、智能施工、直播卖货、机器人配送……已成为新都心商圈入驻企业们的日常精准画像。在市北创新资源整合示范片区活力四射的线上场景业态中,国内智慧零售企业便利蜂刚刚签下合作协议,据片区管委会主任张锡涛介绍,其供应链自主研发的鲜食即将源源不断供给青岛各大商圈,以其丰富的场景化应用助力城市消费升级。
不仅如此,剑指千亩数字科技大道,将依托西门子、浦东软件园等顶尖资源,聚焦集成电路、服务外包、区块链、“汽车+”等新领域,加快推动数字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千亩产业互联网集聚区规划中,则依托海尔等大型企业集团制造业优势和吸附效应,推动向新经济产业链高端延伸,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毫无疑问,市北区迎来了一个“辛勤耕‘云、努力种‘数”的智慧春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市北区深刻把握青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重大机遇,围绕“三新经济”,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生产生活场景,加快崛起成为面向未来的中国北方滨海科创城。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市北区坚定拥抱数字战略,开启了线上云经济的生动图景,以強大的人文精神支撑城市数智化的动力转型,擎举起新世代的城市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