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沛佑
供应链体系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科学发展,通过供应链体系建设结合区域经济的整体布局、产业分工、产业结构、产业协同的特点可以将区域经济的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分散系统进行整合重构,实现了生产要素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区域经济产业价值重构与增值,有效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供应链体系建设协同是促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加快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市一体化发展,构建合作机制完善、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建设国际知名的青岛都市圈,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胶东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经济区域都面临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经济结构不平衡、整体规模水平低、产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如何突破区域经济现有的发展模式和资源约束协同发达区域乃至国外先进经济体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面临的重要选择和重要机遇。
我国各级政府虽然制定多项扶持政策与优惠政策加快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种问题,但是行政命令的整合面临缺乏自发性驱动、本地化实施、利益方协同等需求,难以有效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面临核心瓶颈和根部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同的生产要素资源在不同区域的集中程度不一,如何将这些区域性的要素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才是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方法。因此,供应链体系建设就成为跨区域、跨部门、跨职能、跨企业实现资源要素组合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抓手。
山东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顺应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认真落实《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进程。依托山东省各类生产要素集聚支撑条件,结合区域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基本形成了主体功能突出、产业布局特色明显、内部联系紧密的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三大圈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加快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市(以下简称“胶东五市”)一体化发展,构建合作機制完善、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建设国际知名的青岛都市圈,打造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以青岛为例,2018年上合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做出重要工作指示要求,青岛市抓住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和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找准发展定位。青岛市委、市政府以更宽视野、更高站位、更新理念科学谋划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坚持陆海统筹、产业融合,围绕航运做强贸易,围绕贸易繁荣金融,使各方面要素围绕航运、贸易、金融等产业充分汇集、有机联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赋能理念,积极打造平台、营造生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强化开放思维,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桥头堡,让引进的各类资源要素首先在青岛市互动耦合、形成增量,并通过经济圈一体化的开放大通道,源源不断将相关资源协同到兄弟城市,共享发展机遇,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出青岛的贡献。
实施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攻势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机遇选择,更是规模宏大的政府创新治理的系统工程,通过供应链体系建设可以加快山东省的区域经济产业升级,通过战略规划定位、业态模式创新、协同服务体系来实现胶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可以通过供应链体系建设创新与应用为牵引,推进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对外开放,并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依托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全球化拓展延伸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纵深与战略空间空间,横跨海陆两个维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伙伴关系,构建区域经济产业链国际化新格局,力争取获得更多的“海外价值”。伴随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战略定位的不断深化,供应链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产业融合的良好示范,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区域经济产业的整体迭代和战略升级,实现立足东北亚、链接日韩、辐射全球的战略构架。
提升胶东经济圈产业竞争力
通过供应链体系建设协同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要有战略、有方法、有路径、有步骤,要坚持优势互补、点面结合,发挥好青岛的龙头作用,各市要立足优势、分工协作、主动作为,努力在一体化过程中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通过坚持改革创新,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强化科技协同创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在发展动力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统筹谋划,着力构建一体化推进工作新机制,加快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坚持高点定位,立足全国、全省发展大局,自觉对标先进,积极在推进区域一体化上作示范、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上当样板,努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演进呈现高度化、层级化、结构化的主要特征,立足区位、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优势,以区域经济产业要素和产业结构为主要动力,以供应链体系建设和创新应用来整合资源,积极培育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区域经济内的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等为传统产业赋能,培育区域经济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开发空间优化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相关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通过供应链体系的构建形成与世界接轨的国际资源配置的产业平台,可以对区域经济经济产业的结构调整带来巨大的支撑。
供应链体系建设使胶东经济圈区域范围内的各个企业、企业中各个部门、企业上下游的市场主体能够充分发挥配置和协同作用,通过深化和国内外供应链标杆企业的战略合作,充分发挥供应链类平台型企业的产业辐射和资源虹吸作用,促进产业平台的商业模式、技术、资本和业态创新,使供应链驱动的产业平台经济成为胶东经济圈转型的重要突破路径和突破战略。通过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线,以企业重构、行业协同、区域集合、国内融合、国际拓展为发展路径,优化提升胶东经济圈内的供应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拓展供应链服务范围和应用领域,让胶东区域各个城市成为供应链平台集聚区和平台化的产业中心。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区域将招商引智作为推进胶东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工具,通过优化招商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狠抓项目落地实施实现区域经济主体多元化、多源化,打破传统的招商引资理念,坚持用产业集群统领招商引资工作,把供应链体系招商作为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供应链体系建设将有助于推动胶东经济圈的产业载体和功能性布局调整,通过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的产业载体聚集人才、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提升胶东经济圈产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新旧动能科学转换的重要驱动
我国发达地区同样也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产业结构存在着后发优势,通过内需主导、外需推动的双引擎增长模式,可以实现增长动能的有效转换。供应链体系建设可以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经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区域经济产业体系,全面提升胶东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应该以产业创新体系、新旧动能转换为重点,提高供应链系统性、结构性、行业性、自生性、市场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创新能力,地方企业在供应链重点领域形成突破,重点在产业链条延伸、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增强核心能力,有效的实现自生性的动能转换和驱动创新。
应当充分认识供应链体系建设定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建设要从经济产业合作入手,从地方政府合作分工协同切入,通过加强和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治理服务能力来实现政府公共资源与市场的经济资源的有机交互和科学分配,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要学习和借鉴商业平台的成功经验,适应经济数字化和社会媒体化这一新趋势,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经济组织、个体的互动机制,探索建设数字化政府、平台型政府、协同型政府和“政府-企业生态圈”等新的虚拟组织形态,认真实现政府流程再造,提升政府服务和治理现代化水平,根据胶东经济圈本身的优势和整个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正确的把握区域经济与供应链体系的整体协同、公共治理、管理创新中的关键节点和约束条件,认真推动不同政府主体间、不同产业链条间、不同区域经济间的有机生态发展。
“供应链+战略”深化区域产业协同
胶東经济圈的构成城市群是黄河流域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陆海交通走廊,有实力有责任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中当好先锋。作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牵头城市,青岛市要挥好相关产业供应链平台的作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把胶东经济圈打造成为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通过供应链体系可以协同半岛兄弟城市,通过加强沟通、密切协作、互通有无,在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上率先突破,加快以交通一体化降低资源要素流动的成本,以产业布局一体化打造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城市群产业生态,以市场一体化提升资源聚集配置的能力,以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区域公共事务协同治理、普惠共享,以对外形象一体化提升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崛起,昂起山东发展的龙头。
充分认识供应链体系建设对胶东经济圈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实施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供应链+发展战略,确立供应链体系建设是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和科学发展模式,确立“产业供应链+平台型商业生态+垂直领域运用”构建循环迭代的供应链体系生态圈,让胶东经济圈的不同类型的产业业态真正融合服务于整个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各类主体,在立体多源的供应链产融结合布局中,实现标杆企业、大企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完整的生态系统,真正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深化胶东区域内各城市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对接合作,结合胶东经济圈的大建设、大开发契机,按照产业融合、业态互补、要素增值、结构重构的原则,以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为先导,以产业关联体系优化配置为路径,明确胶东经济圈区域供应链体系建设的方向和定位,选准供应链产业升级迭代与产业整合的切入点,建立胶东经济圈一体化供应链产业体系发展促进的指导目录,研究制定供应链相关扶持政策,形成具有胶东经济圈区域特色的供应链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
深入实施“供应链+金融”的产融一体工程,充分发挥供应链产业平台优势及产业整合优势,建立全方位的整合、协同、服务、金融、物流、信息、公共的体系。通过引进国内和国际的供应链巨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供应链产业生态系统,形成百花齐放、良性竞争、互动发展的优良产业格局。通过供应链企业主体的建设,实现胶东经济圈区域在平台型供应链企业的引进和中小型供应链企业的孵化,促进供应链优势产业有序转移、合理分布、集群发展,带动农业、工业、商贸等供应链及相关产业联动推动胶东经济圈发展的立体化、层级化、生态化、平台化发展。
积极引进符合胶东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通过重大项目引进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胶东经济圈供应链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充分利用胶东经济圈区域的产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等大项目的建设契机,通过双招双引,引导重大供应链类企业和项目落户区域内供应链产业园区和产业带,建成符合供应链体系发展的基础载体和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投资胶东经济圈的供应链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掌握供应链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实现供应链应用与创新的跨越发展。
深化胶东经济圈与国内外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有效对接合作,优化胶东经济圈的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依托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开展面向“一带一路”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基于胶东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构建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区域物流配送体系,科学调度与统筹区域间产业与物流业数据,争取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构建起高效便捷、快速安全的物流服务网络,在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区域内供应链产业运营成本,保障实现能够服务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物流网络全覆盖。
通过供应链体系建设实现施胶东经济圈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有效整合胶东经济圈各个城市间的各生产要素、各产业部门、产业链上下游部门组成产业系统,并对所有的生产要素进行协同分工、创新使用。将胶东经济圈区域经济中的双招双引、新旧动能转换、政府治理、产业创新等战略部署有机融合,可以将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现代服务、信息产业、金融产业、国际贸易等产业业态协同发展,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系青岛市供应链协会秘书长,青岛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发展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