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2020-06-21 15:28王欣凯王硕
科技资讯 2020年13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王欣凯 王硕

摘  要: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由灰葡萄孢菌感染造成的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不仅能导致番茄果实的腐烂,而且还会对植株的茎、叶、花产生坏影响,对番茄种植地构成极大的威胁。番茄灰霉病自发现以来,在我国各番茄种植地均有发生,并逐渐成为番茄培育的重要限制性因素。该文通过分析番茄灰霉病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措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并展望了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  生物防治  研究进展

番茄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植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果实中所富含的大量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在种植过程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番茄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其中灰霉病作为破坏最严重的一种病害,不但影响番茄的健康成长,还会对所种植地造成严重的生产威胁。灰葡萄孢菌是番茄灰霉病的源头,在温度气候适宜时能够形成真菌性病害,侵染番茄的根、茎、果实,导致番茄减产或绝收。为减少病害的侵害,提升番茄的生產量,使用生物防治手段对病害进行控制,因该方法有诸多优点所以成为近年来抵抗治疗灰霉病的有效办法,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1  生物学特性

1.1 番茄灰霉病病原菌丝萌发条件

灰葡萄孢菌是诱发番茄灰霉病的罪魁祸首,当环境不利时以菌丝或者菌核的方式产生休眠体,寄生在病原菌中过冬,并在合适温度与合适气候条件下,萌发病原菌丝,借助生产活动进行病菌的传播。经研究发展,灰葡萄孢菌在2℃~30℃之间均能萌发与生长,其中19℃~26℃的外部条件生长最快,10℃以下与30℃以上生长减缓。且灰葡萄孢菌的生长需要光线的照射,以12h交替光照或黑暗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最适应的酸碱值为5。而孢子在水中萌发效率最高且最适应酸碱值为6。

1.2 病菌的发病条件

灰霉病是一种能够侵染番茄各个部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其发病的主要部位为番茄植物的残留柱头,并随着菌丝的生长逐渐侵染番茄的果柄与果实,使其产生灰白色的外皮,导致整株植物果实生长减慢或停止生长。由此可见,灰霉病的病菌是从植物的伤口或者枯坏组织进行侵入,且病菌可产生分生孢子,在孢子成熟后脱落,通过蘸花、雨水和生产操作等多种途径扩散进行传播,导致番茄内部感染灰霉病。这种病原菌的萌发与气温和湿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低温高湿度的一种病害。其中湿度作为灰霉病病原菌丝萌发和生长的主要条件,湿度越大其发病的概率和所侵害的面积范围就越大。在湿度达到90%以上,温度在5℃~30℃时,病菌的发病概率最高,高于30℃和低于5℃时则病菌基本不会发病。

2  生物防治措施

2.1 生物防治拮抗细菌

当前植物病害研究热点课题之一时利用拮抗细菌的生物防治手段来控制番茄灰霉病病害。这种生物防治方法具有有效性与可靠性较高的特点,同时不会对农作物种植环境造成影响,成为防治效果较好且使用安全的生物防治方式。所用于防治和控制灰霉病病害的细菌具有10多种,其中主要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有芽孢杆菌、乳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等。丁群英从海泥中分离得到一株含有地衣芽孢杆菌的海洋细菌,并对其进行发酵,形成对灰霉病有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并以100mL/m2的剂量,处理受到灰霉病侵害的番茄株体,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为明显,且防治率高达75%~89%。王梦雨等在种植地采集植物土壤和根茎样本152份,并通过分离提纯获得细菌620株。利用抑菌圈法实验,共发现具有拮抗性的病菌60株,其中较为稳定的为25株,最主要的拮抗细菌为有芽孢杆菌。将感染灰霉病的番茄植株进行接种和防治后,发现有芽孢杆菌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0.2%,在番茄果实和果叶中的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

2.2 生物防治真菌

目前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真菌有木素木霉 、绿色木霉、球毛壳、粘帚霉、木霉、胶粘红酵母、哈茨木霉、浅白隐球酵母等近十余种,其中最常用的真菌为木菌和酵母。木菌在番茄灰霉菌防治中的应用最为主要的作用是能够产生抗生素,并通过寄生来控制灰霉菌的生长。在植物病害研究领域,它被认为具有抗争性、寄生性、抗生性等特性。肖景惠对比浅白隐球酵母和哈茨木霉对灰霉病的治疗和控制疗效,研究结果发现哈茨木霉能够降低番茄茎上病斑的侵染范围,且降低植株的死亡率,其生物防治疗效优于农药防治疗效。张芳芳等利用400、500、700倍的木霉素对番茄茎、叶、果实进行灰霉病的防治,所产生结果分别为81.2%、85.4%、75.2%,在此实验中表明真菌浓度为500倍木霉素的所产生的防治效果最好。虽然对于真菌防治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但对于生物防治拮抗真菌的作用、种类、活性成分等研究还较少,需要相关科研人员扩大科学研究范围,进行更深入的科研实践。

2.3 植物源诱抗剂

植物源诱抗剂又名植物激发子,是一种能够诱导植物产生一系列反应从而达到自我防卫效果的生物化合物。这种物质在植物中的应用,即便浓度很低也能够被植物所识别,并诱发植物自身免疫系统活跃,来抵抗病原菌对植物的侵染。植物诱抗剂自身所具备的防治优势,使其常被用在植物发病之前的预防阶段,以预防病菌的发病为主要控制方式,使番茄株体能够正常生长,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倪瑞琪等研究葡聚六糖具有诱抗剂的作用,在番茄株体的使用能够有效控制灰霉病菌的侵染,且不同浓度的防控效果不同,在使用3次左右的诱抗效果为最佳,其防控率高达88.5%,与化学的杀菌剂效果相当。肖景惠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聚稀糖的浓度为10-6/mL与10-7/mL时,对番茄茎叶和花果的防效为62.5%与58.6%。其防治效果明显高于杀菌灵试剂。

3  展望

虽然我国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研究已经获得初步成效,但在实际应用在生产方面还缺少有效的方法。相较于化学防治而言,生物防治具有污染性小、对人体没有伤害、无农药残留等优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防治效果不稳定、部分生物试剂防治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还需要研究学者进行优化,利用生物基因工程来改变生物药剂的主要性能,使其应用到番茄植物生产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其防治效果。还可寻找更高效稳定的生物试剂,来大面积应用到番茄植物生产中,减少环境对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解决生物防治灰霉病的缺陷。今后,利用生物学知识、技术以及手段研制和开发新型杀真菌制剂是番茄灰霉病预防与控制研究的主要目标。

4  结语

总之,生物防治作为预防和控制番茄灰霉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环境污染小、对人体危害小等众多优势。但在具体应用中,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范围较小,大多直接使用拮抗菌剂进行防控,因此其防治稳定性难以保障。同时由于生物因子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对使用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对生物因子进行改造,不断提升生物防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障其在番茄植株中的应用效果,从而达到降低灰霉病侵害程度,提升番茄的整体产量。

参考文献

[1] 白静.番茄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9(8):84.

[2] 李宝庆,王伟娟,鹿秀云.番茄灰霉病防治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19):100,104.

[3] 马晨,周欣玥,王全.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园艺与种苗,2018,38(2):61-62.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抑病型土壤文献计量分析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首届国际生物防治大会在北京举行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枯草芽孢杆菌BS—8D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田间试验效果及作用机理
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分析与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