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二 赵卓然
安徽“冲”起来了。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与修订前相比,2018年安徽省经济总量上调4004.08亿元,增数居全国第一。凭借较大的修订增量和7.5%的经济增速,2019年安徽省实现生产总值37114亿元,总量居全国位次冲到了第11位,较上年前移2位;人均GDP达到 58496元,折合8480美元,比2018年增加4418元,居全国位次冲到了第13位,较上年上升8位,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均创下了安徽历史上的最好纪录。
一时间,在媒体、专家和民间等不同话语体系中,安徽被冠以“2019年最大一匹黑马”的名头,并戏称安徽“闷声发大财,深藏功与名”,屡屡刷爆朋友圈。
从外界反应来看,“黑马”安徽犹如一颗巨石猛然间投入一片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其传递给外界的第一印象,是对经济地理格局的重新“洗牌”,更改变着传统观念中对安徽形成的固有认识。
安徽之“变”,首先体现在跳动的区域经济大数据中。
先看经济总量,2019年,安徽实现了新跨越,迈入全国区域经济中上游。从2014年安徽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到2019年突破3.5万亿,安徽仅用了5年时间。而上海为7年,河北为7年,湖南为6年。
縱向比,安徽争先进位,改变了经济总量多年位于第14、13位的状态。梳理发现,从2011—2015年,安徽经济总量排在31省份第14位;2016—2018年,安徽上升1位,排在第13位;2019年,安徽上升2位,排到第11位。若以2010—2019年这个10年的区间来看,安徽从第14位上升了3个位次,是这10年中上升最快的省份之一。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速,安徽将在“十四五”期间,有望超过上海,挺进前10强。
横向比,与2018年经济总量相比,2019年安徽增长了7107.18亿元,经济增量超过了江苏、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等经济大省,仅次于广东。由此,安徽上升2个名次,赶超了北京和河北,上升位次在31个省份中排名第2,仅次于贵州的上升3位。
其次,从经济增速上来看,安徽持续稳中有升。2019年安徽经济增速达到7.5%,比全国6.1%的经济增速高出1.4个百分点,进入全国经济增速前10强,位居第9位。放在长三角来看,安徽7.5%的经济增速排在第1位,高于上海的6%,江苏的6.1%和浙江的6.8%,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安徽力量。
拉长时间段来看,过去10年安徽平均经济增速达到10.11%,比全国7.57%平均经济增速,高出2.54个百分点;比上海7.35%平均经济增速,高出2.76个百分点;比江苏8.83%平均经济增速,高出1.28个百分点,比浙江8.18%平均经济增速,高出1.93个百分比,是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
第三,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来看,安徽成为“大赢家”,增加4004.08亿元,是上调增数最多的省份。其中,核算后安徽二产业增加值为14094.4亿元,增加252.4亿元,三产增加值为17278.5亿元,增加3751.7亿元,占据了4000亿元的“大头”,占GDP比重比初核数提高5.7个百分点,达到50.8%。
增数集中体现在安徽规模以下企业的爆发。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安徽规模以下小微企业数增长1.8倍、个体户增长39.3%,特别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三个行业增加值增长较多。
市场主体数量被看作是经济发展“晴雨表”。统计数据显示,安徽自2014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极大释放出经济蕴藏的潜力,市场主体数量由2013年的214.1万户,到2019年11月底突破500万户,达到506.8万户,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民营企业首次突破130万户,达到132.15万户,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商事制度改革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在安徽掀起新一轮创业创新热潮。同时,四经普提供了翔实的异地产业活动单位数据,安徽异地产业活动单位得到全面反映。
最后,从人均GDP来看,安徽实现了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反映的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和规模,人均GDP代表的则是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在区域竞争和反映经济变化中,更具有说服力。
2019年,安徽人均GDP达到58496元,折合8480美元,位居全国第13位。放在中部地区来看,安徽位列第2,仅次于湖北,高于湖南、河南、江西和山西。8000美元是经济起飞阶段迈入加速发展阶段的重要节点,以目前的速度推算,安徽人均GDP将在“十四五”期间迈上10000美元台阶。
10年前的2010年,安徽人均GDP居全国第25位;2年前的2017年,安徽人均GDP上升1位,排在全国第24位;2018年,安徽人均GDP上升3位,位居全国第21位;2019年,安徽跃升12位,从全国中下游成功跻身中上游,堪称人均GDP榜单上的最大“搅局者”。
四个不同层面的数据演变过程,乍一看眼花缭乱,其背后的实质只有一个,即安徽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上的地位大幅度提升。
那么,安徽为什么能?外界在问,安徽也在问。
2月25日,安徽又一次抢到了“头条”。
当日,在合肥举行2020年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仪式,8个项目通过现场签约、“云”签约方式进行,总投资额达1020亿元。
其中,以色列高塔(TowerJazz)半导体的模拟芯片工厂项目,超过400亿元;蔚来汽车、华润集团、中国电子3个项目超过100亿元;协鑫集成、鑫丰科技、国轩新能源、航天嘉诚4个项目合计170亿元。仅仅8个项目,投资额便超过千亿元,可以说是安徽近年来招商上的大手笔。
大手笔的背后是安徽多年在项目上的“深耕细作”。区域之争,实质就是项目之争。大项目、好项目多的地方,变化就快,发展就快。安徽之“快”,“快”在项目;安徽之“变”,“变”在产业。
过去,安徽经济发展慢,工业底子薄,项目承接能力不足,缺乏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产业集群。智者谋变,2004年4月,一个名为“861”的行动计划“破土而出”,很快在江淮大地生根发芽;2006年,安徽提出“工业强省”。此后10多年时间里,“861”和“工业强省”成为安徽发展高频词,每年推出一批大项目,引进一批大项目。
在壮大安徽经济筋骨的持续进程中,安徽谋划项目的魄力之大,让外界为之一惊。
京东方的故事便是一个生动写照。2008年,合肥市政府安装生产线,将京东方6代线招徕到了合肥,总投资额高达175亿元,而2007年合肥用来发展的财政资金才30亿元左右,除了85亿元的银行贷款,剩下的60亿资本金缺口谁来补?
创新是安徽最宝贵的基因和最闪亮的名片。图为位于合肥滨湖科学城的安徽创新馆。
面对一个前景不明的项目,合肥没有犹豫,而是“另辟蹊径”,市政府平台、京东方A股上市平台齐上阵,为京东方的融资之路开辟新路。这一大胆的操作被列入了商学院的教科书,此后又在多个招商项目中成功应用。合肥也被外界称为最厉害的投资“合伙人”和最成功的“风投公司”。
此后,合肥将集成电路产业列为首位产业。2016年5月,合肥与兆易创新共同出资组建长鑫公司,这是安徽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超过1500亿元。2019年,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宣布投产,业界沸腾。如今,合肥已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城市之一,集聚了超过200家上下游企业,向“中国IC之都”迈进。
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安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累计开工1.5万个,建成近9000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正式跨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
安徽在塑造新兴产业集群上的站位之高,为发展培植了深厚土壤。2015年9月,安徽省发布“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和总抓手。其中,“10”大工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这为安徽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新机遇。
安徽的雄心是通过塑造一批高层次产业,实现增长动力新转换、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安徽有底气实现这一目标吗?
安徽有。戰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这恰恰是安徽最宝贵的基因和最闪亮的名片。以中科大为基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安徽科技与产业相结合,释放出爆发式的能量。
2019年,安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33家,总量达到6636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以“芯屏器合”为代表的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厚积薄发、一举成名。
所谓“芯”,是指芯片产业。目前合肥已集聚了包括长鑫存储在内的186家集成电路企业,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存储产业集群。
所谓“屏”,是指新型显示产业。合肥已建成世界最大平板显示基地。京东方在合肥建设了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10.5代TFT—LCD生产线,在65英寸、75英寸市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
所谓“器”,是指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安徽六轴机器人产量已居全国第一。
所谓“合”,是指人工智能和制造业加快融合。脱胎于中科大的科大讯飞已是中国最重要的人工智能企业之一。合肥打造的“中国声谷”已集聚包括科大讯飞、华米科技、海康威视、寒武纪等在内的600余家企业,形成了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外界将这些新兴产业誉为:“芯”光灿烂,“屏”步青云;“器”势磅礴,智同道“合”。围绕“芯屏器合”四大体系,安徽在全省建设了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五大新兴产业。2017年,安徽审时度势,提出“三重一创”建设,在奋力实现制造强省目标上更进一步。
努力终于赢得收获。2019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9%,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8.2个百分点,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这是安徽多年对创新战略矢志不渝开出的工业之花,也是安徽之“变”的核心支撑力。
如果说项目为王、产业为优,是安徽航船的“发动机”;那么区域战略上“五指”成拳,则是安徽奋进的平台载体。
就在“黑马”安徽刷屏的同时,一座城市也霸占了人们的眼球。
这便是合肥。经过第四次经济普查,2019年合肥经济大爆发,经济总量从2018年的7822.91亿元一路飙升到9409.4亿元,增量高达1586.49亿元,连跨两个千亿元台阶,成功迈入全国省会经济10强。合肥经济首位度由2010年的21.9%提高到2019年的25.4%,成为安徽当仁不让的核心增长极。
放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来看,合肥排名再进一位,上升到第7位,超过了南通,排在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之后。在全国城市经济排行榜上再前进4位,位居第21位。
拉长时间段来看,合肥带来的冲击感更为强烈。20年前的2000年,合肥经济总量仅有325亿元,比肇庆、临沂等“十八线”城市还要低,排在全国第82位。20年后的2019年,合肥整整跃升了61位。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在内的全国所有城市中,合肥是提升最快的,没有之一。
合肥一时风头无二,被外界认为是“建国之后最励志、逆袭最成功的城市”。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2020年合肥将极大可能跻身“万亿城市俱乐部”。
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在合肥的亮眼光芒时,却不知安徽其他一些城市在最近一波发展浪潮中,也悄然崛起。与2018年修订前的经济总量相比,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数据上调的安徽地市有13个。
上调最多的是滁州,上调了792.4亿元;合肥上调了782.19亿元,增数第2;阜阳上调了647.8亿元,增数第3;安庆上调了279.2亿元,增数第4;亳州上调了274.11亿元,增数第5;蚌埠、六安、宿州、宣城4个市上调超过100亿元。
这也导致安徽多市经济总量实现重要跨越。从全省来看,2019年合肥一马当先破9000亿元,芜湖突破3500亿元,滁州、阜阳、安庆、马鞍山、蚌埠5市首次突破2000亿元,超过2000亿元的地市达到7个,比2018年多出5个,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增长极,改变了安徽过去“一核少极”的区域格局。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滁州和阜阳的强势崛起,成为安徽区域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019年,两市凭借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经济增量和超过9%的增速,分别拿下安徽经济“探花”和第四,携手进入全国城市经济100强,距离进入3000亿元城市仅有一步之遥。
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进程中,2000亿元城市是一个省份发展重要参数指标,城市数量的多少具有符号意义,意味着经济发展站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长三角来看,江苏13市经济总量全超过3000亿元,浙江8市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安徽与江浙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也是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安徽正在乘胜追击。2020年,安徽极有可能将再产生3个3000亿元城市,2个2000亿元城市。届时安徽将有9市超过2000亿元,5市超过3000亿元。
从中部六省来看,安徽取得了新突破。目前,中部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的城市,河南有13个,湖南有9个,湖北有8个,江西有6个,山西有1个,安徽7个仅次于河南、湖南和湖北,进入中游水平。
五指不成拳则无力,发力不一致则无功。高铁动车组跑得快是因为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集聚成一个合力,安徽“一核多极”的区域内生动力,合力推动安徽板块加速崛起,而发力的方向正是安徽全域上下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长三角一体化。
“人的命运,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时代的进程。”这句话对安徽同样适用。安徽把握住了时代的进程——中国区域发展大脉搏长三角。
过去,安徽是“不东不西”的尴尬;如今,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由“配角”到“主角”的背后,是安徽长达30年的付出和努力。
从1988年“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始,安徽便踏上了叩问长三角的历程,到2019年10月,蚌埠、黄山等7个城市“入长”,长三角覆盖安徽全部16个市。31年,折射出的是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世态百味,其中有坚守,有努力,也有持久的欢呼。
多年来,为真正融入长三角,安徽全力在互联互通和等高对接上做文章。2008年4月,安徽建成通车第一条高速客运专线合宁高铁,到2019年12月,商合杭高铁(合肥以北段)正式开通,安徽16个市全部进入“高铁时代”。由此,安徽成为全国第2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并以1903.45公里的高铁总长度拿下全国第一。
很难相信,十几年前,从合肥到南京、上海的列车需要“绕道”蚌埠或芜湖才能到达,如今在安徽的任何一个市,都能乘坐高铁直达江浙沪。这是安徽之“变”的最直观体现。
交通的互联互通,加速了安徽与长三角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涌动,创造新的经济活动和就业岗。一组数据便可以窥知。
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的优质绿色农产品早已深深融入沪苏浙人们的生活,搭建起最温情的纽带。安徽30%左右优质粮油初加工产品销往沪苏浙,仅马鞍山和县每年就为长三角供应蔬菜达60万吨,成为沪苏浙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
而沪苏浙“回馈”给安徽的是数以万亿计的资金。从2016年到2018年,沪苏浙来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5654.7亿元,新建10亿元以上大项目270个,比重接近全省4成,制造业项目占比更是达到6成左右。
伴随项目和资金的大量涌入,安徽从2013年开始,已连续7年出现外出人口回流现象,大部分来自长三角,步入“外出人口持续回流”新时期。2018年末,安徽常住人口6323.6万人,比2017年增加68.8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二;2019年,安徽常住人口6365.9万人,比2018年增加42.3万人,比2010年增加409.2万人,从“长三角飞”到“凤还巢”,为安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用一句流行的“双赢”来说,就是沪苏浙需要安徽,安徽也需要沪苏浙。安徽作为长三角的“后来者”,经过多年的融入发展,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核心区的外围腹地,而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真正主角之一,正以“合伙人”的姿态,深度参与长三角更高水平区域分工。
2019年5月,长三角三省一市领导峰会在芜湖召开。这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首次召开的峰会,安徽作为轮值主办方,向全国展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区域板块的真正崛起,外力固然不可或缺,但要想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突出重围,还得炼好“内功”。
安徽深谙其道,正全面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行动计划》,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焦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建设“一圈五区”发展新格局,覆盖安徽“一核多极”,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与周围邻居产生深度竞合,进而塑造未来的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
占据地利,紧抓天时,在叩问长三角31年的持续进程中,安徽也在潛移默化中发生了最大的改变—人和,这是安徽之“变”的核心力量。这些年来,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等先进的发展理念,如同潮水一般涌入江淮大地,带来的改变不仅是“传统农业”大省的外在形象,更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塑造。
人和则地区兴。“安徽最大的改变是安徽人,形成干事创业的好状态;改变最多的是干部,干部队伍的理念、思路、作风、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有这样的一批人,安徽能不“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