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森
金融开放是未来我国经济领域开放的焦点和重头戏。众所周知,金融要素的自由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潜在的风险也很显见,全球多个国家的实践证明,盲目放开金融大门后果非常严重。我国金融体系从计划经济下的行政体系衍化而来,大型金融机构以国有控股为主,金融运行的市场化运行程度不高,利率、汇率等金融要素的定价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构架以及法律体系,与目前以英美为代表的国际主流金融监管和法律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从我国金融体系特征出发,稳妥推进金融的进一步开放。
首先,立足金融开放,不能忽视香港金融中心的重要战略意义。在“一国两制”背景下,我国金融体系除了内地的金融体系外,还涵盖与国际主流金融体系高度对接的香港金融体系。作为全球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金融体系从法律体系、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均直接脱胎于英国金融体系,市场和语言环境国际化程度非常之高,以金融资本和金融人才为代表的金融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高度自由流动,为我国内地金融体系对接国际金融体系架构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枢纽通道。改革开放40多年来,香港是内地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市场融资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未来,香港金融市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拓宽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联通通道,加强两地金融体系的沟通融合,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稳定繁荣香港金融市场,仍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举措。
其次,以开放促改革,加快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市场的顶层设计中,我国主要的证券交易所都是市场监管部门的事业单位,一定程度上存在“裁判员、运动员”一肩挑,以及直接融资占比较低、市场运行效率不高、投资者权益保护不到位、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积极稳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加快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建设,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日韩资本市场开放以及国际知名证券交易所国际化经验,在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基本国情与整体风险敞口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国际间不同市场联运所带来的风险。总体来看,加强证券交易所改革,提高国际化程度,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核心。只有从组织性质改革、监管制度优化、上市机制完善等多方面入手,推进我国证券交易所与国际主流证券交易所相对接,才能真正带动我国证券市场融入国际资本市场。
再次,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软硬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开放相适应是推进金融开放的重要条件和策略。一方面,需要着力提升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信用信息体系、会计标准等多方面金融基础软设施的国际化相适应程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加快以人民币支付结算清算体系为核心,以资产登记托管系统、交易设施、基础征信系统等为支撑的金融基础硬设施建设,为我们金融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期一组论题从上述角度以及银行业开放等方面展开探究,并附日本知名专家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相关观点,以期为加快推动我国金融进一步开放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系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