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琰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崇正书院,浙江宁波315200
在当下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育能够充分估计他们的生活起点,符合个体的愿望、意志和需要,使他们受到尊重,让他们有权利去尝试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这一课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的。笔者试从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开放化、民主化、高效化谈谈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的内容。这表明数学教学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巧妙嫁接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原则,创设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用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情境表示出来,就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数学就是要用数学。
我们应当认识到让学生主动地在学习中发现、获取知识,就必须为他们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更多的让他们作为一个主体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来。动手操作为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条件。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动手操作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将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研究和学习。
如:在教学《简单的相遇问题》时,我不是简单地把例题呈现在黑板上,然后分析解答;而是采用以动促思的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每人手持一辆汽车模型,通过操作演示理解相遇问题中的“同时”“相对”“相遇”等的关键字,同时让学生在多次操作的基础上整合言语,编出应用题。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自觉的对所操作的对象进行组合搭配,加工再造,形成创造性的见解。
如:在教学10的组成时:先用小棒摆一摆,看看可以怎样填。
许多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得到不同的填法,而且在操作中发现了摆的规律,如图所示:
第一次摆:左边9根,右边是1根
如果一次从左边拿一根,移到右边就变成左8右2,依次移下去,就能很快得出左7右3,左6右4,左5右5,左4右6,左3右7,左2右8,左1右9。在操作的基础上,学生创见性地发现两组的小棒分别交换一下可以得到9种分法。
借助分小棒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在自主活动的同时得出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真正领悟10的组成,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使独创思维迸射出火花,让学生在实践中享受获取知识的欢乐。
人的智慧集中在指尖。动手操作时手眼的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又是手与脑密切沟通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不是把“底乘以高再除以二”这一现成结论告诉学生,再让学生在大量练习中强化巩固;而是让学生先复习旧知识,了解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然后提出探究性问题:利用手中的三角板、三角形学具,能否从已经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这样学生通过摆、拼、移,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联系,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在引导他们积极合作,参与活动的同时,也应该让他们主动的学会评价,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投身教学过程,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体现民主化,以达到对学习潜能的最大限度释放。
我们要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励主动探索,与此同时也应该让每一个孩子在交互合作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体会成就感。
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中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索:
教师首先让学生猜想圆柱的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索:V=1/3sh。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开展实验的材料,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使他们拥有更饱满的姿态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中去,创造出令人折服的问题解决方案:
方案一:选择同底等高的萝卜圆锥、萝卜圆柱,通过称重量发现它们之间的体积存在着1/3的关系。
方案二:选择圆锥形的烧杯,装满水后,倒入同底等高的圆锥形烧杯中,发现倒3次就满了,因此得出他们之间的体积存在着1/3关系。
方案三:选择厚纸做成的空圆锥和同底等高的装满沙子的圆柱形烧杯,把烧杯里的沙子倒入纸圆锥里,发现烧杯里的沙子三次以后被倒完了,由此测出他们的体积存在着1/3的关系。
方案四:选择一个铁圆锥,把它放入同底等高的盛满水的含刻度的圆柱形烧杯里,等水溢出后取出铁圆锥,从刻度上读出剩下的水占整个烧杯的2/3,由此推断出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1/3关系。……
评价不仅是对知识的再现与强化,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开始。我们就要为学生创设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能参与到课堂评价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首先请学生自己编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然后出示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算式:24×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算理中掌握算法。学生在尝试计算后得出三种结论:
(1)24乘3等于612。(2)24乘3等于72。(3)24乘3等于92。
那么,究竟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呢?让学生自己通过评价作出判断。
生1:我认为612肯定是错的,因为即使是100乘3才等于300,而24乘3的积应该比300小得多了。(真聪明,运用了估算的方法来检验。)
生2:我认为72是正确的。除了用3乘4等于12,3乘20等于60,60加上12等于72的算法外,还可以用3个24连加的方法计算出和是72。(真会动脑筋,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
生3:我认为连加的方法过于麻烦,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先用3乘
第一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4得12,写2进1,再用3乘第一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2得6,6加1得7,十位上写7。
生4:我是这样算的:24×3=8×3×3=8×9=72(巧妙,棒极了!)……
学生以原有认知为基础,各抒己见,对已有的信息(即结论)加以评价判断,在对知识进一步加工整理的同时得到了不同角度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实现对自我能力方法的反思,重新认识与判断自我。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已无法适应教学形式的改革,在倡导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今天,多媒体向我们展示了它丰富多彩的一面,以多样化的手法与方式,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上极大的拓展时空,有利于学生多渠道,多角度的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加感染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是以学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条件和归宿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就应取消教师演示学生看的形式;凡是能让学生动口说出道理的,就应该取消教师概括学生听的形式;凡是学生能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教师包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