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社区普法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2020-06-19 08:12潘阳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

【摘要】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崛起,为普法教育提供了新的形式。近几年B站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碰撞中,逐渐摆脱了低龄、二次元的刻板印象,发展成了一个“硬核”视频制作与知识分享的青年文化社区。本文将分析罗翔法学课B站爆红的原因,总结普法短视频的传播策略。

【关键词】青年文化社区;普法短视频;传播策略

1. 普法短视频现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占网民整体的88.8%。短视频将文字和图像融合,更加直观、立体的展现信息,匹配了当下媒介环境的变化,充分满足了当代大众的表达需求和分享诉求,成为其碎片化时间里的重要娱乐方式。同时也为普法教育提供了新的空间与形式。

在2018年网信办指出:鼓励政府机构入驻短视频平台。如吉林省四平市公安局@四平警务抖音账号开通半年内就收获1000余万粉丝,累计点赞数超4000万次。该账号接地气的内容、场景化的表达受到粉丝的追捧,成为官方政务短视频成功的案例。互联网时代的普法教育依托短视频平台强大的社交属性和丰富视频制作功能,通过对主流文化的诙谐结构,爆发出了强大生命力。以B站为例,通过对法考教学视频鬼畜式的二次创作,使得该类视频受众下沉,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爆炸式的传播。

2. 互联网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必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普法教育是“全民普法”的重要环节。互联网青少年普法必要性原因如下:①网络空间充满着暴力、色情、等犯罪信息,青少年处于个体自我界定能力较为有限的阶段,需要法律的知识来明辨是非。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特别是一些青少年严重暴力事件一次次触动公众的神经。③提高青少年素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基础性的社会工程,如今青少年的网络使用率越来越高,必须从原本的家庭、学校、社会拓展到网络空间。④传统普法教育有缺少专业人士、内容枯燥等的缺陷,在网络空间结合青少年自身文化传播可以收获良好效果。

3. 罗翔B站“出圈”原因分析

“出圈”一词指的是某种文化脱离固有的传播群体,向着其他圈层施放影响的过程。罗翔“出圈”以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也是司法考试教育辅导机构的一名培训老师,曾多次参加央视今日说法节目的录制。3月9号,罗翔入驻B站仅两天粉丝数就突破了百万,3月27日罗翔宣布加入b站激励计划,并将该计划全部所得捐给儿童救助基金会。此时他的B站账户关注人数已经达到了450万。

3.1 粉丝基础与受众下沉

罗翔在入驻B站前已经是名声在外的法学院教授,他的课堂经常爆满一座难求,也多次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今日说法》节目的制作。许多参加司法考试的学生都听说过罗翔的名字。2018年B站账户“厚大教育”发布的罗翔刑法课程在2019年点击量就已经突破了350万。其教学视频被网友用剪辑、合成等方式创作称鬼畜视频,吸引了许多非法考学生的观看。法考的学生和其相关视频的爱好者一直期待着罗老师能够开设B站的个人账户。不同于刑法课的课堂教学,面向全平台用户的个人账户内容更加具有普适化的特点。此外平台本身带有强大社交属性,许多网友也因此慕名而来,使得受众进一步下沉。加上罗老师风趣的讲解,许多网友都被圈粉。在视频开始时会用弹幕发送“上瘾”、“恭喜你打开镇站之宝”等来表达对于罗老师的喜爱。

3.2 猎奇心理与知识内容的认可

猎奇心理是受众心理的一种,即要求获得有关新奇事物或新奇现象的心理状态。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的猎奇心理最为强烈和活跃。罗老师课堂的一些案例本身就具有的强烈的猎奇性质。一些元素会迅速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好奇心驱使着他们观看视频内容。罗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述,将法律的知识与自己最朴素的正义感传递给了受众。对社会热点案例充满正能量的发声,在了解法律知识的同时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对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思考也引起了青少年用户的强烈共鸣。

3.3 叙事风格的趣味性

传统普法视频虽然法律知识点丰富,但多数需要较长时间的观看且内容过于正统和枯燥。在罗老师课堂中他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将法律案例讲述的极具故事性。他的案例中总会有一个人叫“张三”,网友们戏称为“法外狂徒张三”,把其故事称为法治连续剧《法外狂徒张三传》。这种情景化的方式让受众迅速沉浸在故事构建的框架之中,从这些离奇却又符合逻辑的段子式的案例中学习法律知识。不仅仅只是讲段子,罗翔非常喜欢引用康德、爱因斯坦等人的思想。

3.4 B站社区助力,颠覆刻板印象

新媒体时代的内容输出必须与平台属性相符合才促进内容传播,如今B站已经演变成了一个硬核知识分享的青年文化社区,罗翔的到来让法律与次元文化擦出了火花。《白嫖狂徒张三》、《监狱纲目》、《张三版野狼Disco》等各种版本的鬼畜视频也为他的火爆打下了粉丝根基。除此之外B站的内容垂直化细分让B站的科普区备受关注,今年疫情期间“半佛仙人”、“巫师财经”、“罗翔说刑法”等科普向的视频分享账号先后走红。加上平台特有的社交属性,观众通过弹幕、转发让内容迅速扩散的同时带来参与的满足感。

4. 青少年普法短视频播策略

法治已经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了。调查显示,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3.7%,首次触网年龄持续提前,低龄化趋势明显,10岁以后自己才有意识上网的比例由2013年的31.9%下降至2017年的24.6%。普法短视频应当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4.1 立足基本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中包含着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了解宪法有利于青少年学习我国的法律精神,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传播内容立足基本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

4.2 结合热点传播,回应时代关切。

社会热点、突发事件、重要节日本身就极具话题性,通过带有标签性的内容能够大大吸引公众的关注度,是视频提升人气和捕获注意力的重要方式。法制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诸多的法律问题,青少年尤其需要人答疑解惑。及时的发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帮助青少年获得更多的法律知识。

4.3 普法账号“网红”化,多渠道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普法教育视频,要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品牌的拓展,打造网红账户,有助于吸收新用户,提高受众对于内容的接纳。定期更新也更好满足受众需求,增加受众粘度。如今,抖音、快手在短视频行业的第一梯队,B站、微视、火山视频等也紧随其后。传播主体要选择合适自己风格的平台多渠道投放,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4.4 创新内容,趣味分享

短视频时代内容分享变得更加便捷,用户的注意力也容易被转移。视频虽短但是可以呈现丰富的内容和海量的信息,只有提升内容的品质才能从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普法短视频要结合市场定位,针对年轻人的特点创新形式,达到普法教育的最佳效果。如“四平警务”采用的小品、戏剧的形式都很好的提升视频的趣味性。

4.5 加强互动,注重用户体验

短视频平台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社交属性,用户可以轻易的将视频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会媒体。同时还可以用留言、话题参与、弹幕等方式与创作主体互动,这种信息的反馈更加迅速准确。提高与用户的双向互动,可以优化自身传播内容,满足用户参与感。例如在内容创作之前通过微博互动开启投票功能筛选内容主题,以及阅读弹幕留言回应用户提出的问题,解答青少年关于法律的思考。

5. 结语

互联网是影响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媒介环境的变化使得青少年普法教育的方式、内容发生改变。普法短视频有着天然的传播优势,可以成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良好补充。

参考文献:

[1]于朝晖.CNNIC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网信军民融合,2019(09):30-31.

[2]吕梦臻.互联网时代下的“娱乐至死”[J].视听,2020(01):25-26.

[3]季为民.互联网媒体与青少年——基于近十年中国青少年互联网媒体使用调查的研究报告[J].青年记者,2019(25):9-14.

作者簡介:潘阳雨,湖北省红安县,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
从读者发展角度分析阅读传播策略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大数据时代精准广告的传播策略及产业重构效应研究
中医药在南非的发展现状及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