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大众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时也助推了我国教育模式的改革和进步。教育招生考试作为国家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关乎考生的升学与发展,也是国家经济建设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传统的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与服务模式在面对流程复杂、工作量大的业务时,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鉴于此,从20世纪末期开始,我国很多省市专职机构逐渐开始应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与服务。本文以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与服务的概念为切入点,分析推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考试招生管理与服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服务
引言
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相关专职机构非常重视教育招生考试工作,为了更好地保障教育招生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使其更好的发挥育人和选拔的功能,可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教育招生考试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1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与服务的概念
我国教育招生考试包含各级各类考试,总体上可分为学历类考试和证书类考试,常见的有普通高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研究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我国的教育招生考试紧密围绕人才储备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招生考试的组织管理不仅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同时也是一种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的服务,包括为学生个体成长服务、为人才培养与选拔服务和为国家教育深化改革服务[1]。
2教育考招生考试管理与服务的现状
随着经济建设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与提升,教育招生考试信息化平台已经成为提高教育招生考试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工具,各级各类教育招生考试基本上皆针对自身特点,完成了相应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我们需清醒认识到,即便招生考试工作应用信息技术取得实效,但与其他行业相比较,教育招生考试业务信息平台的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尚未完全契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现状是由教育招生考试行业度有特点造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多部门协同管理多种类考试业务
我国的学历教育考试种类繁多,不仅包含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学历考试,同时还涉及各类成人高等教育考核、大中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考试,不仅要面对不同年龄的考生群体,且需要多部门多机构协同管理。
2.2 招生考试组考工作关注度高
我国当前的学历教育招生考试,总体工作流程較为复杂,一般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①公开招生计划;②考生报名工作;③具体的考务实施工作;④学生档案投取工作;⑤录取工作等。除以上常规的招考流程外,在一些特殊的考试中,还会增加结构性面试工作。
2.3 信息数据复杂,精确度要求高
计算机取代人工成为信息处理主要工具后,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有了显著提升。在教育招生考试相关工作中,各环节衔接的依据就是数据信息。考生的个人信息、成绩信息、体检信息和志愿信息等不仅涉及考生个人利益,也关乎教育招生考试的公正与严肃性。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省市教育招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招考数据信息安全性和准确性,要求务必确保考试信息数据精确无误,万无一失。
3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招生考试的管理与服务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的学历教育考试招生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该平台的用户包含个人和专职机构,功能涵盖学历教育的每个环节,尽可能多的应用已成熟技术,是互联网+教育招生考试的行业平台。
3.1 构建互联网+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
当前我国教育招生考试具有工作量大、信息繁杂等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效度,应着力结合我国教育招生考试自身特点和实际,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相较于现有教育招生考试信息平台而言,该平台应具备技术和行业整合功能,从而大幅提升功能性,不仅可以为考生提供线上实时咨询服务,同时也可以为宏观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3.2 借助互联网+科技提升考试组织管理工作质量
目前,各省市教育招生考试行政机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在国家级考试组织的风险防控之上,以普通高考、研究生考试等国家级考试为例,平稳安全是考试组织工作的底线。专职机构在制定相应科学严谨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同时,可借助已成熟的互联网技术辅助考试组织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降低风险。比如在对评卷教师网上阅卷的身份进行核验时,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下的人脸识别模式和身份证核验方式来甄别评卷教师的身份。为了方便考生,可应用虚拟三维动态指示地图来辅助学生迅速找到考点和考场等。用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将管理融入服务之中[2]。
3.3 探索建立联网机制的考试信用评级体系
学历类选拔考试承载着现阶段为国选才的重要职能,考风考纪问题是考试组织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关乎考试安全。多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省市专职机构对此高度重视。为防止考场内手机作弊和替考等违规违纪行为,多地在国家级考试中使用通信信号屏蔽仪和金属探测器等专业设备,以此来严防作弊行为。但即便如此,该类作弊行为仍有发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背景下行业和科技的改革和发展,教育招生考试专职机构探索将各类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当前的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与服务之中。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不仅提高了考务工作的质量以及服务水平,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互联网+教育招生考试的管理与服务,是在历史成就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也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琼,宋玉,黄薪达.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教育招生管理模式探究——以广西体育运动学校为例[J]. 中国市场,2017(35):169-170.
[2] 林永泉.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装备智能化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教育装备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应用案例[J]. 浙江教育技术,2017(6):59-61.
作者简介
朱世珺(1980-),男;学历:研究生,职称:助理研究员,现就职单位: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