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涛
摘 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信息化教学不断融合。“之江汇”平台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和不断更新,在中职信息化教学上的应用逐步深入。本文通过“之江汇”平台应用,结合信息化手段构建高效学习环境,探讨“之江汇”平台在电子技能课程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 之江汇;电子技能;信息化教学;实践
教育教学与信息化结合的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逐步进入课堂,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信息化延伸和拓展。如何将信息化运用于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电子技能课程为例,探讨“之江汇”平台在电子技能课程中相关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1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种外部事件,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来影响学习的内部过程,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1]。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而“之江汇”平台的运行,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之江汇”平台简介
“之江汇”平台全称“之江汇”教育广场,它是以云计算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搭建涵盖核心应用的教育云平台,同时汇聚第三方优质资源及应用,搭建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桥梁,最终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教育[2]。
3“之江汇”平台优势
“之江汇”平台不同于一般的网络教育平台,它是由政府主导研发,集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教育教学专家、一线教师等共同探索、开发的一个具有全面知识的教育平台。
3.1 功能强大、工具实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更新,“之江汇”平台功能越来越强大,实际效用越来越贴近常规课堂,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之江汇”移动端有“移动讲台”、“名师微课”、“基地校”、“名师工作室”、“导学检测”、“学生点评”、“课堂记录”、“班级通知”等等一系列应用工具。
3.2 资源丰富、随时学习
“之江汇”平台有政府主导推行,各地区教师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通过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多,各类资源的不断共享,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最多的模块已经达到一个知识点最多就有几百个资源,几千个习题的程度,通过“之江汇”平台共享,供教师和学生随时学习,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3.3 主体转换、创新创造
“之江汇”平台应用于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将主体从教师转换到学生,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教学理念。通过移动教学,很多时候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4“之江汇”平台教学应用实践
传统的电子技能课程中,往往以 “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做”的教学模式为主,实践中经常出现教师难以讲明白,学生难以听清楚,操作时不够规范等问题,导致教师需要反复强调,学生反复操作的不良循环,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磨灭了学生的兴趣,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极其不利。通过“之江汇”平台应用正好可以解决这种教学现状,弥补传统教学上的不足。“之江汇”平台在教学中的部分应用如表1,具体模块中又包含各种信息化工具。
以“基本焊接技能”课程为例,传统五步法焊接需要教师当场演示,烦琐又不规范,无法将核心技术传授给学生。通过“之江汇”平台应用于此课程时,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4.1 课前导学,助推自主学习
在授课前,教师可以通过“之江汇”平台发布通知和布置课前导学,通知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端告知学生上课时间和地点。课前导学教师可让学生在网上寻找基本焊接技能的视频、焊点的要求等,主动去探究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个人空间上传实训教学焊接视频。
4.2 课中互动,提升学习效率
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之江汇”平台发布项目任务书、视频图片资源、评分标准等,让学生开始自主基本焊接技能训练,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教学资源,选择性的观看薄弱环节,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还可以通过“移动课堂”实施一些教学常规,比如白板功能、 “聚光灯”、“高拍仪”等特殊工具,教师还可运用“移动课堂”实施在线检测和课后练习布置。
4.3 多元评价,完善课堂反馈
在评价总结阶段,通过“移动课堂”中的评分工具实施过程性评价。学生可以通过拍摄上传作品,对比焊接质量,相互评分。教师可以结合过程评价分数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移动课堂”展示学生作品。整个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光荣榜”展示个人或者小组评分和排名,运用“学生点评”对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进行职业素养、个人行为等方面的评价和评价报表的生成,实现智能分析。
4.4 课后巩固,延伸学习热情
课后教师可以将本次课堂的优缺点和部分优秀作品上传到教师个人空间,供其他教师和学生观看学习。
5结束语
“之江汇”平台的应用,加大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联系,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体現了信息化教学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冯海鸥.浅析学习事件与学习条件之关联——读加涅的《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有感[J].教育现代化,2015(5):72-74.
[2] 陆贞珍. 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家园共育架起信息的桥梁[J].电脑迷,2018,94(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