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改革团员教育管理,团鄞州区委针对学生、职业青年不同类型,把好“培养-入口-管理-推优-出口”五大关卡,全过程管理、全程培养,构建团员全生命周期成长路径,不断优化团员队伍建设。
把好培养关,以“双积分”规划团前培养。实施“真善美”种子工程,探索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运用“双积分”制度,有计划地培养优秀少先队员,加入团的组织。首先,积分制确定入团积极分子,设立少先队员一、二、三星级评价体系,按照积分情况开展星级评价,分批确定入团积极分子。其次,积分制管理入团积极分子,按积分高低顺序确定团的发展对象。目前,鄞州区31所全日制中学已全面落实 “双积分”制度,从源头上做好团前培养工作。
把好入口关,以“6+X”量化入团标准。“6”就是指思想政治、道德素养、能力素质、作用发挥、纪律执行、群众基础等入团基础要求,融入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学生思政考评全校前30%、业余团校8课时培训等必要条件。“X”则是学校、非公企业、机关等各自领域自行设定的特色加分项。如宁波市第七中学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将学生参与桥梁设计、志愿服务的次数与成效作为“X”标准。
把好管理关,以“三亮三比三评议”提升团员意识。为了提升团员先进性,广泛实行团员“三亮三比三评议”积分管理。“三亮”是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三比”是比学习、比先进、比贡献,“三评议”为团员评、青年评和组织评,实行“基础倒扣分+建功加分+一票否决”评定规则,评定结果与团员年度评议、荣誉评比、“推优入党”等直接挂钩。如,和邦大厦团委的团员在窗口、服务大厅等“亮显”身份,2019年评分第一的推荐为和邦优秀团员。
把好推优关,以“双推双覆盖”完善骨干选拔。“我以团员身份报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危而行,责无旁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95后团员林恒屹积极报名火车站卡口执勤,向党组织提交“请战书”。所在团组织综合“三亮三比三评议”情况,向党组织推荐他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疫情期间,团组织开展火线推优27人。这样的推优在战时、平时都已成为常态,2019年全区团组织向党组织成功“推优”91人。为提高28周岁以下优秀青年推优入党的覆盖率,鄞州提出“传统+新兴”领域分田育苗,由基层党团组织联合培养传统领域青年,区级层面成立“新兴青年派出团工委”“青苗党支部”,开展新兴领域青年的推优、育优。
把好出口關,以“离团不离心”实现政治引领。29岁的陈冬冬是南部商务区明创大厦“楼小二”志愿者,虽然已经“超龄离团”,他依然积极参与团组织各类活动。“离团不离心,我喜欢与组织在一起。”像陈冬冬这样离团后仍紧紧围绕在团组织周围的青年,鄞州还有很多。各级团组织将离团仪式作为青年开启新阶段的起点,继续凝聚离团青年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