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020-06-19 08:54俞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封山育林应用

俞舟

摘 要: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林业生态建设意义重大,更是推动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些种有力手段。通过封山育林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森林和植被的快速恢复,增强林业生产力,但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封山育林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影响封山育林效果,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为此,下文分析研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应用封山育林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探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下参考作用。

关键词:封山育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应用

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林业经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在一些林區发展过程当中,由于不科学的发展方式,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更对森林资源造成很大影响,使森林资源出现明显减少,为了有效恢复林业生态系统,进行封山育林工作更加凸显出起重要性。为此,下文结合当前封山育林工作实践,对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应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以供参考。

一、林业工程建设中封山育林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没有实现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相结合

治理山林过程中,应当有效结合造、飞、封的技术措施,我们可以这样进行理解,应造则造,该飞则飞,宜封则封。但是很多林区在治理山林过程中,都没有与林区实际充分的结合,而且将其他林区的一些方法照搬过来,这样对山林治理造成很大影响。封山育林需要充分考虑自然规律,同时还需要有效的结合经济规律,在实现二者统一的情况下进行。而往往很多林区开展封山育林之前,都不重视实地考察,更没有严格的区分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导致治理效果大打折扣,还引发人力、物力的浪费。封山育林工作的开展具有相应的时间限制性,如果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开展封山育林工作,势必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导致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当中出现一定的矛盾。

(二)封山育林工作的管理问题

开展封山育林工作,首先观念上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还应当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只有在高质量的管理下,才能更好地开展封山育林工作。但是在工作实际中发现,一些封山育林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组织建设过程当中,地方政府没有对封山育林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对经济和生态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由于领导组织作用存在的不足,导致封山育林工作在工作实际还存在较为松散的管理问题,缺少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还有的地区在封山育林管理制度上,处于一种真空状态。

(三)封山育林工作中机制陈旧的问题

在治理山林过程中,封山育林工作具有明显的政府行为特征,但事实上这种由政府全权负责的行为存在很大的不全面性不科学性。封山育林过程当中。政府行政能力非常强大,但是政府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导致治理的山林地块前期封山育林调查工作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严重影响封山育林工作效率,对其实施效果造成很大影响。而且由于工作机制较为陈旧,对于民众参与封山育林工作热情造成很大影响,阻碍林区整体生态建设水平。

二、封山育林工作应用到生态建设中的途径

(一)封山育林要做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应当与当地实际充分结合,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的规划生态系统,深入规划地段展开详细的考察研究,合理划分人工造林地和封山育林地,在实地考察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当地气候特点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发挥现代规划方法作用,对森林制定完善的治理计划。在工作实际中发现以下几种情况是适宜开展封山育林的:第一,具有优越的土壤条件,林地具有很好的生产力,土壤肥力较好,这些通过封山育林之后,树木可以在自然繁殖下获得更好地生长,快速成林。第二,林区位置较为偏僻,具有广大面积,缺少人为因素影响的地块,可以有效结合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充分考虑林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土壤条件等因素,发挥不同技术手段作用,增强林草覆盖率。第三,在次生林防范分布区,特别是一些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应当加强封山育林治理工作,充分考虑自然规律,促进植物快速发育与生长,同时构建完善的天然森林体系,而且在实施封山育林工作中,应当对不适宜封山育林的地块儿充分注意,如一些地区条件不佳,还受到复杂人为因素影响的地块不适宜封山育林,如交通线路的两侧,城镇周围和旅游区范围等。在这些地区可以通过人工造林方式进行造林,在遵循自然规律前提下,实现自然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加强封山育林工作的管理

通过封山育林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森林植被快速恢复,更利于推动生态发展,对经济建设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当加强相应组织构建工作,确保组织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如在地方政府领导下,构建完善的封山育林小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小组成员,并设置办公室,更好地开展封山育林工作,加强专人专责。在开展封山育林时,进一步强化细节管理。如在林区合适区域设置管护标志牌,并加强林区管护站的建设,并不断扩充封山育林管护队伍。在封山育林有关制度要求下,对地方规章制度不断细化与完善,并在封山育林工作中实施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有效界定林地管护职责。

(三)进行封山育林机制的创新

要改变封山育林工作政府主导的现状,应实行政府领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模式。封山育林机制的创新,应该与林业产权制度相结合,宣传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引起社会对封山育林工作的关注,放宽对民营林业封山育林的限制,推动宜林荒地荒山的商业化进程,例如承包、租赁和拍卖等。使广大群众重视封山育林,进而投入到林业建设的工作中来。林区的宜林地段众多,并且封山育林工程投资少、收效迅速,在社会中推广会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封山育林的过程中,要坚持“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重要方针。

明确治理地块的土地所有权,及时派发证件,在相对时期保持不变,保证经营管理者的自主经营,提高林地资源的培育速度。

参考文献:

[1]田维新,黄芳松.浅谈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J].黑龙江科学,2016,7(10):66-67.

[2]李红萍.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分析[J].卷宗,2017(23):91.

猜你喜欢
封山育林应用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封山育林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