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芳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海珠区产妇产后0~6个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及家庭成员对母乳喂养的态度。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母乳喂养简式量表、家庭成员对母乳喂养态度评价表对2018年9~11月在海珠区18个社区中心进行0~6个月龄常规体检的730例产妇一般情况、母乳喂养效能、家庭成员对母乳喂养态度进行调查。结果 730名调查对象中,纯母乳喂养443人(60.68%),混合喂养287人(39.32%)。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49.82±11.45)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纯母乳喂养产妇自我效能的因素有产次和配偶对喂养的态度;影响混合喂养产妇自我效能的因素有产次、婴儿月龄和父母对喂养的态度。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在不同喂养方式下,不同家庭成员的支持程度对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家庭支持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and the attitude of family members towards breastfeeding from 0 to 6 months after delivery in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Methods A general questionnaire, a simple breastfeeding scale, and a family member's attitude evaluation report on breastfeeding were used for 730 cases of maternal health who underwent routine physical examinations at 18 community centers in Haizhu District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2018 for 0 to 6 months Status, breastfeeding effectiveness, and family members 'attitudes towards breastfeeding. Results Of the 730 respondents, 443 were exclusively breastfed (60.68%) and 287 were mixed (39.32%).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ore (49.82±11.45) points; 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lf-efficacy of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mothers include parity and spouse 's attitude towards feeding; Infant age and parental attitude towards feeding.Conclusion The maternal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in Haizhu District of Guangzhou is at a medium level. Under different feeding methods, the support degree of different family members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maternal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Key words:Breastfeeding;Self-efficacy;Family support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是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构建良好母婴关系的最佳途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指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自信心,是母乳喂养建立、持续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可干预变量之一[1,2]。研究中發现[3,4],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高低可能与产妇年龄、文化水平、产妇的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等多个因素相关。在这些因素中,社会支持系统中配偶及父母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对产妇决定是否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效能高低有重要影响[5,6]。近年来,国内关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研究较少,且研究时间大多集中在孕产妇分娩前后1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广州市海珠区产后0~6个月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母乳喂养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9~11月广州市海珠区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0~6个月儿童常规体检的婴儿母亲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单胎、足月分娩(≥37周)、出生体重>2500 g;②无遗传代谢疾病,无重要脏器疾病及先天畸形;③自愿进行母乳喂养。排除标准:①双胎以上妊娠者;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③有精神障碍疾病史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④母亲或婴儿伴有不适宜母乳喂养的疾病;⑤有遗传代谢疾病,或重要脏器疾病及先天畸形等。本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调查共发放81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30份。
1.2方法
1.2.1母乳喂养效能简式量表 采用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化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 Short Form,BSES-SF)进行调查,该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7],包含了14个条目,以1~5级评分,总分14~70分,评分越高,说明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
1.2.2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一般情况问卷,包括产妇年龄、受教育程度、产次、分娩方式、分娩日期、开奶时间、分离时间、产休地、喂养方式等一般人口学资料。
1.2.3家庭成员对母乳喂养态度评价表 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产妇对配偶及父母在母乳喂养过程中的态度、行为进行评价,从不满意到满意计1~10分,其中0~3分为无所谓,4~7分为支持,8~10分为非常支持。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組间比较行t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730名调查对象中,纯母乳喂养443名(60.68%),混合喂养287名(39.32%)。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范围17~70分,平均得分(49.82±11.45)分。
2.2母乳喂养效能分析 不同年龄、产次、开奶时间、婴儿月龄、1个月内母婴分离时间、喂养方式、配偶/父母对喂养态度的产妇母乳喂养效能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文化程度、分娩方式、产休方式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不同喂养方式下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为因变量,按不同喂养方式,以影响因素产妇年龄、产次、开奶时间、分离时间、婴儿月龄、配偶/父母对母乳喂养的态度为自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纯母乳喂养的产妇自我效能的因素有产次和配偶对喂养的态度;影响混合喂养的产妇自我效能的因素有产次、婴儿月龄、和父母对喂养的态度,见表2、表3。
3讨论
3.1海珠区母乳喂养现状及自我效能得分 在本次调查中,海珠区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0.68%,已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要求。产后0~6个月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均值为(49.82±11.45)分,高于邓雨晴[8]的研究报道(47.82±12.34)分,但低于Dennis CL[1]的研究结果(55.88±10.85)分。上述研究都是使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SES-SF)进行测量,数据具有可比性。分析数据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国内外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调查时间点不同、产妇的人口学特征不同等因素有关。
3.2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3.2.1纯母乳喂养产妇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对于坚持纯母乳喂养的产妇,影响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因素有:产次、配偶对喂养的态度。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对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产妇感知到配偶对母乳喂养支持程度越高,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越高。这与黄翠琴等[9]研究结果一致。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于配偶的态度对母乳喂养重要性,但在社会与家庭生活中,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支持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在深入研究哺乳期女性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需求后,探讨配偶如何参与母乳喂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盛芝仁等[10]在一项类实验研究中指出,配偶参与和支持母乳喂养的干预能显著促进产妇的母乳喂养效能。配偶作为产妇的主要支持者,不仅需要在情感上、生活上给予产妇的肯定和支持,还可以帮助舒缓产妇情绪,提高纯母乳喂养的自信心[11,12]。在母乳喂养的指导中,专业人员需要注意把新生儿父亲纳入母乳喂养健康促进的范畴,为其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处方和干预策略。
3.2.2混合喂养产妇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混合喂养的产妇,影响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因素有:父母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婴儿月龄、产次。婴儿月龄和产次可以预测混合喂养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反映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经验的积累有关。对于混合喂养的产妇来讲,获得父母对母乳喂养的支持对产妇母乳喂养效能有正向预测作用。产妇感知到父母对母乳喂养的支持程度越高,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越高。这与国内外研究[13,14]一致,父母作为产妇和早期婴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人,对养育的支持不可或缺的。父辈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往往左右着婴幼儿喂养的方式和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这提示我们对于混合喂养的产妇,提高父母对于母乳喂养的认知和理解,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自信心,从而延长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
综上所述,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性态度对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自信心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各医疗机构应大力开展全哺乳期以家庭为中心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促进活动,将产妇的家人纳入宣教的对象,鼓励新生儿父亲和其他主要抚养人积极参与母乳喂养过程,根据不同的喂养方式,向家庭成员提供持续性母乳喂养咨询和健康教育资源,帮助产妇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提前离乳的可能。
参考文献:
[1]Dennis CL.The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the Short Form [J].Journal of Obstetric,Gynecologic&Neonatal Nursing,2003,32(6):11.
[2]陈娟慧,尹心红.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护理理,2013,13(2):35-37
[3]赵旻.北京地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4]姚微,谈小雪.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及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89-91.
[5]陶洋,周福霞,张小学,等.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2):347-349.
[6]赖雅君,黄娟,黄菲菲,等.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2):33-36.
[7]刘延锦,王敏,董小方.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8):1361-1364.
[8]邓雨晴.武汉市产后0~6个月内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7.
[9]黄翠琴,韩微,樊雅静.二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4):24-27
[10]盛芝仁,陈燕,柳春波,等.强化父亲参与和支持策略对促进母乳喂养实践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7(3):397-400.
[11]Maycock B,Binns CW,Dhaliwal S,et al.Education and Support for Fathers Improves Breastfeeding Rat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2013,29(4):484-490.
[12]盛夕曼,洪静芳,王维利,等.社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2):76-80.
[13]赵华,刘瑞芳,史红娟,等.家庭支持系统对母乳喂养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7):1235-1238.
[14]Liu J,Shi Z,Spatz D,et al.Social and demographic determinants for breastfeeding in a rural,suburban and city area of South East China[J].Contemporary Nurse,2013,45(2):234-243.
编辑/钱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