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部编版教材视阈下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

2020-06-19 08:36李晶
教育界·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李晶

【摘要】吟诵教学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法,尤其是在古人诗词吟诵中最为常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教学从原来的读写背深化为情感体验、价值引领。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采取吟诵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体会诗词情感,感受意境。文章分析了吟诵教学对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探索了当下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法;教学改革

吟诵是随着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产生而产生的。早在先秦时期,音乐发展迅速,而诗词发展相对缓慢,这就造成了音乐与诗词的脱钩,吟诵则伴随着诗词流传至今,尽管有些吟诵的技巧失传,但吟诵与诗词配套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呈现在现代世人的面前。刘勰认为,吟诵其实是语言安排的一种艺术,既有音乐节奏的限制,又有自身的声韵,在诗词的吟诵中,可以更好地品味字里行间的美,又能亲身体会诗词意境的玄妙。

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潮流中,小学古诗词教学备受学界关注。吟诵,其实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教学方法,最早诗词就是吟诵出来的,说是古诗词的创作方法,一点也不为过。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开始流行,虽然极尽简单明了,克服了古文艰涩难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古诗词原有的韵味。比如,白话文读出来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跟粤语读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古诗文的吟诵给我们小学古诗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境界。

一、当前古诗词吟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在教学中没有区分吟诵和吟唱。当前,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调查古诗词在古代是有配乐的,但并没有区分吟诵和吟唱,有的教师甚至会直接讲古诗词是“唱”出来的。吟诵强调的是语言,配乐只是辅助;而吟唱强调乐曲和节奏;虽然二者有联系,但吟诵的配乐只是让语言更加丰满,一旦过分强调音乐,就不是吟诵而变成了吟唱。

其次,将表演与吟诵混为一体。吟诵教学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已经实践了较长的时间,有时候会在吟诵中安排一些表演,但有的教师将吟诵与表演混为一体。究其原因,是吟诵教学理念的偏差,教师误以为吟诵就是诗词表演。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使用吟诵教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严格区分吟诵与表演,吟诵本身是非常严肃的,不能掺杂娱乐或者表演,如果没有把握好度,就会影响吟诵教学的效果。

再次,采取集体吟诵的形式。古人诗词吟诵是个人基于对某事、某物的感悟而进行表达的个体行为。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多采取集体吟诵的形式,大大降低了吟诵教学的效果。在集体吟诵中,学生个体意识被集体声音所覆盖,个人对诗词意境情感的体会也大打折扣,尤其是个体的个性被集体所覆盖,最终学生既无法体会吟诵的魅力,也无法体会诗词的情感意境。

二、吟诵教学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吟诵教学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古诗词。吟诵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照古诗词原有的句读、语体、格律进行吟诵,这叫基本调吟诵。此方法有利于学生深入领悟诗词的内涵,体会古人的情感变化。随着学生对诗词领悟的变化,吟诵的基本调也会有一定的变化,一旦这种变化融入学生个人的特点,就会形成学生自己的吟诵调。吟诵调属于比较高级的一种吟诵方式,这需要学生将自己对诗词的领悟融入到吟诵当中,自己的体会不同,吟诵调的变化也不同。据此而言,在基本调的基础上,学生把握诗词情感变化,将个人对诗词的领悟融入其中,每个学生的吟诵调都是个性的写照。因此,吟诵教学法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其次,吟诵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启发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吟诵教学法在产生之初,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感悟圣人的德行。一些教师往往在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记忆情况时就采取吟诵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吟诵掌握学生的诗词背诵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领悟诗词中蕴含的先贤哲理。而某些教师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解释语句内涵,学生感觉枯燥,教师也感觉乏味。无论如何,借助吟诵教学法,让学生背诵、体悟,及时把握学生理解的情况,对学生理解诗词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次,吟诵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尝试创作诗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吟诵中掌握了诗词的平仄,把握了押韵、句读等方面的规律,就相当于把握住了诗词语体,为诗词创作奠定了基础。在学生掌握吟诵规律后,教师不必要求学生硬套平仄规律,而是根据自己的体会去创作一些诗词。接着让学生吟诵自创的诗词,逐渐优化、完善诗词结构和内容。二是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意境,只有声音、情感、气息和韵味可以准确表达出来,吟诵是感受声音、情感、气息和韵味的直接方法,可以使学生创作的诗词达到声情气韵四位一体的至高境界。

三、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的实施策略——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首先,从小学生古诗词吟诵的节奏入手,帮助学生理清古诗词音节特点。节奏是古诗词吟诵的灵魂,先从音节的划分入手,帮助学生理清古诗词音节特点。古代先贤在创作诗歌时,音节组合是关键,古代的音节组合与现代的音节组合是不同的,吟诵的音节组合要从诗词的意境出发。古代先贤将古诗词的音节划分称为“音顿”。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多是四言、五言,少有七言,其相对应的音顿为两顿、三顿、四顿。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音节划分的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吟诵到“晓、鸟、少”的时候,要做适当地延长,如此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吟诵的音韵美。又比如二年级下《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然,在吟诵到“烟、川、天”的时候,同样稍作延长。笔者建议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采取吟诵教学,早期可以采取对比教学法,即一人采取通常的诵读,一人采取吟诵,让学生自己体验吟诵的好处,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从古诗词的平仄规律引导学生把握吟诵的节奏。吟诵本身与音乐有一定的关联,在划分音节之后,还应该强调语言和声调。所以,开展古诗词吟诵教学,先从平仄规律着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技巧。另外,小学生对平仄知识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以从吟诵入手,将平仄转换为声调,平是“阴平、阳平”,仄是“上声、去声”。以五言诗后两句为例,一般都是采用“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形式。如在二年级下白居易《草》中,教师可以避开对平仄知识的讲解,也不要过分强调吟诵的音韵,只是从简单的平仄技巧入手,让学生理解古人所谓的“平”就是现在拼音中的一、二聲,“仄”就是现在的三、四、轻声。这样学生就可以和音节一起先进行标注,在吟诵的时候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笔者建议,尽量不要一句一句地领读,学生刚接触平仄难免会出现失误,只要不断吟诵,效果就会逐渐好起来,学生真正体会到吟诵的好处后,积极性才会提升。笔者采用的是手势指挥法,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平仄,在学生吟诵的时候教师可以做出必要的手势指挥,如此吟诵配合指挥,会呈现出一种仪式感、庄重感。

再次,多元方式引导学生吟诵。吟诵的音韵是体会古诗词韵味的重要表现,吟诵与诵读不同,一个音韵感强,一个抑扬顿挫;一个音乐感强,一个节奏感强。从节奏的划分到平仄规律的掌握,在吟诵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指导者”。古人吟诵诗词,基本的技巧就是“平长仄短”“平高仄低”。那么如何把握这种长短呢?具体来说,有的要从节奏划分来确定,也就是在音顿的时候,平声可以适当地延迟;有的要从押韵来区别,遇到平声可以延长;遇到两个平声的时候,第一个平声短,第二个长等等。这些规律适用于一般的教学,在具体的吟诵环节教师还需具体把握。

如在《咏柳》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先不把平仄、音长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先让学生试着吟诵,然后播放示范语音,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平仄、音长对吟诵的重要意义。笔者建议,在吟诵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法,通过FLASH进行平仄技巧的讲解,如在讲到仄的时候,就将普通话发音“妈妈”与吟诵仄音进行对比,然后讲解轻声在古诗词中的仄音应用。在实践环节,笔者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会仄音的读法。如此多次,学生掌握吟诵的基本技巧后,优秀的成果放到会课APP中,让其他学生课下进行训练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中国优秀诗词文化的优美意境。

四、结语

单纯地将配乐与诗词相联系是较为片面的。吟诵不仅是古诗词的表达手法,而且是其创作手法。将小学古诗词回归到传统的吟诵法,是符合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规律的。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采取吟诵教学法,教师首先思想上要重视,然后从音节的分化开始,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节奏,然后进行平仄发音技巧的训练,在具体实践环节做好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吟诵方法,让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参考文献】

吴建英.审美视域下小学古詩词教学——以两首词的教学为例[J].教育视界,2019(22).

王永刚.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优化措施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20(02).

彭翠华,刘娟,杨秀梅,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的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北京: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