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故事性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

2020-06-19 08:20徐逸嘉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中职学生

徐逸嘉

摘   要:本文提出在墨守成规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中,为中职学生提供一种场景,讲述一个故事,展开一段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让知识随情节发展而深入,以此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首先在厘定题目中主题词概念的基础上,阐明了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运用“故事性教学法”的必要性;然后详述了“故事性教学法”在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方法和实施步骤;最后概述了实践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生  故事性教学法  计算机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a)-0209-02

故事性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种场景,讲述一个故事,展开一段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让知识随情节发展而深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掌握其中的知识技术等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1  “故事性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必要性分析

1.1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情分析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初中阶段对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实则比较薄弱,部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课程。而他们大多在初中经历了考试失败,经常受到批评。进入中职学校后,面对陌生的专业课程,如果专业教师不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加以引导,学生容易出现跟不上、不想跟的恶性循环。

笔者认为中职教育工作者要真诚地帮助学生,贴近学生的思想需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做好计算机教学中的引导工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教学途径。

1.2 中职学生需要调动学习积极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面对专业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故事、有情节、有趣味的课堂,能更好的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让学生融会贯通,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培养了学生的领悟能力,思考能力,怎能不让学生专心听讲呢?

1.3 中职教师需要用学生的思路上课

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他可以是幽默风趣的,他的课堂可以是生动活泼,充满“故事性”的。这样的教师对课堂应该有很强的驾御能力,偶尔看似游离课本内容,天马行空,实则无处不紧扣课堂内容,学生亦会觉得轻松愉快,精神抖擞,愿意听课。

面对中职学生,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之外,对科普知识、热点新闻也要有所涉猎,可以通过身边的案例结合计算机相关知识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吸引学生深入课堂。相信一个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老师,与学生不论在生活中还是课堂上都能和谐相处,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2  “故事性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2.1 “故事性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应用与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比较

笔者在同年级三个中职班级的计算机基础课堂中,分别试验了三种教学方法:笔者在班级一中采用了墨守成规的普通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教师先讲解操作步骤,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再讲解加深后的知识点,学生继续进行操作练习;笔者在班级二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为每一个知识点创造一个小场景,让学生解决场景中提出的问题;笔者接下去在班级三采用了“故事性教学法”,将整堂课的知识点由易到难串入一整套故事场景,让学生随着故事发展、场景延续依次掌握一系列知识点。

通过对三堂课中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度、作业的反馈情况以及课中、课后学生的反馈进行对比,笔者发现班级三的整体教学效果最好,说明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度、集中度、积极性确实需要老师不停的激发和引导。那么,在课堂中引入一串场景,展开一个故事,延续段段情节,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把一个个知识点嵌入连续的故事片段,随着情节的递进,知识点一步步深入,让学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不容易走神发散,且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掌握了更难的知识点,用巧妙的过度,帮助学生踏入了更高的知识殿堂。

2.2 “故事性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实例

下面,笔者将例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任务计划”一课对“故事性”教学法的运用:

在课堂引入过后,教师通过在本届运动会中经常出现的该班班主任的身影提出场景一:班主任工作繁忙,并展示老师每周的工作表。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通过“任务计划”如何为班主任分忧解难,将学生分为三大组,分别完成三个任务,比一比哪组同学完成的最快最好并请各组完成最快的学生到教师机上依次演示操作步骤。

教师延续场景,提出场景二:班主任提出每周四上午同学们要连续上四节课,到了第三节课的时候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已经越来越慢,怎么办?教师引导学生回想已学习过的“磁盘碎片”,提问能否将“磁盘碎片整理”与“任务计划”结合起来安排任务计划。

教师继续提出场景三:班主任说同学们连续上四节上机课容易眼睛疲劳,能不能在进行“磁盘碎片整理”的同时,播放一次眼保健操的视频?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在教师机上同时操作,并展示操作结果。随后,教师通过场景四:班主任提出的几个希望修改的任务计划进入拓展提高环节。最后场景结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

2.3 “故事性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的实践效果

在上述中职计算机课堂中,笔者以该班学生的班主任的一周工作为背景,以请同学们帮助班主任解决一系列小难题为主线,随着情节的不断深入,任务难度逐步增加,学生通过对“任务计划”的积极探索,由浅到深掌握了对一次性、开机时、每天、每周具体时间、同时多个任务计划的添加,任务计划的修改等内容。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效率很高,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3  “故事性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结论和反思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虽然专业基础薄弱,受到过中考失利的打击,但是只要教师多加鼓励,运用合适的方法正确引导,他们也会积极参与课堂。笔者认为“故事性教学法”正是一种适合中职学生,既能够帮助学生融入课堂,又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教学方法。在“故事性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可以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从实际出发,采取新颖有效的方法提高中职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运用视频动画等媒体可进一步增强“故事性教学法”实施效果。在课堂中配合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可同时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职学生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他们仍处于正在成长、成熟的阶段,他們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有太多破茧成蝶前的无助和茫然。作为一名中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笔者希望能真正地走近中职,了解中职学生,以最恰当、最充满爱的方式引导他们融入中职计算机课堂。让他们在“故事”中学习,随“情节”而长大!

参考文献

[1]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读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8.

[3] 卢梭.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78.

[4] 杜威.《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译.(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 朱文昊.卢梭教育思想在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计算机课程中职学生
探讨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分层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探究
中职计算机word教学难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