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华?代云水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发布,智慧课堂成为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热词”之一。智慧课堂究竟是什么?它与我们传统的课堂究竟有哪些不同?对此,笔者做了一些探索。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将智慧课堂中的人(教师、学生)与技术有机关联,它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智慧发展为宗旨,关注智能化技术对学生的作用,致力于构建理想形态的智慧课堂[1]。纵观各类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哪些是符合我们教学实际的,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智慧教育发展具有阶段性,学校要明确本校所处的信息化发展阶段。二是学校要分析各类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适用场景,探索符合教学实际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一、混合式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混合教学指的是指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与网络在线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一种模式[2]。传统的课堂结构在完成教师“教”的任务时是高效的,但学生学得如何,教师不得而知,课堂上师生一问一答,看似学生掌握得挺好,到底有多少学生随声附和,教师难以统计,因材施教成为空谈。这种教学模式秉持的观念是,老师讲了,学生就该会了,学生会做题了,教学目标就实现了。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教师就拼命讲,学生课后拼命做题。教师除了认真备课写教案,认真讲好每节课,还要认真批改作業,因为批作业是了解学情的唯一有效方法,导致师生负担过重、苦不
堪言。
线上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不仅有常规的纸质资源,还有各类多媒体资源,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课堂单一的评价与反馈,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指导更加精准。智能化的学习、评价系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推送资源,不仅减轻师生的负担,而且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在这种环境下,线上互动、交流、分享极其方便,有利于小组协作学习,有利于集体智慧的生成。
然而,线上学习带来诸多优势的背后,也隐藏着多方面的问题。第一,在线学习资源众多,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选择困难,教师应该为学生严格筛选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学习资源。第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不到保障,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向和支持服务。第三,线上的交流、互动、分享需要利用社交软件,没有教师的监管,学生的社交行为有时会影响学习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与网络在线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能够结合在线教育与面授教育二者之间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减负增效。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3]。
二、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需明确本校所处的信息化发展阶段
从智能化技术与智慧化教学发展两个维度,笔者将智慧课堂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融合与创新(见表1)。
表1 智慧课堂不同发展阶段对比
智慧课堂发展阶段 智能化技术 智慧化教学
起步阶段 具备常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智能化程度较低,初步具备交互功能。 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意识,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
融合阶段 智慧学习空间初具规模,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配备移动智能终端,师生可进行良好交互。 教师明晰智慧的含义,能够真正以学生智慧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
创新阶段 智慧学习常态化,人机融合、深度态势感知、人机智慧和谐共生,智能导师助理(教育机器人)出现。 以学生数字能力发展为目标,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等要素得以重构。
我国很多学校处于起步阶段,正逐步进入融合阶段。我校于2018年引进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的智慧课堂和智慧学习系统,师生均已配备了移动智能终端,教育信息化步入融合阶段,在此教学环境支持下,我们对混合式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为了进一步说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进阶式设计,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为例进行说明。
笔者以智慧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智慧课堂和智慧学习平台为支撑。课前,引导学生进行线上预习,线上测评,根据智能批阅与分析结果,制订与调整教学策略;课中,笔者围绕“一国两制”伟大的创举,在智慧课堂的支撑下,利用人人交互、人机交互等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最终促进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课后,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笔者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送个性化训练资源,进行智能批阅与反馈。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对其优点的继承、不足的改进。有了移动智能终端、智慧学习平台等技术支持,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个性化学习、精准教学、以学定教等,在混合式教学中得以实现,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进一步延展。
参考文献
[1] 于颖,陈文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进阶式发展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126-131.
[2] 林莉兰.混合式学习模式下高校网络自主学习及评价活动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74-78.
[3] 白倩,张舒予,沈书生.面向混合学习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8(8):107-115.
(作者单位:山东省北镇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