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第一天想做平台的人,基本上都没做成。首先要考虑客户是谁,你能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这是定义一个新业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定义得越具体,业务落地就越顺畅,否则缺少清晰的用户画像,很难开展下一步工作。平台做久了,反而容易迷失自己,忘掉初心。
讨论商业设计,真正为企业选好赛道,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聚焦客户价值。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一旦企业定下方向,开足马力往前走之后,很难再做出大方向上的改变。至少企业在一个周期内必须保持原行业,慢慢才有演化的可能性。所以要首先明确业务方向,而受众客户有多广,取决于产品可以解决多少人的痛点,也就是有多大的市场潜力。
第二,明确客户身份。痛点越大,机会越大。商业设计里找赛道,首先要对痛点进行深度挖掘和研究,换句话说,痛点够不够痛?紧接着思考这些痛点是否具有普遍性,持有这一痛点的人群是否够庞大?我们能不能解决他的问题?这是商业设计的重中之重。
第三,认识市场环境。除了要思考能不能找到不一样的方式去解决客户的问题,还要看市场上还有没有别人能解决客户同样的痛点,如果有甚至解决得很好了,那么再去做这件事情意义不大。
简单来说,就是有没有足够的市场优势。哪怕你的商业规划、业务策略的PPT流传得人尽皆知,但是外人不能据为己有,如法炮制,这就是足够的市场优势。选择赛道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垂直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打通。上游和供应链直至生产资料,下游连接到市场终端;另一种是水平延展。一个省做完做下一个省,一个国家市场做完做下一个国家市场。这些都是关键节点的重大选择,这些选择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在企业中我经常强调要防止焦虑,保持战略定力。无论是选赛道,还是定义客户痛点或者客户规模,所有问题都是动态的,处于不断演进的过程。同时整个世界也是动态演变的,每天都有新情况出现,开放的市场中有不计其数的参与者。战略定力此时就尤为重要。我时常会提醒团队成员,当业务找不到战略方向而彷徨时、要讨论未来突破点或面临的竞争时,永远不要指望通过共创会的形式解决问题。这不是用来解决战略问题的,而是让彼此不熟悉的人加深了解,建立连接的,这就是领导者能力不足的表现。
实际上解决问题靠的是领导者的决心和远见,冷静的思考、判断和抉择。只有企业领军者才能做这样的决定,领导者的判断和指挥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淘宝创立初期,eBay在中国按上传商品数量收费,无论能否卖出,只要商品上架就要按天缴费,这一规定引来很多人的反感。紧接着马云做出决策,凡是eBay认可的,我们都反对;凡是eBay反对的,我们都支持。在市场竞争中,对手占据了东边,你就只能去往西边,无论结果如何,这是唯一的机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做商业设计,必须要清楚你和对手相比有什么差异化的策略。如果没有,就算再辛苦努力也不会有结果。不应该低估对手,而是要认为对手和自己势均力敌甚至强于自己,然后再思考该如何应对。
1.用户价值和成本效率的可持续
纵观历史,当一个企业完成一个周期后,都要考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前期所定义的用户价值是否会趋弱,曾经的经验是否还有坚守的价值。我常用“这个世界上,如果第一天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性而创造的业务,未来终将消失。”刺激阿里的团队。今天不是信息稀缺时代,是信息爆炸甚至过度的时代,只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业务模式终将消逝。在消逝之前还有一个机会重新定义你对客户的价值——是重新探索,走极端的休克疗法,还是随波逐流,以守住当下为目的。
整个业务演进中,需要不断挖掘客户价值。最不可取的是认为最初做业务时的价值就是客户价值。我坚决反对将一个业务贯彻始终不求改变。业务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它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因而具有价值。而今天要继续保持生命力,就必须寻求创新。作为领导者,我们要不停地去关注、判断,而不是只局限于眼下,因为当下规模很大,利润增长也很稳定就固步自封,危机也随之出现。
2.成本效率的可持续
用户价值的可持续性是找到客户痛点,创造可持续的用户价值。而要实现解决方案,提供服务,成本效率就必须可持续,这是市场中最常见的问题。我是一个军迷,很喜欢看战争史。我以前开玩笑说,攻打西西里的战略,难道是在某年某月某日某个地方的哪块门板上画出来的?它充满偶然性,但这也正是我们的乐趣,由不确定性带来的各种可能的变化和挑战。如果你的市场份额是靠不断融资获得的,那么这就是不可持续的。东南亚和国内部分行业就处于这种狀况。但有很多业务在刚起步时就可以预见其未来。我的观点是,做好万全准备迎接命运垂青。并非所有业务都是算出来的,但如果不算,坐等机会的降临也是不可取的。
做企业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有的事情只能自己思考决策。身边的人都是利益相关方,只有自己可以相对理性地考虑问题。作为一个真正的领导人,应该始终面向未来,不仅是看未来的机会,同时也看未来的问题。对未来的问题判断越准确,越早准备,成功可能越大。这世界不缺聪明人,很多人都能看到未来。你如何判断未来世界的演变,会出现什么问题,带来什么机会?有的时候我们很看重现在的机会,也特别在意错失现在的机会。我有个“头班车末班车”的理论——人们讲要赶上风口:当年无线互联网来了,现在物联网来了,自动驾驶的风来了,至少在进行或还在早期。但有些风口已经不是风口了,我们已身处风里。
一个企业错失了某个领域的机会时,会集体性陷入焦虑,认为企业错过了机会就是错过了时代。但机会总是有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随时准备迎接机会。
其实每天我们所思考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活着”。各种新商业模式也好、创新也好、社会问题也好,萤火虫般的火点都可能分分钟带来“生存”的问题。先保证生存才能等待着搭上下一个风口的快车,这就是“头班车末班车”的理论。我们通常说,4G时代短视频会超过长视频,必须抓住机遇。但当时谁会坚信短视频一定比长视频更好的?寥寥。从最初的各持己见到现在的广泛认可,这个过程是最需要小心的时候。
绝望中见机会,冲动时遇陷阱。这个过程中,怎么把握市场的脉搏?怎么看风口、看未来的机会?我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尽管我并不健谈但我还是很喜欢和别人聊天,过程中可以知道很多我不了解的事情。我提醒自己,必须把握市场的脉搏,这一能力来自于亲身体验,这是任何大数据分析都解决不了的。团队和客户给我们的输入永远代替不了自身对市场的感知。所有商业设计的源泉,都来自对市场的敏锐度。敏捷对组织和领导者都是至关重要的。能不能洞察市场的反应变化,哪怕是细微变化,这都是企业保持独特生命力的源泉。
如今阿里巴巴规模庞大,作为领导者,要保持一个独特的方法去倾听和了解市场。有时团队也会给我很多输入,这时候我的做法就是“反着听”。不是为了挑毛病,而是找感觉。团队在开会开始讲解PPT时,会先提前发送一份给我。我的习惯是倒着看,汇演PPT一般前面都是已收获的成绩,而后面才是真正需要寻求的帮助。团队难得见到领导这一次,肯定希望能将自己的成绩展示在老板面前,人之常情我们当然要尊重。基本上团队开始讲几分钟,PPT我就都翻完了。不同的人做法不同,很难说好坏优劣。我的做法是耐着性子听他讲,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去打断。为什么会迅速看完?其实是在看他没讲的,甚至没写的东西,这往往比表面上的更重要。世界上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有人只讲他愿意让你听的话,他只描述了一个他想让你知道的世界,而真实世界其实更立体广阔。他没讲的才是重点。语言最奇妙的地方就是,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有人曾说我看起来是个很严谨、很缜密的人。其实最难的就是把一个严谨的人变得不严谨。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你明明很有逻辑,但是必须要放弃一些逻辑,或者说有些时候你大胆预见到这件事情的结局大概率是个悲剧,但是还是要让它发生。第二,面对很多不同意见,有时候要付出一些代价来把不确定变成确定。企业时常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事情,所有人都各抒己见且难以整合。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不确定的事情直接发生,面对结果时所有不确定都会变成确定。
我们要有敬畏心,明白领导者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件事情都能算清楚。所以要给商业设计的演化留白,要留出自然演化的空间,留出团队创造的空间。给予团队足够的信任,给予市场足够的信任,让它自然演进。
世界的发展不是策划出来的。最终,经营和管理永远是“科学+艺术”。留白是一种艺术,它必须给客观世界留出空间。大概十年前,我刚接手业务部门时,很多人问,财务和业务两个部门最大的区别在哪?我的回答是在于敢做出不完美的决定。做业务一定要敢做决定,不完美的决定背后是什么?是取舍,这是商业设计里最难的部分。团队是没有办法做取舍的, 从战略上“既要又要”永远是对的,但组织策略和策略安排执行上,如果追求“既要又要还要”,一定是错的。
对高级领导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出真正简洁且精准的决策,又能把团队中不同的人才和想法组合起来,互相配合产生化学反应,达到战略目标。
任何生产力的创造都离不开生产关系。合适的生产关系会激发和创造生产力,同理如果生产关系不对,再好的战略途径、业务策略、竞争打法,也都是空中楼阁。在阿里巴巴,领导者旗帜鲜明地号召大家要协同,但是我认为,绝大多数的协同问题不是态度而是生产关系是否到位的问题。在扭曲的生产关系下要求团队合作,这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讨论生产关系,企业中就是组织设计。在一个戰略方向明确、赛道选择明确,要进行阵型排布的时候,要考虑这个企业处于什么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是什么。从大的层面来讲,组织设计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突破还是整体效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组织怎么排,设计怎么做,本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走向下一步。组织可以一步一步调整,当既定战略目标达成而原来的设计成为了未来发展的瓶颈,就代表到了该对组织作出调整的时候。阿里巴巴每年双11结束都会做组织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以确保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能“一张图、一颗心、一场仗”为原则,实现更加完美的战略一体化。
“经营”和“管理”是两件事。经营的核心是突破。以盒马鲜生为例,它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又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给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就是经营问题。而管理是效率问题。组织运行是不是高效,是不是人浮于事,包括阿里巴巴在内很多团队都应该有全国性的组织、地区性的组织、分公司、城市,层层下去能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这些统称为管理问题。
其实经营问题、管理问题都有特定阶段的特征。两个问题的效果,基本上符合木桶原理,漏水与否由最短板决定。有再好的想法,再好的商品创新,如果管理不当企业也是一团糟;但在特定阶段,作为领导者要有大局观。组织设计中,如何考虑阶段性的焦点问题和当前首要矛盾,或者经营上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管理上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经营和管理之间如何达到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最重要的。企业无论规模如何,领导者任何的摇摆,哪怕只有微小的改变,都会对一线产生巨大的影响。身处高层,说的任何话如果带有主观色彩,都有可能被断章取义。
组织设计核心就是几个关键字——纵或横、分或合。通常来讲,纵和分是对应的。什么时候纵向?团队需要向前突进的时候,需要打开一条血路,拓展一个市场的时候,就需要组织敏捷、快速推进,甚至不惜犯错、不惜损耗。有的时候纯粹的管理者很容易过分重视效率损耗。管理是个保健因子而非激励因子,没有管理不行,没有效率不行,人浮于事不行,重复岗位设计不行,企业要创造未来,靠的是管理而不是把头埋进土里的自我催眠。考勤再严格,也考不出一个面向未来的企业。工厂化管理容易把人管成机器,管成零件。互联网公司并非如此,数字化运营也并非如此,管理哲学上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把人机器化。过程中,要时刻把握纵和横、分和合的关系。纵的时候,业务要突破,要快速、犀利,横的时候,根基要牢固,要敦实、厚重。
企业最终都会有很多职能性设计,也就是所谓的中台。如果每个团队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一定可以井然有序地向前发展。这个过程没有对错但要分清当前主要矛盾。我会反复考虑这些问题,没有人可以替我做决定。这些问题都是日常通过不断观察各种现象、情况,最后发现必须采取行动,必须做个选择。
插一点题外话。在一个庞大组织内,很多问题并不讲究先来后到。我经常要求我的日程表由我自己安排。很多人习惯有事情先跟助理预约,其实意义不大。我把它记在日程表上不代表我就会选择优先处理。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我习惯自己掌握日程安排。时间管理是我最重要的工作。我会准备一份清单,记录好谁找过我,我有没有答应他,有的事情我会把优先级一再降低,因为我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处理。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永远是相对的。
回到“分”这个话题。当阿里巴巴成立一些新业务时,包括钉钉、盒马、零售通、天猫精灵等等,新业务起来必须另起炉灶。否则成功了不知道如何分成,失败了没人承担责任,这肯定不行,所以必须要独立成军开辟新战场,尽量减少协同。同样的,两个团队做同样的事情,让两方对冲肯定是不行的,要让两个团队都具备足够的资源,具备想赢的心态全力争胜,所以要纵向分开。最差的情况就是开辟新业务、新战场后,由职能部门协作,而业务主管没有决策权,财务、法务、投资、技术、物流、外部协作无论如何操作都没有约束。如果这样,领导者毫无作用。所有人都在提出问题而非解决问题。谁决定谁负责,而不是最后相互推卸责任。
中台战略经常被人提起,这是阿里巴巴特有的战略。在独立业务拓展期、突破期,一定要分成单独的组织团队来做。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太多独立的小团体时,大家都各自为政,劲不能往一处使。这时候就要统一、要合并实现中心化管理。
我们说,以平台为目标的创业,基本上都会失败。同样,如果一个企业因为中台而做中台,也一定失败。所有平台都是经过实战磨砺的,没有市场实际的打磨,甚至都不知道客户需求是什么,解决需求根本无从谈起。这时中台做得不好就会变成瓶颈。成功的中台都要依托于大的业务,成为这项业务的一部分,随着逐渐的发展到可以独当一面,而且能支持其它业务场景时,才将其中台化。所以中台是来自于经验的沉淀,而不是凭空的创造。
领导者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既是商业架构师,又是技术架构师。这对于人的综合要求非常高。我不是技术架构师,我可能成为一个产品架构师,但企业最终是一个好的商业架构师,和一个默契的技术架构师相互支持。如果不是纯技术研发类人员,最终还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商业架构师,不然很难变成企业的领导者。横过来就是当出现多业务发展,中间过程越来越雷同,就要进行抽象沉淀,并通过抽象沉淀以后的平台或中台,为新业务的发展做支撑,支持内部的局部模块。这就是纵和横、分和合的过程。
最终回到管理哲学,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做企业也一样,分分合合。
企业管理就像踢足球,好的教练都应该会因地制宜地制定战术,因地制宜地变化阵型。比如352阵型就需要两个边后卫很厉害,进攻的时候需要像左右前锋一样,防守的时候变成两个边后卫,有这样的球员才能做发挥出325阵型的效果。企业管理、组织设计一样,理想地画组织结构图是不存在的。我们永远面临的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看有没有合适的人。没有合适的人是常态,完全合适可遇而不可求。永远要根据团队里有什么人才,根据你有的资源来排兵布阵。
我一直比较喜欢用“主将”这个词,而不是看总裁们有几个助理。我跟总裁们聊天通常会问他们的左膀右臂是谁。得力干将不一定是领导者身边的助理。一个企业、一个领军者一定有一个核心团队,这是客观的,不然就变成了孤胆英雄。怎么选择主将,要考虑不同阶段的不同问题。真正的业务一号位一定是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当中寻找确定性。在企业中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论何事都处在不确定中。怎么从各种现象表现,考察一个人是否有主将特质。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这个人要会主观思考。经常在企业开会时,位置比较高的人发表了意见后,这个事情就基本被定调,团队就根据确定的方向继续向前。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创新业务里,最怕人没观点,并且不能坚持和捍卫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就基本可以确定不具备成为主将的特质,他只能是个管理者。经营和管理是两件事,企业想要得到有序的发展,也不能缺少管家式的角色,但业务想要有突破,就一定要有主将。在此基础上,怎么样找到这些人的特质,并且看他怎么看待这个组织和机会非常重要。对所有企业一号位来讲,最重要的时间要花在挑选合适的人才,其实就是定战略、定组织、选主将,这几件事情决定了企业的命运。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去倾听个人的思考。要考察候选人的品行,再聪明的人,如果心术不正,对任何企业来说都会引发灾难。人总有自己的私心,不能完全说大公无私。这是个过程,你给他多大的信任、多大的责任,他就越来越以企业为重,将个人利益置于其后,同时还要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他必须能够在不确定性当中表达自己清晰的选择。观点就是取舍。一个没有取舍的主将、一个没有取舍的组织很难成功,必须在“既要又要还要”下面,在战略思想下面,承受巨大的痛苦、压力和挑战,做关键取舍。做取舍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信用、消费信用的过程。做对了就建立了信用,但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这份信任就会被逐渐消耗,直至消磨殆尽。
观点另一面就是一定要搏,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最终总要有人做决断,确定发展方向。我一直也在挑战自己,打磨自己的性格。一般要经过我作出的决定,基本上就是已经确定了不再更改的。而决定一旦下达后,就要坚持。企业最忌讳的就是朝令夕改,不断消耗资源,没有明确的方向东突西撞,一事无成,使得团队崩溃。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产业终局也一定不是一段平坦大道就可以走到的,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在产业终局和此时此刻之间,找到一条纵使崎岖坎坷,但是目标明确的路,今天偏五度,后天要往回十度,有时为了躲避道路上的深坑要不惜绕行,有时为了长远的发展要敢于背道而驰。
组织阵型的根本还是人。作为业务一号位,他的观点、杀伐决断力、影响力和气质很关键。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不是一个管理者。一个好的领导者的特质,我把它总结为三句话,都跟担当有关系:
第一,敢做别人不敢做的决定。
第二,承担不能让团队承担、团队也承担不起的责任。
第三,搞定团队搞定不了的资源。
作为领导者,企业的一号位肯定要做决定担责任,但如果不能帮团队解决实际问题也没用。任何事情都要有完备的条件,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人才补充,资金供给。搞定这些必须的资源是领导者避无可避的责任。如果跟团队有共同的战斗、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体验,才能清楚对于团队来说,你究竟是老板还是老大。我认为,老大是正向的描述,如果一个团队里面没有老大的感觉,这个团队没有真正的凝聚力。老板是职位决定的,而老大是团队真心推崇的,被团队认可的。我常跟团队讲,没有一起拼搏过、一起打过仗的只能叫同事而非战友,只有一起经历过才会知道抱有一颗必死、必败的心是什么感觉,这才是生死与共。一个企业能真正的成功,所谓敢于把后背交给对方、敢于互相信任,无条件支持,就来自这种胜过同事的关系。阿里巴巴有一句口号叫“因为信任、所以简单”,信任是很高阶段的事情,首先人要互相认识、熟悉,慢慢累积一些信任。要求两个不认识的人“因為信任、所以简单”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纽带,听了以后毫无感觉。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才能真的发自内心让团队、让主将、让员工有机会变成更好的自己。跟做业务一样,最终做一个企业领导者,是智商、情商,最后是爱商。总结阿里巴巴的文化内核,就是相信人和社会的美好。这次阿里的新六脉神剑,我认为并非是传承,而是寻找共鸣,找到可以背靠背结伴的同路人。这才是真正把文化和业务融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让组织有一个更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