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不得一”的唐代省试诗

2020-06-19 08:51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 2020年3期
关键词:终南诗题唐诗

莫砺锋

唐代进士科举以诗赋取士,此项制度与唐诗的繁荣有何关系?宋人严羽云:“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沧浪诗话·诗评》)对此,后人多不以为然,主要的理由便是唐代省试诗中的佳作寥若晨星。例如明人杨慎《升庵诗话》卷七引胡廷禄言云:“人有恒言曰:唐以诗取士,故诗盛。今代以经义选举,故诗衰。此论非也。诗之盛衰,系于人之才与学,不因上之所取也。……况唐人所取五言八韵之律,今所传省题诗,多不工。今传世者,非省题诗也。”王世贞则指出:“人谓唐以诗取士,故诗独工,非也。凡省试诗,类鲜佳者。如钱起《湘灵》之诗,亿不得一;李肱《霓裳》之制,万不得一。”(《艺苑卮言》卷四)许学夷亦云:“唐人试作,传者惟祖咏《终南望余雪》、钱起《湘灵鼓瑟》二篇。”(《诗源辩体》卷三四)那么,唐代省试诗中果真只有上述数篇好诗吗?它们的水平究竟如何?

先看李肱。唐文宗开成二年(837),进士科以《霓裳羽衣曲》为诗题,主考高锴因李肱诗最佳而拔其为状元,且进奏曰:“就中进士李肱《霓裳羽衣曲》诗一首,最为迥出,更无其比。词韵既好,去就又全,臣前后吟咏近三五十遍,虽使何逊复生,亦不能过。兼是宗枝,臣与状头第一人,以奖其能。”(《唐诗纪事》卷五二)李诗今存于《文苑英华》卷一八四,诗曰:“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谁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此诗确如刘学锴先生所言,“是首不离颂圣老调的平庸之作”(《唐诗选注评鉴》),哪是“何逊复生,亦不能过”?又哪里配得上“万不得一”的赞誉?是年登进士科者四十人,其中包括名垂千古诗史的李商隐,而李肱后来并不以诗名,其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一首,不难推想他能压过李商隐等人而成状元也许并非因其诗佳,而与其“兼是宗枝”的高贵出身有关。此后三十四年,即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落第考生高蟾愤而作诗呈主考高湜曰:“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就指出了这种不公正的状况。

再看祖咏。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进士科以《雪霁望终南》为诗题。《南部新书》卷乙载:“祖咏试《雪霁望终南》诗,限六十字。至四句,纳。主司诘之,对曰:‘意尽。”祖咏此诗后以《终南望余雪》之题行世,诗云:“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此诗成为传诵千古的唐诗名篇,不但入选《唐诗三百首》,而且在王兆鹏《唐诗排行榜》所选的一百首中高居第八十二名。人们盛赞此诗,一来它言简意赅,如明人周珽评曰:“情景昭然,语真不必多赘也。”(《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二来它打破格式规定的六韵排律之体,写成一首五言绝句,如清人焦袁熹评曰:“如此不拘,诗安得不高?意尽即不须续,更推在举场中作如此事。”(《此木轩论诗汇编》)其实我们也应赞扬当年的主考(可能是赵冬曦),竟能不顾朝廷功令而破格录取祖咏。笔者曾见某年某省的高考作文试卷,明文规定不得超过八百字,有超过者即作零分计。可见唐代确实是一个风气开放的朝代!然而无论如何,祖咏此诗毕竟不符合唐代省试诗的规定,不能算是标准的省试诗。后代的唐诗选家多将此诗视作五绝,它与五言排律体的省试诗无法进行比较。

剩下的孤例就是钱起的《湘灵鼓瑟》。唐玄宗天宝十载(751),进士科以《湘灵鼓瑟》为诗题。是年登第者二十人,其中五人之诗载于《文苑英华》卷一八四。为了比较,先列五诗于下:

魏璀诗:“瑶瑟多哀怨,朱弦且莫听。扁舟三楚客,丛竹二妃灵。淅沥闻余响,依稀欲辨形。柱间寒水碧,曲里暮山青。良马悲衔草,游鱼思绕萍。知音若相遇,终不滞南溟。”

陈季诗:“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妙指微幽契,繁声入杳冥。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庄若讷诗:“帝子鸣金瑟,余声自抑扬。悲风丝上断,流水曲中长。出没游鱼听,逶迤彩凤翔。微音时扣徵,雅韵乍含商。神理诚难测,幽情讵可量。至今闻古调,应恨滞三湘。”

王邕诗:“宝瑟和琴韵,灵妃应乐章。依稀闻促柱,仿佛梦新妆。波外声初发,风前曲正长。凄清和万籁,断续绕三湘。转觉云山迥,空怀杜若芳。谁能传此意,雅会在宫商。”

钱起诗:“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逸韵谐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五首诗的艺术水平皆胜过李肱的《霓裳羽衣曲》,主要原因是《湘灵鼓瑟》的诗题较好。正如刘学锴先生所言,“这个题目在唐人试帖诗的试题中是一个比较富于诗意的题目”,关于湘灵的凄美故事为举子提供了想象和抒情的充分空间,而歌功颂德并非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五诗中只有钱起一首出类拔萃,由此产生了相关的传闻:“起能五言诗,初从乡试,寄家江湖,常于客舍月夜独吟,遽闻人吟于庭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起愕然,摄衣视之,无所见矣。以为鬼怪,而志其一十字。起就试之年,李所试‘湘灵鼓瑟诗题中有‘青字,起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深嘉之,称为绝唱。是岁登第。”(《旧唐书·钱徽传》)“鬼谣”云云当然不足信,但“鬼谣十字”确实是钱诗中的神来之笔。既以湘灵鼓瑟为题,则曲终后神女踪影杳然,但有余音袅袅留于湘山之间,自是绝妙的意境设计。魏诗云“柱间寒水碧,曲里暮山青”,陈诗云“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皆出于同样的构思。但一来钱诗的句子更加凝练,二来将此安排在尾联,“余情余韵不尽”(陆时雍《唐诗镜》卷三二),故胜于魏、陈二诗。

当然,钱诗之佳并非限于尾联。清人吴智临评曰:“首二句,直点全题。三、四,从湘灵旁面呼起一筆。五、六,实赋鼓瑟。七、八,‘苍梧‘白芷写湘灵, ‘怨慕‘芳馨写鼓瑟。九、十,‘流水‘悲风写鼓瑟,‘湘浦‘洞庭写湘灵。末二句‘曲中结鼓瑟,‘人不见结湘灵,‘江上‘峰青四字,又分顶湘浦、洞庭作结。风致超脱,体格稳密。”(《唐诗增评》卷三)确实,全诗紧扣题面,又联想丰富。屈原《远游》有句云“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诗题即出于此,故四句中的“楚客”即指屈原,当然也可泛指客游楚地之人,甚至包括诗人自身,这就将神话与现实、古代与当代巧妙地绾结起来。纵观全诗,“湘灵”与“鼓瑟”二者相伴而行,如影随身,浑然一体。诗中并未讲述故事,也未正面描写鼓瑟的状态,但是通过气氛的渲染烘托,使湘灵传说的凄美色彩与瑟声的悠扬韵味渗透在全诗的字里行间,读之恻然感人。一首限题限韵的省试诗能写到这个水平,谓之“亿不得一”,并非虚誉!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终南诗题唐诗
多日秋雨逢晴有作
唐诗赏读
品味诗歌情感四密码
唐诗赏读
唐诗赏读
唐诗新学
终南望余雪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史鉴思想
小学古诗词教学“三步法”
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