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参通脉颗粒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6-19 00:34苏希东李宗国
广西医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通脉胸痹气虚

苏希东 李宗国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血透科,承德市 067000,电子邮箱:sxd494730796@163.com)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生活节奏的变化,胸痹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现年轻化的态势[2-3]。中医学认为,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年迈体虚、劳倦内伤、情志失节、饮食失调等导致痰湿、寒凝、血瘀气滞而引发心脉痹阻不通,不通则痛[4]。本研究观察三参通脉颗粒辅助治疗胸痹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气虚血瘀型胸痹的诊断标准:心胸刺痛,胸部闷滞,动则加重,伴短气乏力,汗出、心悸,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2)符合心肌梗死的西医诊断标准[6]:① 出现持续缺血性胸痛、胸闷超过30 min;② 心电图显示至少两个相邻胸导联的S-T段抬高,肢导联超过0.1 mV,胸导联超过0.2 mV,并且心电图有动态演变;③ 肌钙蛋白检查结果呈阳性。(3)患者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检查显示:相邻胸导联的ST段压降低超过0.05 mV,或者是两个肢导联ST段压降低超过0.05 mV,或出现T波倒置。(4)患者年龄40~75岁,病程超过1年,每周发作频率超过2次。(5)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者;(2)胃返流、食管反流导致的胸痛;(3)合并严重的机体脏器功能障碍者;(4)合并感染类疾病者;(5)妊娠期、哺乳期女性;(6)精神异常、重度神经官能症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年龄40~70(54.8±1.2)岁,男性55例,女性45例,病程(1.3±0.2)年,心功能分级[7]:Ⅱ级65例、Ⅲ级35例;观察组年龄40~70(55.2±1.4)岁,男性57例,女性43例,病程(1.4±0.1)年,心功能分级Ⅱ级64例、Ⅲ级3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或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钠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改善心肌供血,预防心室重构;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稳定粥样斑块等对症、支持治疗。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15)3粒/次,3次/d,饭后温水送服;观察组患者给予三参通脉颗粒(我院制剂室自制,200 g/袋)1袋/次,2次/d,饭后用温水送服。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心电图相关指标(T波、ST段)、临床表现(胸闷、胸痛)等,按《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8]进行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相关指标全部恢复正常,患者临床表现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心电图ST段压较治疗前回升超过0.05 mV,但其他心电图指标未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主要导联的T波倒置变浅超过25%,或者T波变为直立状;无效:治疗后心电图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未改变;加重:治疗后心电图检查显示,与治疗前比较,ST段压降低超过 0.05 mV,主要导联T波倒置加深超过25%,或者原呈直立状的T波变为平坦状。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包括: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心悸、胸痛胸闷。 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3) 观察两组的治疗安全性。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或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2.0%(χ2=5.531,P=0.018)。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x±s,分)

组别n自汗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心悸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1002.2±0.21.6±0.619.6420.0292.2±0.41.7±0.220.1320.019观察组1002.2±0.31.1±0.418.5240.0332.2±0.31.2±0.219.0310.027 t/t′值0.0006.9330.00017.678P值1.000<0.0011.000<0.001

组别n胸痛胸闷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总积分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对照组1002.1±0.61.8±0.119.7450.02211.2±1.69.1±0.518.4210.035观察组1002.2±0.51.3±0.220.7450.01711.3±1.76.2±0.420.7620.014 t/t′值1.28022.3610.42845.290P值0.202<0.0010.669<0.001

2.3 两组治疗安全性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均未见改变。

3 讨 论

胸痹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久且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同时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如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水肿及心悸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黄帝内经·灵枢·厥病》中记载:“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该病发病的基础为本虚,而发病条件为标实,心脉闭塞及血瘀、痰浊、寒凝、气滞等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最常见的是血瘀,临床上胸痹患者最常见的证型为气虚血瘀型。

中医药治疗胸痹的疗效较好[9]。目前临床上治疗胸痹的中药类型较多,常用的有中药注射剂、中成药、中药复方及单味药等[10]。本文观察组患者使用的三参通脉颗粒属于中药复方类制剂,三参通脉颗粒的主要药物有玄参、丹参、太子参、赤芍、生黄芪、白芍、元胡、娑罗子及柴胡等。其中玄参、丹参、生黄芪及太子参共为君药,有通脉活血、养阴益气的作用;元胡、赤芍、白芍共为臣药,有通脉止痛、祛瘀活血的作用;佐用柴胡、娑罗子等,辅助君药、臣药共奏复脉养血、化瘀活血、通脉行气、滋阴益气等作用,同时制约君药的味苦、性寒等弊端,从而使止痛、通脉的效果更加显著[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均未见改变。提示使用三参通脉颗粒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三参通脉颗粒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通脉胸痹气虚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与通脉颗粒的相容性
气虚了,病多了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辨证施护胸痹60例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