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贯通的影像之桥∗
——2020北京师范大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十周年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2020-06-19 12:11尹葰嫣华璟
艺术百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第三极教授文化

尹葰嫣,华璟

(1.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2.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 国际研究生院,泰国 10150)

2020年10月24日至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会林文化基金主办,西南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十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在重庆举行。

由于疫情影响,本次国际学术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国和海内外学界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论坛。论坛伊始,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看中国”项目创始人黄会林教授,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峰分别致辞。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博古睿讲席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中国宋庆龄基金原党委书记兼常务副主席齐鸣秋教授,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电影大学阿古斯丁·门迪拉哈尔祖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俞虹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苏仲乐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会林文化基金秘书长罗军,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院长、杜友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文学艺术基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刘广宇教授,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院长赵剑副教授,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广播影视系系主任、何晓燕副教授,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汤天甜教授,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弗朗西斯科·卡迪那利教授,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白乐桑教授,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米洛斯·帕夫洛维奇教授,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罗亚娜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全球发展与展望研究院王士东教授,印度国立设计艺术大学阿伦·古普塔教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阿萨夫·齐博尔教授,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青年导演安德里亚·瓦莱罗,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影视学院青年导演卡门·奥梅德斯·米尔,葡萄牙卢索福纳大学托尼·科斯塔教授,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电影大学阿克·玛丽亚·马尔塔·安提恩教授,巴西圣保罗大学塞西莉亚·安塔克利·德海洛副教授,厄瓜多尔高等影视技术学院卡梅罗·卢祖里亚加教授等二十余所高校和机构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作为论坛嘉宾发言人出席会议。

自2011年以来,“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已成功举办十届,吸引了610名外国青年导演来华参与拍摄,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短片609部,并斩获110余项国际大奖。该项目旨在通过外国青年导演的独特视角创作和讲述中国故事,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中外青年之间的跨文化沟通、合作与交流。本次项目十周年学术论坛围绕“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及“第三极文化”理念背景为重点研讨内容,以期能够实现在不同国家、区域、影视教学与研究机构之间对话与交流,发展完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推动传播学、电影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和提升。

一、第三极文化的传播、实践与多元共振

全球文明共同大发展的今天,多元文化逐渐趋于融合,且在“软硬”交锋、碰撞共振中派生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第三极文化”的传播与实践。“第三极文化”是黄会林先生于2009年提出的有关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多元共存格局的一种发展理论,其核心内涵是,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并存格局,每一种文化都应该得到公平独立的发展机会。中国文化拥有强大历史根基、独立传统和绵长不断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在充分继承和发掘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资源精华、总结和提升百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和合”方式追求“会通以超胜”的当代中国新文化的伟大复兴,最终使中国文化可以与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并行鼎立,成为“第三极文化”[1]160-163。经过十余年理论与实践的传播融合,“第三极文化”显然具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道路发展中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内涵,成为中国文化理论与实践切实崛起的标志性旗帜。“第三极文化”既是基于实践的理论总结,也应当反过来指导和影响创作实践[2]306-311。

会上,黄会林教授在致辞中总结道:“十年来,通过外国青年独特视角,我们看到了更为丰富的、立体的、充满文化底蕴的一群朝气蓬勃的中国形象,我们看到了超越语言的、国界的、不同种族的人类之爱,我们看到了不同国家的青年对中国的深厚情感和积极评价;十年来‘看中国’短片宣传效应不断发酵,从十年前的线下展映发展到今天线上线下立体式的传播,从研究院投放短片到外国青年自主传播,逐渐形成了研究院发力、撬动广泛中外平台和个人自主传播的杠杆式的推广模式;十年来,‘看中国’项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爱华、友华的青年,并且正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十年来,‘看中国’项目探索出了一条依托高校、依托青年的外宣路线,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他强调青年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先锋作用,鼓励更多的组织机构能够发动青年加入到‘看中国’这样的项目中;十年来,国内国外众多的机构和高校不断复制着‘看中国’的项目模式,为中外青年的文化交流工作积累了经验;十年来,‘看中国’开创了一种跨学科、跨国界、协同式影视教学模式,通过‘看中国’这个平台,切实促进了中外影视教育的交流。”

安乐哲教授认为,中国提供了一种百花齐放与兼容并蓄的儒学文化传承模式,过去数个世纪里不同文化的碰撞与竞争点燃了彼此之间混合与交融的大熔炉。中国文化的传承管理模式在每个家庭中得以隐喻式地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的本质特征是代际传承,每一代人都有义务去学习和践行传统中国文化,通过自己的注解去创新和拓展传统中国文化,应用传统中国文化的智慧去解决当下社会的紧迫难题,并让下一代发扬传统文化。

齐鸣秋先生认为,中华文化的时代性应当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旋律,提升大众文化水平是中华文化时代性的重要使命;发展大众文化、全面提升大众文化素质是中华文化的时代要求;大众公共文化素质的养成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建设;诚信文化建设是中华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苏仲乐教授同样对“第三极文化”理论作出了思考。他认为“第三极文化”包含着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现实的客观认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正是在这种整体性的观照之下,黄会林先生提出了“拳头时代”“头脑时代”“心灵时代”的历史分期方法。尤为宝贵的是,她指出“心灵时代”是全球性、整体性灾难频发的时代。“第三极文化”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文化共同体。因而,“第三极文化”不是对于异质文化的拒斥和挤压,而是对人类各种优秀文化的拥抱和吸纳。它不是谋求孤立、封闭的单极化文化,而是在拥抱和吸纳异质文化的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倾听中国声音,让中国文化为建设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人类文化共同体贡献力量。“第三极文化”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立足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当代文化创新。“第三极文化”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具有内生力量的文化建设过程。“看中国”项目在“第三极文化”的理论指导下,建构起了中外青年文化与影像沟通的坚实实践桥梁。

汤天甜教授从民间文化、镜像文化和意义交互三个层面,认为“看中国”项目在“第三极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既有平视隐喻的记录,亦即民间隐喻“看中国”平视隐喻下的他者认知,又有认知交互的建构,亦即镜像认知、他者认知——“交通”意义的挖掘、自我再认知,同时也有多元文化的融合,也就是国族性中文化基因的追溯、合和性中国年世界文化的和谐以及共同体中普世文化的形成。

白乐桑教授则探讨了中国跨文化教学与传播中更偏向于体验、实用层面、细节层面、“动手做”的倾向、工艺化、娱乐化的倾向,同时他认为在实践中青年导演注重并列和细节,而归纳和概括能力不足,对比能力也有限。罗亚娜教授认为中国文化有其悠久而瑰丽的传统,“第三极文化”理论的提出又带来了中国文化的影视教育策略。在中国传统伦理学中“为人”的概念使得中国文化的影视教育策略更具广泛的社会内涵。中国文化一直在强调个人成长中所体现的集体价值,日常社会关系导致个人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也导致个人行为和情感的构建。中国文化包含更深层的人类情感进化。人的内在性成为探究影视现实的重要领域。

二、“后疫情时代”“看中国”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与重要性

中外专家学者从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价值等角度对中国文化该怎样进行良好有效的跨文化传播作出了研讨,多位学者就后疫情时代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发表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北京大学俞虹教授从三个层面来阐述其观点,一是国际传播的基础规则以及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特色优势这一基础层面,她认为“看中国”项目非常具有国际传播的特质,它既有由外而内的传播又有由内向外的传播,既有媒体的自诉方式也有他国媒体的他诉方式,还有本国媒体和国际媒体的合诉;二是理清“看中国”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的是求同导向还是求异导向,重视语言障碍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的差异性;三是“看中国”项目在后疫情时代认知不确定性当中的坚守,即文化交流中的真诚平等性以及自身文化深层的确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继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3]2020年“看中国”项目以“三农”为主题进行影视创作,正是契合了当下时代语境。赵剑副教授则从“专业看”到“非专业看”两个向度来探索“看中国”的宽容度和包容性。他认为传播“后疫情”背景下的乡村视像、把“后疫情”背景下中国最内核的农村社会和生活形态展示给世界人民,在突显中国公共卫生安全自信的同时也有助于向世界各国人民传递中国抗击疫情的决心,有助于提振全球抗击疫情的信心。“看中国”项目已经成为播撒爱的典范,从爱出发助力全球抗疫取得胜利。

刘丹凌教授认为,即使在“后疫情时代”,在全球互联的状态下各国也割断不了联系,这给跨文化影像传播、文化活动开展及思想碰撞带来可能。同时,发达的媒体技术也让跨时空的文化交流和教育传播成为可能。本次论坛的主题“三极贯通的影像之桥”,则更多地着眼于媒介文本,即“看中国”项目的文本探索和实践。以媒介文本弥补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自诉和他诉之间的矛盾,使得中外视角相互碰撞,中国文化变得既有差异又有对话的可能。

弗朗西斯科·卡迪那利教授则从传播策略与文化载体的角度,肯定了“看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他认为,首先,“看中国”自身有很强的表达性和哲学意义,它是从学术与策略的角度去探索传播的问题。“看中国”围绕着团队合作和文化传播来开展,也更多地展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其次,“看中国”媒体形式的观念传达是一个中外交流创意的枢纽,不仅表现在在影视文本的选题上,还表现在策略和文化方面的真实、深入和独特上。同时,“看中国”项目为中外青年电影人提供了创作的潜能,为外国展现了中国的复杂与美丽、现代性和当代性相交融的场景。米洛斯·帕夫洛维奇教授肯定了“看中国”的教育创新价值,认为这种融合标志着合作与介绍其他文化交流的经验。“看中国”以有限的时间、异质的空间给外方青年导演以新的观察视角,并使他们在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中被打动,通过共同的经历将之转换为创造性的电影制作。刘尧硕士则从“看中国”项目的“年度主题选取的内在含义、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与内容生产、复合性和立体性的传播媒介利用三个方面探讨了“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对于我国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启示。

何晓燕副教授从“自我与他者”双重关系下的文化表达及“生命化、情感化、哲学化”——中外文化交互中的间性特质两方面来阐述文化间性视域下“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文化表达。她认为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差异化的细节、文化的生动表达能更好地确立“自我”。而间性特质则是在自我与他者的互生关系中建构起来的,共同表达我们对于世界本体深层问题的思考,比如时间与空间、爱与沟通、伤痛与未来、逝去与永恒等。

刘广宇教授认为,与目前“看中国”已取得的实际丰硕成果相比,理论思考却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研究论文数量不足且研究视点狭窄,一种系统化的理论梳理和反思尚未展开。他从一种较为殊异的路径来理解和发掘“看中国”跨文化传播价值的存量和增量,认为一切行为都要回归人的本体,我们应该在文化输出和文化自省中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这个公约数所画出的最大的画像就是中国文化。跨文化交流传播是人类学的一个问题,人类学从未离开,这正好是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遵循的“眼睛向下”视角。对文化差异的辨识和确认为人们协调和管理双方互动提供了坐标系,文化差异是影响双方互动的障碍,了解两种文化在价值和行为上的差异有助于减少传播过程中的障碍和不确定性。

杜友君教授提出,在影视国际交流中应多关注体育健康话题,体现我国团结、合作、拼搏、健康的体育精神。同时,大家还应思考以武术传统体育项目为选题的影像为何能代表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和地位。如何让体育影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形象符号,将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用影视传播的方式走向世界。

三、“看中国”文化传播的创作实践经验

诚如王士东教授所言,电影拍摄和传统项目相比更加有趣,它可以和现代文化传播方式相得益彰。“后疫情时代”“看中国”项目变得更加重要,疫情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造成的鸿沟,也在改变着人类看世界的态度,疫情促使人类深入思考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王士东同时认为,多年来,没有其他任何一个项目能够如同“看中国”项目一样,透过外国青年来记录中国如此迅猛的发展景象。中国人崇尚个人劳动和个人在集体中的奉献,中国人的这样特质在抗击疫情的过程当中就可以看到。他认为,这是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大变化的标志,多年后,“看中国”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像资料。

阿伦·古普塔教授认为,“看中国”项目的创作实践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两条创新路线:其一,一组电影创作可以回顾过去十年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导演在中国难忘的作品制作与拍摄经历;其二,另一组电影创作可以在“后疫情时代”进行多种方式的混合拍摄,外国青年导演们使用互联网远程技术进行制片思维和拍摄方式的指导,由中方制片人进行实际的远程拍摄和剪辑工作。这也可以作为“后疫情时代”“看中国”项目继续推行的一种方式。

阿萨夫·齐博尔教授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讲述了中国传统国画中叙事的碎片性、观者自主选择性以及细节的非线性叙事性。认为“看中国”外国青年导演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可以在进行影片创作及自主叙事选择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叙事经验,去探索非线性叙事的多元路径。托尼·科斯塔教授认为,通过外国青年导演的参与和影像传播,“看中国”项目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媒体研究领域“看中国”项目仍有巨大改进空间,可以对影视作品的主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批判性的观点。

阿克·玛丽亚·马尔塔·安提恩教授,巴西圣保罗大学塞西莉亚·安塔克利·德海洛副教授,厄瓜多尔高等影视技术学院卡梅罗·卢祖里亚加教授等多位外国学者也以各国外方指导老师的身份进行了心得总结,分享了项目参与经验,认为外国青年通过“看中国”项目可以透视中国的现实、家庭的微观世界以揭示历史的宏观,同时“看中国”项目对外方导演来说是一次探索灵魂、学习中国文化的良好机会。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吴昊讲师作为2019年“看中国·重庆行”的带队教师,他认为在借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纪录片生产有必要拓宽生产渠道,实现生产平台与生产主体的双重创新;立足个人视角,开展文本的多维探索与主题挖掘;拓展创意传播渠道,打造多媒体与电影节的双线传播路径。只有从以上三个层面借鉴“看中国”的创作生产模式,我国纪录片生产才能进行生产范式的拓展与创新。

青年导演安德里亚·瓦莱罗,青年导演卡门·奥梅德斯·米尔则分别分享了影片《观茶》和《我很忙》的拍摄经验与在“看中国”项目中的体会与经历,深刻体会到外国青年导演应立足全球化视角,通过真实之双眼、手中的机械之眼,表达独特的中国文化认知视野与影像叙事,建立起与现实中国文化的联系纽带。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总结道:以上演讲嘉宾都有“看中国”亲身参与的实践经验,他们擅长思考,将“看中国”实践和“第三极文化”理论相结合,使“看中国”拥有了人类学的概念,外国青年导演通过参与“看中国”项目,深化了对“看中国”“中国人类学”意义上的理解,对自我与他者的观点和眼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特色化探索。

四、结语

本次论坛以“第三极文化”与世界文化多样性作为研讨背景,结合“后疫情时代”跨文化传播现状与“看中国”项目的创作实践经验作以学理提升。首先,来自中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发言嘉宾皆是“看中国”项目的参与者,他们所提供的实践经验实则已是在正视世界文化多样性之下的一次中外文化平等交流的研究成果,以主观带动客观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出去”。其次,本次论坛促进了多民族文化之间的身份认同,开拓了对中国文化更深层次的“他者”认知,也有助于“后疫情”时代世界文化的交融互动。再次,中外文化工作者避免了学术交流上的片面化与同质化,提供了更为丰富全面的思考视角。正如《国语·郑语》所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并在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找文化交流“和合”的可能性,也是本次论坛探讨的意旨所在。

猜你喜欢
第三极教授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谁远谁近?
保护“第三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绘制西藏纪录片类型的新图景——《第三极》《天河》的纪录精神大转变
第三极沉没
第三极:欧阳旭之“输”局
第三极:欧阳旭之“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