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黎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腰椎间盘突出在我国属于多发的一种骨科疾病[1]。根据相关临床报告指出,将针灸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腰间盘突出症状的治疗中,疗效更为明显。针灸疗法可使患者的腰部疼痛情况得到缓解,从而保证治疗的安全性[2]。但此类疾病的报告仍然较少,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和对照组280 例患者进行观察评价,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针灸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的研究与应用。现将此次研究结果进行于下报道。
选取我院中医科于2017 年4 月—2019 年4 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0 例,将全部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差异均分为对照组(140 例,仅采用单一的推拿方式)与研究组(140 例,在推拿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研究组患者中女性66 例,男性74 例,年龄范围34 ~72 岁,平均(50.46±5.38)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64 例,男性76 例,年龄范围35 ~73 岁,平均(50.64±5.36)岁,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常规资料通过采用统计学进行研究,结果得出(P >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对照组(140 例,仅采用单一的推拿方式),先对患者的双侧腰肌进行点按,后将双手搓热用掌根沿脊拄两侧自背部开始推拿,直至臀部停止,放松患者的腰背肌肉。从患者腰部开始点按昆仑、承扶、阳陵泉、肾俞、殷门、风市、承山以及涌泉等配穴,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按揉、拨与滚等推拿手法结合。研究组(140 例,在推拿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选取百会、阳陵泉、印堂、中渚穴、委中、环跳、腰阳关、大肠俞、昆仑等相关穴位,还可结合患者的不同症状选取穴位。取规格为0.25×50mm 的毫针进行针灸,待患者进针得气后留针,留针时间30min 左右,每周3 次,持续治疗1 个月。
通过记录患者的有效率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患者治疗的效果分为3 个部分,显效、有效及无效。将符合要求的临床指标经计算后得出百分率,将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得出总有效率。
应用SPSS19.0 软件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相关指标资料,率计数资料通过χ2验证,并以率(%)显示,针灸治疗与仅采用单一的推拿方式比较,(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更高,针灸和推拿结合治疗的疗效更佳(P <0.05),详情如表所示。
表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限制、腰部疼痛以及下肢麻木等[3]。其中外伤与腰椎间盘病变等是腰间盘突出疾病的常见病因,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具有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疗效[4]。
近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腰间盘突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方式作为个性化的腰间盘突出疾病治疗措施,其主要通过在采取按揉、拨与滚等推拿手法结合的基础上,选取患者百会、阳陵泉和印堂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当患者呼气时进针,患者吸气时提针,其中腰阳关、委中穴等能够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昆仑穴具有散热气化的效果,阳陵泉可改善患者的肢体麻木症状,中渚穴、大肠俞等能够调节内平衡,促使气血疏通。通过针灸疗法可以改变患者的肌肉紧张状态,起到通经活络和温经散寒的功效,对缓解患者的腰痛症状具有重大作用[5]。
此次研究对中医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观察评价,对照组仅采用单一的推拿方式,腰痛症状缓解效果欠佳,研究组在推拿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临床疗效显著。通过记录患者的有效率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更高,说明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方式的作用更佳,对于改善腰部疼痛情况具有良好效果。
研究结果表示,针灸和推拿结合治疗方式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有利于为临床腰部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作用,值得临床推广。针灸结合推拿通过对腰部肌筋膜来缓解腰部疼痛的作用机理可作为下一步研究。